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汝
(廣西南寧市中興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老師的微笑是燦爛的陽光,讓學生沐浴芬芳,老師的微笑是一顆甜滋滋的酥糖,讓學生個個歡樂非凡,老師的微笑是一盞明亮的航燈,引領學生追逐夢的遠方。一個愛微笑的老師,她的運氣不會差,因為首先她會得到學生的愛戴,我想沒有不喜歡老師微笑的學生。
微笑是最美麗的語言,我認同這樣的說法,微笑的教師能夠給學生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讓學生受到巨大的鼓舞,并釋放自己的熱情投入學習中。課上,教師的微笑,讓教學過程添姿增彩,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和愉悅;課后,教師的微笑猶如綻放的花朵,讓學生想要靠近。微笑就是架起溝通的橋梁讓學生覺得教師平易近人,愿意與其談心交流。
臉上總是帶著燦爛微笑的教師,學生覺得教師和藹可親,自然覺得老師美麗端莊、可敬、可愛。記得初中的一位英語老師經常帶著笑意,所以對她的印象最深,當我也站到講臺上時,也自然而然地學著她的樣子,向學生展示親切的笑容。燦爛的心態讓學生都感到溫暖,心情舒暢。
有個老師初為人師時,經常和學生一起開玩笑,一起做游戲,他們大概沒見過這么溫柔而又時常保持微笑的老師,所以他們私底下稱她為“最美的教師”,她調崗后,還有學生說,以后再也沒有這么好的英語教師了。這位老師說,那段最初的教壇經歷讓她明確了往后自己形象的塑造方向,那就是做個微笑的教師,讓學生喜歡和自己溝通,在學習和生活上幫助他們,促使他們成長的“知心姐姐”。
英語教學是否取得成功,除了學生的智力因素,他的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師在任何情況下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動怒,不發火,切記不要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
在一節復習課上,我要求同學們自己背句子,但有個男同學卻在課堂上偷偷看課外書,我已經走到旁邊敲桌子提醒,但這個男生還是不收斂,這時我就很生氣,一把奪過書本,然后嚴厲的對他說:“課堂上不允許看課外書!”。我的本意是想讓他好好上課,但沒想到后面的課堂中,他不僅不認真聽講,反而什么書都不拿出來,負氣不聽課。我意識到這個方法不適用他,轉而微笑地問他:“小榮,你那么聰明,句子應該背得了吧”。他繃緊的臉上馬上緩和了許多,但還是沒好氣且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已經背好了才看課外書的!”,我仍然保持微笑,然后請他背誦給大家聽,結果他有一兩句沒背得出來,但我用鼓勵的語氣對他說:“你看,你果然聰明,句子都背得差不多了,再努力一些肯定背得很溜!”。他這時點點頭,馬上拿出書本開始背了。
有個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孩子不會在自己感覺不好時去努力上進的。我很贊同她的說法,平時我們經常會看到,破罐子破摔的孩子,那是他們在表現不好時,內心其實也不好受的,再受到別人的指責時,那他們就很容易繼續表現不好,因為他們開始表現不好時,心里是感到很難過的,他們其實是需要幫助的,這時如果我們給他們點臺階下,多些寬容和理解,那么孩子他就會去努力改掉缺點,向好的行為努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發展,課堂越來越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勇于提問,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推動課堂進程的主要因素。例如,在Module2 unit1“when are we going to eat?”這一節復習課時講到出行之前要看好天氣,做事情前要做好計劃。我給學生展示做計劃的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how和why,并結合思維導圖進行講解時,學生1問:“how不是怎樣的意思嗎?”我回答說:“是的,比如說天氣是怎樣的,怎樣出行,乘坐怎樣的交通工具等,不同語境就是不同的意思,那么同學們想想還有哪方面呢?”同學們思考片刻,學生2說:“比如How are you?是問你的情況怎樣的。”學生3:“比如How much is it?問價格是怎樣的”……學生們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深入理解了單詞的含義,并拓展了知識面。在本課結束后布置做思維導圖并完成小短文“A good plan”時,有學生疑問老師布置了重復的作業:“寫計劃不是寫過了嗎,怎么現在又寫了?”我耐心引導說:“是啊,你說的沒錯,兩次都是寫計劃,有什么不一樣呢,大家討論一下。”于是學生四人小組展開討論,教師請幾個小組代表發言,學生4:“之前的寫的是每周一至周日的計劃,都是活動。”學生5:“對!之前是What,做什么事情,只有一個要素,而現在需要把6要素都寫進去。”……同學們正是在討論與分享中明確了作業的要求,相信作業的質量會是不錯的,從而鞏固了課堂所學。試想,如果我在學生質疑教師布置的作業時,我就批評他不認真思考,不會對比,那么其它也不明白作業要求的學生肯定也不敢提出異議,那么學生就不會真正理解作業的要求,結果作業的質量肯定就會不理想。因此,用微笑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喜歡說,喜歡分享,對于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要讓學生喜歡學,并且以飽滿的熱情去表達,但要維持這樣的興趣,不僅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的“趣”上下功夫,還要在教師本身的“趣”上做足,那么我認為“微笑”這個元素必不可少,它能讓學生在最初的“羞于開口”變得落落大方地展現,讓學生覺得教師亦師亦友,就算表現不佳,也能得到老師微笑的鼓勵,從而繼續躍躍欲試,不斷探索練習,最終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