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杜俞萱 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金曉鵬 安徽財經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
本文結合審計與區塊鏈專業特色探析如何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高效地進行款物跟蹤審計,探究區塊鏈技術下款物跟蹤審計的應用意義。目前,款物跟蹤審計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許多問題,仍需要出臺相關法規予以監管實施。本文將分析當前現狀并給出建議,更好地服務于跟蹤審計的實現和信息資源的透明共享,使審計工作更具社會公信力。
近年來,“區塊鏈+”逐步興起并引發熱議,很多行業吸收區塊鏈優勢開辟全新高效的應用場景。對款物在提取、運輸、接收等環節中跟蹤審計存在的信息不及時、數據反復無法落實等問題提出“區塊鏈+審計”的運用,可以探索區塊鏈在財會專業機構的應用場景。
區塊鏈為互補可信的多方分享數據提供信任,張召等人考慮到原始方式不適合大規模的數據分享,提出了鏈上存證、鏈下傳輸的可信數據共享平臺,這種架構既緩解系統的過度負載又進行了隱私保護。Kuan Fan 等人提出為保護云服務器外包數據,執行新型的分散審計智能合約,具有隨機值更安全、區塊鏈介入審核規則、抑制第三方惡意行為的三大優勢[1]。肖芬提出的五大困境,則需要出臺相關法規并開展技術培訓。
區塊鏈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溯源三大特點。它擺脫人為因素,以算法與技術重塑信任機制,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加信任可靠。
數據首先進行環境置入,形成區塊,各個區塊連接便形成了包含諸多數據的區塊鏈。區塊鏈的分布式賬簿記錄避免數據受到控制,端口僅有查看數據的權限,整個賬簿中的上鏈信息支持在多臺計算機上按時間軸進行查詢、記錄,審計人員在進行跟蹤審計時可以順著時間軸跟蹤款物的實時流向[2]。區塊鏈的點對點去中心化不再是傳統模式的基于一個中心記錄所有信息,提高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在用戶之間點對點(P2P)的交易方式下,款物輸送的信息由參與者個人管理,款物流向由全局共享的分布式賬本管理。整個系統由多個非集中一點相連的節點組成,獨立自治自由,款物更新數據有跡可循。
2.透明性(Transparency)
項目的公開透明性會利用區塊鏈技術公示項目信息;數據公開透明指區塊里包含明文處理后的數據公開,而非原始數據。款物信息上鏈后,用戶可以在任一端口查看款物的實時流向,審計人員可以隨時獲取有效的數據信息。
3.不可篡改(Immutable)
這一特點由去中心化衍生,在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系統中,只有控制51%以上的節點才能對整個系統單個節點的數進行修改。加入云端環境后,信息一經驗證并添至區塊鏈,即被永久存儲,任何款物變動信息都無法更改。
4.自治性(Autonomy)
區塊鏈遵循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運行,所有節點之間彼此信任并自我查看,在數據交換或款物流動的過程中無須第三方驗證,彼此遵循預知協議[3]。既不會因編造代碼或數據而產生舞弊,也不會因調試系統而產生漏洞,增強了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審計報告的真實性。
信息可追溯性是區塊鏈技術一大特點,為款物跟蹤審計流程減輕負擔。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使款物從捐贈方到接收方形成兩點跟蹤,每一端口都能查詢款物最新動向,比如款物發出方就能隨時查詢款物是否真實落地。
對于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款物跟蹤、款物流動不公開不透明,可能引發社會的不滿。鏈上所有節點的數據享有一致的共識機制和開放屬性,在保證信息安全可靠的同時低成本實現數據共享。分布式賬本將款物記錄在區塊鏈的分布式節點上,保存完整的交易信息,支持捐贈人和受助人隨時查看同步數據。
區塊鏈技術對數據的保護為跟蹤審計提供了嚴謹透明的工作環境,通過區塊鏈中智能一對一合約機制,實現跟蹤審計工作的自動化[4]。跟蹤審計對項目的流程更強調真實性、規范性,對資金和資源的利用更強調高效,對數據方面嚴格的要求等正擬合區塊鏈技術的優勢。
審計人員在聯網系統中設置各項審計指標的預警值,在款物跟蹤的過程中若預警值產生偏離或超出則觸發警報并提醒審計人員更改,若出現較大的異常則收集整理并報與管理層。在區塊鏈環境下引入智能合約,針對警報數據與參與者審核確認,實現實時控制。若事項被認可便加蓋時間戳標記,若不被認可則無效,遂剔除。
1.審計準備階段
將款物審計相關單位納入區塊鏈網絡環境,一般是利用聯盟鏈實現信息的傳遞。利用區塊鏈的時間戳功能認證被審計單位款物流通數據,產生款物數據便開展審計工作,減少了工作成本。
2.審計實施階段
上游發出方首先進入區塊鏈數據層將個人信息置入私有鏈,系統確保信息全程保護,下游接收款物方進入并進行點對點對接,實現鏈上溝通兩個端口共同完成初始化平臺的搭建[5]。若款物流動狀態未超過設置的預警值,智能審計師進行評定;若超過預警值則系統將報告給相關人員,由其將信息匯報上級;若審定為非標準化程序則執行人工審計。
3.審計報告階段
區塊鏈相當于利用智能審計師摒棄傳統審計對審計底稿的匯總整理,針對數據模型進行鏈上自動化分析并實時記錄,隨時根據款物流向定制審計報告,根據客戶需求提升個性化服務。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款物跟蹤審計數據繁重,而區塊鏈的共識機制使所有數據第一時間確認,保證了數據的及時性和完整性[6]。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時獲取第一時間的數據,提高了審計效率。區塊鏈下信息已保證不可篡改,降低了審計成本。
區塊鏈技術既不會與被審計單位產生利益關系,也不會隨意更改具有重要性水平的標準,保證了審計的絕對獨立性[7]。不可篡改的鏈上數據避免了審計人員或被審計單位篡改款物數據或出具不合理的審計報告。公開透明的會計信息使監督款物流通工作順利進行,有效防止發生審計舞弊事件。
在區塊鏈的分布式賬簿中實時記錄每筆交易情況,保證款物跟蹤審計工作連貫進行。對于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常有因分配不均導致部分款物滯留或急缺的情況。區塊鏈模式的引入,方便急需物資定點鎖定款物流向,實時反饋款物狀態,審計人員可以及時查看鏈上數據,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
區塊鏈技術以其特有的核心技術逐步發展壯大[8],國家在呼吁引入區塊鏈技術的同時培養相關應用人才,鼓勵審計行業使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當前存在的諸多“痛點”,去中心化、防篡改、分布式賬簿等技術特征的利用會更好幫助跟蹤審計實現信息資源透明共享,使審計工作更嚴謹,審計報告更具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