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壽蘭
(四川省德陽市第五中學 四川 德陽 618000)
在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之下,傳統應試教學理念不足之處得以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凸顯出來,而且這些傳統問題也制約了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發展,并且也造成了學生數學學科學習興趣的低下,這便是缺乏學習興趣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在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之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盡可能選擇更好地方式與學生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從而強化傳統教學中最為薄弱的點,刺激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開展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習,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發展。
經驗豐富的教師會認識到在上課之前先要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課前交流活動必不可少,但是教師要注意組織形式和內容,以便能夠讓學生的大腦迅速融入教學活動中,從而對知識能有深層次的理解。事實證明,課前交流能夠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素養,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探索的欲望。通常情況下,在課前給予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能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比如學生在下午階段容易困倦,筆者為了改善學生的狀態,設計了有趣的互動形式,為學生組織猜謎語游戲。這些謎語內容比較簡單,但是也要通過一定的思考,很多學生由于在之前的課程中產生困倦,不能快速進入狀態中,所以有時候謎語會答錯,教師不用阻攔,而是讓他們繼續解答[1]。對于答對的學生,筆者便會讓學生自行分析答案的由來,事實證明,這種互動模式在短時間內便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課前談話要注意方法,應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在互動過程中,師生情感得到了升華,學生能夠更加有信心的攻克知識堡壘,新課程也按照預期的效果得以進行。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生動而藝術的語言,便能夠使教學富有趣味性,因為生動的語言會讓教學內容變得有趣,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定理等,通過生動而藝術性的語言,可以將其化繁為簡,使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從而提高學生探索欲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教學語言應以學生能夠理解且較為熟悉的內容為主,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比如在解題過程中,圖形能夠起到輔助作用,解題思維受到限制時,通常可以借助圖形獲取新思路,可以避免將解析幾何變成代數運算問題。生動幽默的語言表述方法,還能夠提高學生掌握解析幾何學法的效率以及調動學生積極性。
雖然高中生思想已經接近成熟,然而他們對故事仍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高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一些趣味性的數學故事,使他們對新內容產生深刻而持久的記憶。比如在講課之前,教師先導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故事,以生動的開場白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學生通常對課外知識比較感興趣,因為通常會富有趣味性,所以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為學生科普數學家們的精彩歷程或者一些生動的數學趣聞,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像楊輝三角或者費馬猜想等等[2]。這些生動而有意義的故事,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家們勤奮治學的可貴精神,從而激勵自己也要更加努力的學習。與此同時,還能使學生對數學公式和概念以一種新穎的方式進行理解。尤其有助于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對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有積極的輔助作用。
自新課改提出以來,要求數學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重視每位學生的成長,使其能夠可持續發展,并且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互動起來。通常有效的方法是在班級成立學習小組,以便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討論,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筆者還為學生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讓學生積極發表個人見解以及學習其他同學的思維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和合作,不僅能使整體學生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思維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3]。
比如教師在講解《等差數列》時,學生對概念可能理解的比較淺,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一個等式的形式將定義表示出來,讓學生帶著相關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教師在一旁要發揮指導作用,促使每位學生能夠各抒己見。通過循循善誘,每個小組都能總結出公式:an-an-1=d(n≥2)。當學生解決問題后,心中會產生成就感,還能深入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歷程,從而在討論中提高情感體驗值。
總之,對于學生而言,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學生學習興趣一直是驅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為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在數學課程教學優化和改革之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讓高中學生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中感受數學課程的學習樂趣所在,并適當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開展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從而提升數學學科成績,一方面能夠落實新課改的要求,使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另一方面還能為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給予正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