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茜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第十一中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英語這門學科在初中階段歷來都被視為極為關鍵的一部分,也是每個學生必須努力學習的一項課程。而作為傳授英語知識的初中的英語老師來說,除了要對相關的課程具備較為透徹的認知,還一定要時刻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與思想狀況。這就要求英語老師要勇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結合豐富的教學資源,正確的指引學生英語學習的最終方向,在激發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熱情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把課本上的知識運用的具體的社會環境當中去,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迅速的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1.1 英語課堂教學方法不完善。有很多學校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期間過于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性,不僅如此,也迫使學生與家長也更多的把學習的側重點放在英語成績方面,從而忽略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這種情況很明顯是不符合當地英語素質教育要求的;并且這樣會導致英語老師無法意識到學生自我意識與自我價值的實現,在課堂教學期間會造成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代溝,不能做到充分的學習交流與知識互動,倘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對于學生樹立養成英語思維能力來說存在著極為負面的影響,更有甚者會讓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效果大打折扣。
1.2 英語教學目標設置不夠合理。當初中的英語老師在開展日常教學的實踐活動時,一定要充分的意識到科學的設定英語教學任務與方向會對活動產生較為正面的影響效果。不過,在經過相應的實際調查與研究之后發現,目前絕大多數的英語老師都忽略掉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等特點,沒有顧及教學任務的實際需要,而僅僅是依靠自己的主觀想象來設定相應的課程任務與教學內容。沒有和學生展開較為深入的教學互動,導致無法完全的掌握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期間的真實情況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老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來設定教學任務與目標的現象,就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遇到較多的障礙與知識盲區。另外,目前還存在部分的英語任課老師在安排相應的教學課程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的現象,這就極易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科學的指導,非常不利于學生日常英語學習。
1.3 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在教育系統當中,教學評價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因此,它的評價主體就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現在國內一部分的初中學校里面,存在有一些英語任課老師沒有及時的成立一套科學的英語教學評價標準的現象。表現比較突出的幾個方面主要有:第一,英語任課老師尚未形成一定的科學評判標準的理念,過多的強調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并以此來對學生提出種種的學習要求,憑借教師的主導身份來讓學生予以服從,忽略掉了英語學習的主體其實應該是學生,沒有能夠充分的激發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于熱情;第二,部分英語老師應用的教學模式于教學方法過于枯燥乏味,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當中來,也沒有為學生打造出良好的、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2.1 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綜合素養。第一點,英語老師在開展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期間,務必要充分的利用各項教學資源,盡可能的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與現實生活較為接近的教學環境,以此為契機,來充分的調動其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能夠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認真的思考與解決英語學習過程所存在的一些難題;第二,英語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創建一個全新的對等的師生關系。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那么英語任課老師就必須要為學生打造出開放的自由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鼓勵他們能夠通過英語的學習來充分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讓這個年紀的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機勃勃的學習欲望;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英語老師要推動成立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模式,以及學生科學的自我學習管理模式。任何語言類的學科在學習的階段都不能僅僅的依靠對于單詞和語法的生硬灌輸,愈多的實際應用與一定的思考能力才可能會讓英語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而作為傳授課本知識的英語老師而言,只要能夠在學生碰到學習難題的時候用心來予以指導,那么就能夠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成功的做到保駕護航。例如,英語任課老師可以選用“I want to be a football player”這一主題,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開展相應的話題討論,通過劃分學習小組的學習模式來鼓勵不同的小組之間用英語充分的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在此期間,老師也能及時的發現與指導學生在英語表達上面可能存在的一些句法錯誤或者詞匯不當等情況,這樣一定會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迅速的出現質的飛躍。
2.2 合理設置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當英語老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時候,也要參考學生的真實英語學習狀況以及相關的課程內容,在此基礎之上,科學的安排與設定最終的教學任務與目標,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完全符合學生英語的真實需求。之前一直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當中,老師大多數情況下都過多的側重于自身的主導性,而忽略掉了學習的主體其實應該是學生。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無疑會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嚴重的打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現階段對于國內絕大多數的英語老師而言,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科學的設定教學任務與目標,并且在此期間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不但要認真的研究英語教學的大綱內容以及教材情況,同時還要時刻的把握好每節英語課所取得的實際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還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放在首位,即使的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然后參考不同學生之間對于英語課堂知識掌握的現實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科學教育模式,來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共同的取得進步。
2.3 健全英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優化改善評價方式。當學校在創建科學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標準期間,相關的領導高層也必須對英語老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認真的指導與考核,從而確保每位英語老師都要積極的參與到評價標準的建設中來,不斷的改進與升級具體的評價模式。通常情況下,關于老師教學所做出的評價是一定離不開各自真實的教學情況,在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差異性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評價標準的指導與監督方面的影響力,有效的激發起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熱情與積極性,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認同與自我認知能力,鼓勵他們所取得的任何一個學習進步的成果,從而科學的引導他們以輕松愉悅的心情來積極的加入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在這點上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教學案例為:英語老師主導開展了一項根據電影情節來讓學生做出相應的角色扮演的課堂活動,在活動結束時,老師不但要對學生的表現能力做出具體的評判,同時還要獎勵學生的創新表現形式與創造性的思維模式,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信心。除此之外,還要針對學生對于電影主題的認知與理解展開進一步的討論,以此來加深他們對于英語詞匯的認知與實際應用的切身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英語的主題活動中大受裨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如今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諸多良性改革的情況下,老師一定要即使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不斷的推陳出新,讓英語的課堂教學變得多樣化與豐富起來,除此之外還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放在首位,創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進步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