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默
(青海省玉樹州職業技術學校 青海 玉樹 815099)
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將來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是否健康的成長和發展與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幼兒園學校教育以及社會風氣的影響有著緊密的關系。
孩子自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都接受過不同層次的教育,但不同年齡及發展階段大多數學生都表現很好,但也有極少數的學生常犯錯誤,甚至做犯法犯罪的事,這與我們的教育有直接的關系,在從小的幼兒教育中缺乏對他們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以導致心理因素不穩定,情緒容易波動,對所做事的后果不考慮,那么如何從幼兒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呢?本文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入淺析幼兒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以供同行鑒賞,不足之處,希各位提出寶貴的建議,促進我改善和進步。
剛出生的嬰兒只會哭、會擺動、會睡,隨著一天天的長大,他們不但會哭、會動、會睡外,還會觀看父母及親人,甚至對著笑,嘴里支支吾吾說個不聽。當他們滿月、滿百天,有的滿六或七月后就開始能聽懂父母及家人的話了,有的甚至開始能說平常簡單的語言了,這充分說明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及家人是他成長教育中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對他的成長過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年齡的成長,幼兒在飲食、作息時間、玩耍過程等方面出現不同的表現,即:心理表現、行為習慣等發生變化,有的隨父母的教育或幼兒園教育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有的還是比較任性,隨意性較強,這就需要對他們加強教育,逐步引導和指導,不是一次或二次的教育,而是多次,甚至每天都要反復指引和誘導。
幼兒吃飯時經常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吃,邊吃邊玩,有的甚至將飯潑灑半桌,有的還存在父母做好飯后,喊叫他吃飯,但孩子聽不進去,不來吃飯,這種孩子不按時吃飯,隨意改變時間的不良習慣需要及時教育和指正,讓孩子改正過來。
有的幼兒對時間觀念不是很強,到了睡覺時間他不睡,還在玩,到了該學習的時間,他不學,還想玩,到了早晨上學時間,家人叫他起床,他不起來,還想睡,這都是不良的習慣和行為,都需要進行必要的教育,讓他們養成尊重別人,珍惜時間,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和學習的重要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小、從幼兒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心理上、行為上、習慣上、身體上等方面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牽動著每個父母、家人以及教師和社會各界教育人士的心,對他們的教育直接影響著他們將來的發展和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引導孩子們樹立自信是培養他們形成良好健康心理素質的關鍵。
2.1 尊重和信任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理素養。幼兒教育是一個結構復雜的系統,所涉及的因素眾多,但幼兒的心理健康是一個最為基本的因素,也是最為基礎的教育因素,教師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常說,“良心是做人的底線,人品是做人的底牌。”這是正確的,有科學道理,如果一個人還良心和人品都沒有,那么他不是一個健康的人,而是一個心理上存在諸多不健康的因素,所以,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是我們教育所做的首要工作之一。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的心理為基本出發點。
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天生的,有的方面是受后天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父母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在平時的生活中如果發現孩子們的優點或突出表現要不失良機地給予表揚或鼓勵,肯定他們的成績和進步,這相當于給予了孩子自信,自信才是他們進步的源泉和動力。
一個孩子剛學習走路階段,父母要纏著幫輔他一步一步地走,當他剛學會走路時,父母應放手讓他自己摸索的走,不要怕孩子摔倒、跌倒,當父母及家人看到孩子走路摔倒時要及時鼓勵他們自己站起來繼續走,這樣會使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覺得他自己有勇氣和能力,而且會看到孩子取得勝利的笑臉,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生積極參加園內的一切活動,如:做紙花、畫小動物、打掃衛生、助人為樂、娛樂比賽、小知識競賽等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可鍛煉他們的膽量,又可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還能拓展孩子的視野和思維,更能發展孩子的探索能力,使他們幼小的心靈得以熏陶,成為一個自信、自主、自力的幼兒學生。
2.2 善于觀察及發現孩子們的個性特長,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素質。每一年級同一班級中幼兒學生的性格各有不同,存在差異,有的喜歡唱歌,有的喜歡跳舞,還有的喜歡繪畫;有的天性活潑、好動,還有的愛思考、肯動腦,這就要求教師善于觀察和發現幼兒學生的個性特長,依據他們的個性特長來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案。
不防設置分組開展教育活動,比如:喜歡繪畫的學生放在一起開展活動,可以是畫畫比賽,也可以是畫畫欣賞;喜歡好動的學生一同開展拍皮球活動,通過計算拍皮球的次數,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數字,等等,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體魄,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為培養學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