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
(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 甘肅武威 733000)
體育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其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體能,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永不放棄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顯著作用。目前,高中學校對體育學科的教學重視度相對缺乏,尤其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從教學內容到設施上都存有較多問題,而在新課程下,高中體育的教學就需積極轉變,確保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有效落實。基于此,該文主要對新課程下高中體育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新課改主要是把“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及“三個代表”的相關思想作為指導,對黨的教育教學方針進行全面貫徹與落實,以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高中時期是學生的身體及心智實現全面成熟的關鍵期,但是,根據相關調查表明,當前高中生的體質素質均呈下降趨勢,逐漸成為新課改下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當中明確指出,現在與今后都需將學生體質的增強當做學校開展教育的目標。《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當中指出,構建合理的體育教學體系,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當中指出,需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尋找出科學、合理的新型教育體系通常是體育教師的艱巨且重要的任務。因此,在新課程下,體育教師需積極尋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相應的改革方向與具體方法,對體育課程實施有效建設,從而使體育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受應試教育影響,高中學校更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教師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成績及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會對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進行壓制,這就致使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培養體育愛好。同時,大部分學校都把文化知識的教學置于首位,而忽視了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課不被重視,就會對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造成不利影響[1]。同時,對于高中生而言,面臨高考,不斷地應付各種文化考試,在巨大壓力下,使得學生將文化課的學習放在首位,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缺乏認識。學校、體育教師、學生都不注重體育學習,導致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偏差。
首先,高中體育的課程內容主要是由學校安排每學期教師需完成的大致教學任務,并由體育教師按照具體狀況制定具體的教學內容。該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對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主導,但是由于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會影響到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其次,體育教學的應試化把當前的體育教學與體育教學的初始目標逐漸拉遠[2]。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其初衷就是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并對學生學習的壓力進行緩解。但是,當前的學校過于注重升學率,越來越忽略體育運動的教學,這就會影響到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并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資金的短缺屬于大部分高中學校不能正常進行體育教學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部分高中學校的資金較為短缺,體育設施缺乏,足球場、籃球場等的質量不滿足國家要求,這就致使體育活動的開展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3]。教學器材及場地的缺乏就會對教師教學的進展及其效果造成不利影響。缺乏基礎設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活動的空間,許多班級共同上課時,就會出現空間擁擠的現象,致使每個學生的體育特長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部分學校即使購置了相關體育器材,但是,因為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導致其常常被閑置,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有部分學校在具體上課前沒有對使用體育器材的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導致器材的損壞。
想要使新課程下體育教學的質量得到真正提高,就需要強化教育界甚至社會大眾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4]。主要是因為,體育教學中只有明確教學的重視度,才能尋找到適合我國體育教育的教學途徑。就高中教學來說,想要使體育教學的重視度得到有效提高,最重要的就是構建體育運動理念。基于此,教師需從實際狀況出發,對適合高中生自身狀況的體育課程進行探討,同時,就高中生來說,其自身條件及接受能力已逐漸趨向于成熟,相對簡單的課程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因此,教師不僅需注重運動的強度,還需注重內容的難度。以科學角度來看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有氧運動通常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即在高中體育的具體教學中,教師需加強有氧運動開展,適量減少無氧運動的內容。
高中學習需充分關注課程的設置,充分重視體育學科培養學生的重要性,充分重視體育課的設置。除了傳統的田徑、籃球等體育課程外,還需增設當前學生較為喜歡的課程[5]。體育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選擇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體育課程,以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另外,體育教師還需關注教學方式的轉變,并明確傳統化教學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體育教育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因材施教,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積極改變教學理念,以促使體育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體育教師還需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如對抗式、表演式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興趣,以促使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新課程下,高中學校及教師需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并對當前的體育設施實施優化與調整,并強化資金的投入,做好相應的設施維護及更換工作,具體表現如下。(1)加強對體育設施的檢查,對于損壞的設置,學校需及時更換與維修,并為體育學科的教學奠定夯實的基礎。(2)學校購置新設施的時候,需充分關注高中體育的實際教學需求,如網球館或者游泳館等。(3)想要使資金來源的渠道得到有效拓展,還需高中學校積極和社會形象較好、經濟效益較高的企業實施合作,以此對學校當前的體育設施實施調整、優化與完善。(4)高中學校還需定期聘請專業人士對其體育設施進行維修與管理,以確保體育設施的具體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并為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6]。
3.4.1 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1)體育教師與教師的互相評價。對于體育教師而言,其通常具有相同的教育習慣、知識背景,且對體育課程的相關教學理論、體育運動十分了解,通常能提出更加符合具體情況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改革更具實用性。(2)學生的評價。新課程下,學生作為體育教學開展的主體,其通常對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狀況具有最直接的感觸,也最具有發布言論的權利,通過學生的評價,不僅有利于教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對體育課的看法與建議,而且還能使體育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具體需求。(3)體育教師自我評價。對于自我評價而言,教師需根據其他教師與學生的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并實施自我解剖,從而使教師實現自我進步的同時,促使體育教學的高效化。
3.4.2 注重評價內容的多樣化
(1)體育教師自身的知識掌握通常是體育教師開展教學的基本功。(2)體育教師自身具備的基本素質,即教師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性,這就會對學生自身的素質產生相應的影響。(3)體育教師自身具備的教學能力,通常包括在新課程下,體育課的具體教學理念、教學達成的目標、教學中語言表述的能力、
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這些都對教學效果的保證有著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近些年的高中體育學科教學質量已經得到顯著提高,但仍存有較多不足的地方亟需改進。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逐漸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基于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學校及其教師需加強體育教學的重視,注重課程的設計及教學方式更新,強化體育教學設施的完善,從而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中培養出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