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軍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體能訓練是消防員提高耐力、力量、速度、敏捷、柔韌等素質和能力的綜合訓練,是進行技術、戰術訓練和滅火救援工作的基礎。但在現代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消防員的工作變得更加復雜多樣。隨著越來越多更先進的設備配備到消防中隊(站),消防員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專業的救護技術和裝備上,體能訓練的時間和精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直接導致了近年來消防員的體能素質呈現下滑趨勢,同時也暴露了過去的體能訓練效果低下、方法不當等問題。在此,文章著重分析了消防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提出了如何進行更好的體能訓練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以降低運動訓練損傷和在救援現場造成的傷害。
消防員的體能,是指在消防工作中,能有效地執行各種救援任務,并能承擔起救援工作中所產生的各種不確定的負荷。消防員要有足夠的體能素質,才能在完成任務中,時刻保持體力的充沛,減少危險的發生。優秀消防員的體能素質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協調能力等。目前,消防員中存在著兩種不良的思想傾向:一是認為改革后消防救援隊伍要走專業化道路,體能訓練要為專業技術培訓讓道,這種觀念的偏差,直接導致了體能訓練在時間和資源的分配上出現弱化,忽視了體能素質是最重要的基礎,從而限制了自身專業技術的使用和發揮。二是缺乏突破自我、挑戰極限的勇氣和信心,一些消防員認為訓練考核只需要達到相應標準就可以了,而具備這種心理的消防員,在技能訓練上也大都會抱著類似的態度,導致體能素質跟不上[1]。
消防員是一種特殊的工作,其所學的各種技術都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果不清楚這些技術的內涵和目標,就會產生盲目的練習。當前,消防員在組織體能訓練時,多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式進行,缺少針對性。而且消防員之間存在著年齡差距,所以,年紀大的消防員會覺得壓力很大,而年紀小的消防員則會覺得壓力很小,同時,因個體體能素質的差異,對于那些體能素質比較弱的消防員,則又跟不上訓練節奏,不但達不到要求,而且容易出現傷病等狀況,訓練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訓練方案的制定方面,每個人的訓練內容、方式、強度和器材使用都是相同的,沒有做到因人而異,分類編組,強弱搭配,這就造成了訓練效果不佳等很多問題,對體能素質的提升幫助也不明顯。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群體體能訓練的積極性,削弱士氣,降低戰斗力。
一是訓練人員的素質不高。消防救援隊伍中的教練員在探索運動科學、訓練教育內容時,往往是自己摸索,致使訓練水平長期在低層次徘徊。二是缺乏專門的訓練設備,到目前為止,評估方法還停留在計時和測速儀上,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訓練評估系統。三是沒有體現出個體特點,比如新入職的消防員,有的其肌肉、軟組織和側身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就開始做負重項目,經常會因為核心力量的薄弱而造成肌肉群拉傷,甚至腰椎間盤突出。大部分消防員在爆發力和耐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很少注意到其他重要的肌肉,這就造成了消防員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受傷。由于平時救援和緊急情況下,經常性的出勤,很難確保全部人員的訓練,為了快速達到更高的訓練強度,爭取訓練時間,許多中隊(站)都會減少訓練中和訓練后的休息時間,直接投入訓練,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傷病。在傷情方面,以膝關節損傷、跟腱及腰椎間盤突出最為嚴重。
一是訓練內容缺乏系統化。多數隊站體能訓練僅限于少數項目,重復訓練,出現了偏科、遺漏等問題。體能訓練是為了提升消防員的耐力、力量、敏捷、靈活性等綜合素質,而單純的訓練項目是無法滿足要求的。長期下來,消防員就會對訓練內容產生厭倦感,甚至在反復的練習中很容易造成身體疲勞及損傷,從而影響到救援任務的完成。二是骨干力量的培養不成體系。目前,總隊、支隊缺乏專職體能研究和指導的教練員,缺乏專門的訓練機構,基層隊站缺乏高素質的帶訓骨干,隊伍整體的體能訓練基本依靠是基層隊站干部的粗放式、憑經驗開展,嚴重制約了體能訓練的成效。三是評價體系不健全。目前,消防員的體能素質培訓和考評體系還不健全。平時體能訓練只依賴于簡單的測驗,而忽略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因為每個消防員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狀態都不同,這種先天差距會影響到他們的后期表現,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 對策[2]。
加強體能訓練的基本技術和設備是進行體能訓練的基礎。體能訓練所涵蓋的內容是綜合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場地、救援設備的使用等。有關部門對此應給予足夠的關注。首先,要有足夠的場地來保障消防員進行體能素質訓練和器材裝備的應用,其次,消防員的工作內容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需要專門的教練來進行專業的體能素質培訓。
一是要合理確定訓練的內容和目標,對于在不同的崗位、不同時期的消防員,要區別不同的訓練重點。要避免進行高強度、大負荷的訓練,避免縮短消防員的“運動壽命”,并增加敏捷、柔韌性等綜合素質訓練。二是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按照層級、層次進行計劃,總隊、支隊、中隊(站)要結合具體任務類型、轄區特點、單位情況制定訓練計劃,總隊制定年度訓練計劃,支隊制定階段訓練計劃,隊站制定短期訓練計劃,互為依托,互為補充。三是要建立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教練員隊伍,定期組織訓練研討會,研究、分析、制定培訓方案、實施考核。挑選有潛質的同志去參加培訓、學習,畢業后分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四是要制定針對性強的考核計劃,將定期和階段性的考核、上級的考核和本級的考核相結合,使考核的指揮棒能有效引導消防員的日常體能訓練。五是要合理應用考核方法,獎優罰劣,引導消防員積極參加訓練,在訓練中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在訓練的過程中,消防員的基本素質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進行訓練,可以使訓練效果更加合理。教練員要針對不同的訓練對象,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訓練形式、訓練強度等。按照不同的訓練方式,進行科學的訓練,既可以減少大家的身體傷害,也可以讓消防員在訓練的時候,發揮出自己的潛能,達到自己的極限。要積極改革當前單一的體能訓練方法,探索出一種適合消防員任務特征的體能訓練新方法和新路徑。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打破常規,讓消防員們盡量脫離枯燥的體能訓練,將訓練的效率發揮到極致。比如,場地的改變,從原本的室內場地,變成室外的運動場、地方院校等;從單純的重復運動,變成多個訓練項目的組合;從原本的嚴肅訓練,變成一種有趣的體育活動,讓訓練的氛圍更加充滿活力等。
通過日常的訓練可以看到,隨著消防員的力量增強,在做相同的運動時,他們的速度會有很大的提高。消防員可以通過鍛煉等多種方式來增強肌肉的力量,但要想增加肌肉的收縮速度就比較困難了,增加肌肉的力量,就可以間接地增加肌肉的收縮速度。所以,在具體實踐中,高、中、低負荷力量訓練的配合會讓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樣可以有效鍛煉和提高肌肉的橫向和內部的協調性,為接下來的快速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是采用“臥推架”、臥推式、俯臥撐、拉伸訓練等方法來進行后組伸展運動,主要練習胸部和上臂的肌肉群力量。二是杠鈴,這是舉重的主要訓練器械。主要是通過杠鈴來鍛煉肌肉力量,還可以通過杠鈴來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三是“大飛鳥”,也被稱為“龍門架”和拉力訓練機,選擇不同的方向練習,可以鍛煉腿部、手臂、背部、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四是采用“坐式腿伸屈器”對下肢和膝關節進行訓練。
個體的身體鍛煉與人體的脈搏、心跳、呼吸等參數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建立健全的健康監測體系,對消防員的體能素質訓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要對群體進行監控,對不同層次人員、不同的訓練任務等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使訓練資源得到合理的使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針對在不同的條件下,對消防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監控,讓他們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訓練能力,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案[3]。
有關單位應當在常規體能訓練的基礎上,對消防員進行健康監督。針對在訓練中受傷的消防員,要定期進行檢查和治療,并制定一套健康監測和檢查計劃,以便更好的控制消防員在訓練中可能遇到的危險,并采取科學的措施來防止損傷的再次發生。這樣既可以保證消防員的人身安全,又可以讓消防員在未來的救援工作中,更好地提升救援能力。
總之,消防員擔負著應對各種緊急情況下救援的重要職責,而體能素質是各種訓練、執行工作的基礎,是消防員職業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能訓練理應受到高度重視。消防員體能素質與其戰斗力的高低有著直接關系,其訓練旨在提升他們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從思想、制度上加以貫徹,真正將體能素質提高到與專業技術水平相匹配,切實為完成各種搶險救援任務提供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