劉 雷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教師進行診改的目的在于發現自身問題和不足,制定短期、中期、長期目標,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診改效果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課程、專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以,進行教師層面的質量診改體系建設是促進課程、專業乃至學校有效治理和發展的切實保障。針對高職院校內部質量診改體系教師層面的診改研究是為了更加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通過螺旋工作方針,構建建設質量體系,推進各項政改治理工作,保障教師的可持續性發展。
從確定目標、制定標準、綜合設計、組織規劃、計劃實施、自我診斷、激勵學習、創新改進八個方面進行說明。
2.1 制定目標:
(1)思想政治方面: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重要思想。
業務素質方面:多聽課,多學習老教師的授課經驗,積極參與思政課堂等課程改革,不斷提升專業實踐教學能力。
(2)科研及課題方面:積極參與各項比賽,課題,在線課程建設,努力提升職稱水平,不斷努力,爭取做一名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3)學生管理方面:積極向前輩多學習學生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嘗試與學生交朋友。
(4)師德師風方面:積極參與師德師風相關培訓。
2.2 制定標準。根據教師對位建設標準分為三個層面,包括國家標準、省級標準以及學校標準。
(1)國家標準包括: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等標準。
(2)省級標準包括: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師系列職稱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等標準。
(3)學校標準包括:師德師風考核評價制度,教師發展標準,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及認定辦法等標準。
2.3 綜合設計。
教育教學方面:任內獲學年度教學質量考核優秀。
教學科研方面:教師個人參加競賽獲得獎勵或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獲得獎勵;主持教改課題;在省級期刊發表專業學術或教研論文。
課程建設方面:提高創新能力,改革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將創新成果運用于第二課堂教育,鞏固教學成果。
2.4 組織規劃。就組織方面而言,從途徑保證、設施保證、經費保證、激勵保證四個方面說明。
途徑保證:課程教學、教學改革、科研服務、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培訓學習。
設施保證:教學資源、教師發展中心、教師培訓基地建設。
經費保證:科研經費、教改經費、課程建設經費、師資隊伍建設經費。
激勵保證:教師發展激勵機制、教師自我診斷及改進工作機制。
2.5 計劃實施。根據本人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完成包括以下方面進行實施。
教師發展計劃:根據實際,嚴格按照發展規劃進行自我約束,為實現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不斷自我剖析整改。
拓展業務素質方面:深入了解專業及課程實踐知識,不斷提升專業實踐教學能力,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科研方面:積極參加課題及發表論文,提高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
學生管理方面:積極參與學生工作,參與黨員掛點班級工作,提升學生管理能力。
2.6 自我診斷。
問題1:思想政治方面:學習方式較為單一,分配時間不夠;日常教學事務及學生管理事務較繁忙,理論學習渠道相對單一,還需要抽出時間繼續加強。
原因:平時學習進修總是積壓到假期,學習時間不充分,比較難保證。
問題2:專業素質方面:教學改革覆蓋面,信息化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就覆蓋面而言,不是所有講述的課程都采用了教學改革、考試改革。
原因:雖然經歷過企業工作鍛煉,但是如何將所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教學經驗相對不足,自身專業能力還需繼續加強。
2.7 激勵、學習。
(1)對應制度找保障,根據學校的培訓制度,設施和經費保證,有保障的完成目標計劃。
(2)對比目標,找差距,根據三級目標和完成情況查找自身能力的不足。
(3)對準標桿,找方法,向名師學習,學習教育教學方法和信息化教學手段。
(4)設定獎懲,找動力,制定自我達標懲罰制度。
2.8 創新、改進。創新、改進方面積極參加各項專業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參加教學能力比賽、在線課程建設提升教學能力;爭取主持《程序設計》在線開放精品課程。
為實現這個目標,從提高創新意識,加強創新能力;以大賽為抓手,提高教學能力;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加強信息化課程建設能力提升等,四個方面進行改進。
診改問題:創新能力不夠;差異化教學能力不夠;懶散思想尚存存,競爭意識不夠。
改善辦法:加強學習、多想前輩請教;多參與實踐教學、與企業溝通學習;融入高質量教學團隊,彌補不足。
教師層面的質量診改體系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復雜的工作,在診改過程中要經過不斷創新和努力,并且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利用螺旋結構工作方針和質量改善的二級循環機制以提高教師的診改水平,從而換發專業發展的整體活力。總之只有以教師診改為基礎,從而完善課程、專業的治理體系,才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