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杰 吉林省體育局乒乓球曲棍球籃球武術運動管理中心
曲棍球運動的魅力除了體現出運動員精湛的曲棍球技藝外,同時還讓人們欣賞到賞心悅目的戰術配合和進球,這些都離不開運動員的體能,尤其是速度的展現。因此,如何提高曲棍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專項速度是現代曲棍球訓練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曲棍球運動不同于一些田徑、乒乓球等周期性的運動項目,它是一項高強度、間歇性強及節奏多變、技術、戰術復雜、對抗性強的混合性非周期運動項目。運動員為了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必須進行不間斷的、高強度的反復沖刺跑及在劇烈拼搶中快速完成技戰術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同于簡單一百米短跑能力,也不同于馬拉松跑,它是曲棍球運動所特有的專項速度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究現代曲棍球訓練中專項速度訓練。
曲棍球這一運動項目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和高爾夫運動一樣同屬于貴族運動項目,在運動形式上比較具有優雅氣質,早在十九世紀初期由英國人民發展而成,屬于奧運會比賽中不可或缺的運動項目。將曲棍球引進國內的時間為二十世紀末期,在國內一經出現就引發了曲棍球的運動潮,發展十分迅速;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構建了曲棍球隊,現階段,我國還針對曲棍球這一運動項目建立了三十個奧林匹克備選人才基地。當代的足球運動和曲棍球運動一樣均是在十九世紀初期的英國發展而成,并且以上兩個運動項目均屬于競爭激烈的球類運動項目。曲棍球這一運動項目需要多名運動員共同參與進行,在運動中禁止運動員用身體碰觸到球體,另外也嚴禁對球桿進行干擾。其中的封鎖動作以及其他的動作均需要嚴格遵守規程。參與曲棍球運動的所有運動員,均需要詳細了解并掌握相關規程,尤其在條件比較特別的情況下更應該加強訓練,比如,在短角球的條件下比較具有穩定性,在隊形的布控上比較穩定,在發球、打球、圍攻等固定的陣型點位上都有固定的人員,通過合作來完成一系列的運動環節,必須保持較高的精準度與熟練性,一定要正確傳輸并理解場外教練的指揮內容,才可以在短角球環境中做到更好的進攻和防守。在曲棍球比賽中因為攻防動作的不斷激烈化,使得運動員之間的對抗動作也在不斷朝激烈化發展,要求運動員必須擁有充足的體能,如果體能跟不上就無法適應現代曲棍球的運動強度。想要使運動員的技藝與整體戰術得到良好發揮,就必須打好體能這一基礎。所以不難看出,想要曲棍球運動獲得良好發展,必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達成,在平時的教、訓活動中,教練的首要任務就是強化鍛煉運動員的運動耐力和動作的靈敏性,幫助運動員充分了解并把握運動節奏,然后對自身的動能進行科學配置,為比賽的勝利打好基礎。
通過在曲棍球運動比賽中對運動員運動能力和運動特點的觀察,可以了解到該運動項目具有較強的對抗性,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曲棍球運動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留給運動員的活動空間在逐漸變小,活動時間也在慢慢變短,要求運動員的運動速度必須快而精準,才能在特定的空間與時間內更出色的完成一套動作,打好運動的配合戰。可以說速度屬于該運動項目的核心,隊員必須擁有良好的體能、敏捷的動作才能確保整個團隊收獲預期的運動成果。過去人們對該運動項目中專項速度的理解主要為:在日常訓練與曲棍球比賽中運動員完成一套動作所用的時長,其不單單是指動作銜接的快慢,同時還考察了運動員接收信號的速度、理解的速度、反應的速度和動作銜接與完成的速度。但是在當代科技的引領下,為了追求競技運動的經濟效益,科技在競技運動中的滲透度越來越高,通過對運動員體能與技能的科學訓練可以充分強化其運動效果,也使得競技運動越來越激烈。另外,曲棍球運動員在現階段訓練的過程中,運動速度和過去比較有很大進步,主要表現包括運動員的啟動跑能力、比賽期間長時間迅速反應的耐力、對球的控制能力、跑步時迅速轉向的反應力、對相關戰略信號的迅速接收能力和反應能力。
現階段,在開展曲棍球運動比賽的過程中,需要曲棍球運動員損耗大量體能,所以,要求運動員必須擁有較強的體能與良好的身體素質,對運動爆發力的要求也會更高。在該運動項目的比賽開展的過程中,運動員的爆發力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幫助自己的隊伍抓住先機,為自身隊伍戰略計策的順利實施打好基礎。
目前,在對運動員進行專項速度訓練時,速度耐力的訓練屬于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不能缺少的訓練內容。由于曲棍球這一運動項目在開展過程中,需要運動員進行重復不斷的沖刺,并且這種沖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不分時間。在重復不斷的沖刺中會使得運動員身體中的血乳酸出現程度不等的積累問題,進而導致運動員的身體運動能力慢慢下降。在對曲棍球運動員進行過速度耐力的訓練以后,能夠充分強化運動員身體對于血乳酸的適應能力,而后慢慢消減身體中乳酸的含量。如此,便可以為運動員的沖刺運動提供保障,幫助運動員長時間保持良好的體能和反應能力,以便在后續比賽中能夠更好的運球、配合本隊隊員以及搶球等。另外,在曲棍球比賽開始以前的預備活動中,應該對所有曲棍球運動員進行一周大概2次的速度耐力鍛煉,假如在7天內有開展2次比賽的時候,則需要適度減少速耐訓練的次數,甚至直接刪除該訓練項目,避免運動員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
對運動員柔韌性的訓練重點是指:采用對應的運動方式,使運動員各肢體的運動能力得到充分提升,對于運動員柔韌性的訓練重點集中在熱身環節,可以有效強化運動員的運動速度和身體力量。通過分析運動員肌肉的收縮情況,必須在肌肉完全放松的情況下,才可以更好的提升肌肉的收縮性。在對運動員進行過柔韌性訓練以后,可以使他們的肢體關節獲得良好的鍛煉機會,拓展其關節的可活動量,可以在他們奔跑時迅速轉換身體動向,強化其運動能力。
在開展曲棍球比賽期間,要求曲棍球運動員必須時刻專注、警惕、迅速反應,另外在開動期間可以迅速提升運動速度,同時還應該做到迅速轉變動向,確保身體保持平衡。想要達成以上運動效果,則要求運動員擁有較強的身體敏捷性。以上講到在對曲棍球運動員進行運動訓練時,想要強化他們的運動速度可以訓練其爆發力和沖刺能力,除此之外,對其進行靈敏度的訓練同樣能夠強化他們的運動速度,同時也可以使其在運動中保持身體的平衡性和動作的協調性。通常來講,大都需要在訓練任務開始以前開展靈敏度的訓練,并且每次訓練課中均可以適度安排相關的訓練項目。
對曲棍球運動員進行專項速度訓練,主要是為了提升他們在運動中的沖刺能力,特別是在初始階段和比賽快要結束時的加速能力,通過調研表明在開展訓練活動期間,充分激發運動員的加速能力屬于最關鍵的訓練目的。在沖刺加速訓練的支持下,不但可以提升運動員的起步速度和跑動速度,也可以保證他們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間接性的休息。所以,在進行周期性的專項訓練時需要適度進行沖刺能力的訓練。
在開展曲棍球運動比賽活動時,兩方運動員均需要進行持續性的防守和進攻,可以說曲棍球比賽就是一場激烈的戰斗,如果站在供能的視角來講,曲棍球運動員更需要磷酸原供能,以充分提升他們的沖刺能力和對抗能力。在比賽結束以后,要求運動員及時休息以調節身體機能,在調節好身體機能以后再次進入到訓練活動中。
通過各種形式的啟動跑訓練方式,能夠有效促進運動員10到20碼長距沖刺能力的提升,使他們通過手腿支撐能力的協助,迅速強化自身的加速能力。訓練方式主要有六種。第一,在加速啟動跑以前做一到三次的俯臥撐運動。第二,兩條腿以跪姿支撐身體,腦袋向下,兩只手放置在臀位上迅速起身加速跑。第三,將球棍和球迅速觸碰,接連五次以后迅速加速跑。第四,在原位上接隊友球并迅速轉向帶球加速跑。第五,向自己后方跑動五碼的長距以后再轉向加速跑。第六,用其中一只手撐地后跳、起身然后帶球加速跑。
對運動員開展跑梯訓練能夠有效強化其邁步頻次,提高他們的身體平衡性和協調能力。主要的訓練方式有:1.高抬腿訓練、小步迅速跑訓練;2.對運動員開展一進一模式的跑梯鍛煉。3.對運動員開展快速跑梯訓練。
對運動員進行跨步跑訓練能夠提升他們的邁步幅度,提升其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訓練方式包括:在一片空場地中,每間隔一碼的距離設置上一個標志物,規定運動員由起點跑動,需要每相隔兩個標志物就加速跑動一次。
對運動員進行加速跑的訓練,主要是為強化其運動的爆發力,強化其肢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性。主要包括下坡跑等運動方式。
對運動員進行對抗速度跑的訓練,主要是為了提升其起跑期間下肢的爆發力。主要包括上坡跑等訓練方式。
現代曲棍球訓練中開設專項速度訓練的首要標準是要切實地保障運動員能夠在高強度下完成比賽,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地加強對運動員速度的提升,特別是曲棍球訓練中的專項速度的訓練。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化曲棍球訓練中的專項訓練不再只是簡單的速度提高的概念了,而是要讓專項訓練中的內容變得更加精細和明確。在專項速度訓練中的主要內容一般是爆發力、速耐、沖刺、柔韌和靈敏這五個方面,并且這五個方面都緊緊聯系在一起,與曲棍球的專項短跑的驅動力緊密結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