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正 任 軍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江蘇 揚州 225127
根據全國高校體育課程的全面深化改革現狀,高校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日趨系統化和科學化。各個高校在對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中發現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用優秀的傳統文化涵養現代教育,從而優化高校體育教學課堂內容,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具備民族性、普及性和娛樂性等特征,而且符合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總體要求,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體育課堂中,改善整體的體育課堂教學現狀,全面提高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高校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因受傳統觀念和慣性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存在大部分只注重學生在課堂中運動體能和技能的提升,而忽視學生在體育理論的學習,從而間接影響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普遍“注入式”教學方式主要表現在忽視學生個性和注重技術發展等方面,導致體育課堂存在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教學觀念落后,教學過程創新不夠。所以,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開展中缺失了最核心的文化教育,這不僅沒有很好地發揮出體育精神的人文性,而且更不利于高校人才培養工程的推進。除此之外,在體育課堂教育中還缺乏與優秀傳統文化的聯系,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從而減弱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學習效率和課堂影響力。
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自主性較強,有較強的自我能動意識,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多以自身愛好和興趣作為驅動力,而非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著學生主體地位不夠,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良好溝通互動,教學方法陳舊枯燥,教學評價中不能體現對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性、積極性、互動性上的重視等方面,不利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不能培養新時代所需的綜合性人才。學生在課堂中不僅學習到了體育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還由內而外地塑造自身,從而到達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長。高校體育課堂有機結合優秀傳統文化,能使學生更加全面的學習體育運動項目,從而彌補教師只重技能忽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為實現高校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時,通過創新手段選擇優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可以大大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在創新與優化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立足于現實,考慮學生們的實際需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的優化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們身體素質與體育人文素養全面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充分備課,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素養。組織學生以游戲、舞蹈、表演等多樣式的體育運動,引領學生高效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進行投擲類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周代“六藝”中的“禮、樂、射、御、書、數”展開講解,這“六藝”實際上就是周代學校的體育教育內容。這六種技藝中的“射”就代表著射箭、射擊、投擲的技術。而且射按照禮儀又分為“大射”“賓射”“燕射”和“鄉射”四種射禮。“射禮”基本上就是一項具有濃烈傳統禮儀特色的競技體育活動,它具備娛樂、政治、教育等多重含義,是早期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國古代體育教育的典范。又如,現代運動項目足球與我國古代的蹴鞠、廣播操與古法養生氣功八段錦等,都可以將類似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入課堂,促進體育課堂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
新課標要求我們高校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但普通的體育課堂通常使學生們索然無味,被動的接受技能知識。通過對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與創新,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將優秀傳統文化有計劃地引導到體育課堂中,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益處,了解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這也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知體育運動的內在含義。傳統文化融入體育課堂,有效改進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關注學生技術能力的提升,而忽視學生身體綜合素質培養的不足。極大的拓展了學生視野范圍和思維方式,為學生以后的發展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西方的新鮮事物涌入國內。很多人忽視了傳統文化才是我們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有力支撐。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體育課堂,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知曉了蹴鞠對于足球運動的影響,賽龍舟的歷史典故與背景故事,舞龍舞獅對于中華傳統節日的重要意義與我們祖先的美好祈盼。我們需要借助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來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正確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運動的關系,號召學生要文化自信,精神自信,對西方文明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立足于當下,發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想要大幅提高高校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我們高校體育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方式,正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高校體育課堂的重要性。深入學習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開創科學、嚴謹、合理的教學評價模式,需要借助傳統文化的力量對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促使學生更深刻的了解認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與正確的價值導向。確保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使其真正從體育課堂中收獲樂趣,獲得精神上的洗禮,內涵上的豐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高校體育教師在掌握必備的體育技能之外,還要加強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引領者,高校體育教師要做到“身體力行”四個字,要以身作則地將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價值理念與道德規范傳授給學生,做好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創造性發展工作。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找準定位,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體育運動項目結合起來,找出最合理的方法,對體育教學的內容與手段進行創新發展。教師可以在了解研究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長優勢或者所處地域特點,選擇一種或多種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入,更細致,更全面的探索研究。對這種傳統文化有著透徹的學習和自身的特有看法,在運動實踐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豐富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經常組織高校體育教師進行與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培訓講座,教研活動或者比賽表演,加深高校體育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感受。積極吸納接收具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到高校體育教師的隊伍,以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入高校體育課堂。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涵蓋中華各種傳統文化形態的開放體系,其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涉及到各個領域。我們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體育課堂過程中,做好體育教育與相關人文學科的交叉融合。我們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結構,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在發展兩者交叉融合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變革。突出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理念。在當今“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前提下,我們要把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體育課程有效結合,重視其中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內涵,促進學生道德文化的養成,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養成學生熱愛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種多學科交叉,潛藏在高校體育教育背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是我們當代高校體育課堂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