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 丞
(上海市奉賢區崇實中學 上海 奉賢 201499)
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為了全面培養初中生的信息素養,為國家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信息科技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信息科技的教學目的不只是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到的信息科技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們的信息素養,讓學生們理解信息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價值,是一個值得信息科技教師應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國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信息科技教學,但是在初中信息科技的教學時間安排也不多,在上海的公辦初中學校一般一周只有兩節課。那在有效的時間里教師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學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探究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摸索和小組的討論豐富自己的見解,從而可以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眾所周知,探究式教學注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一個問題延伸出更多問題,并想出解決方案,為學生個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階段的信息科技教材中演示文稿制作的學習占了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演示文稿的動畫效果和放映》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置一個學習目標,從而展開探究式學習。學生們可以自主去了解和掌握演示文稿的動畫和切換設置的操作方法,了解擦除、飛入、閃爍、淡出等不同動畫效果的異同,這是誘發學生信息科技思維所必需的。
信息科技知識日新月異,教師就需要將一個知識點從不同層次進行講解,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信息科技最主要的就是學會變通,很多學生不敢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所以教師就有必要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進而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對于信息科技這一門課程而言,其中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解決方案,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們自由發言,總結其解決方案,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的意識。為了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例如在《紅色之旅的啟示》這一課,教師可以設計“自評互評”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寫下對作品的評價,然后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互評,最后通過自評和互評學習到他人的優點,改進自己作品。
信息科技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可以針對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將學生進行分組,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其實在信息科技教學過程中,難以理解的知識和技術有很多,信息技術的知識非常抽象,有時學生們會很難理解。這時讓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彼此的交流和協作能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們樂于發散自己的思維。例如在《進一步了解計算機》一課中學習“軟件的安裝與卸載”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展示一般軟件的安裝方法,然后再讓學生們自己嘗試軟件的卸載操作,組內的成員討論出結果,最后選出一個代表來交流演示,鍛煉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就算是碰到難題也會積極的分析思維。
學生們在信息科技學習過程中保持思維活躍的狀態,就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們學習信息科技的興趣。對于信息科技的學習,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如果是一味向學生們傳授晦澀難懂的理論,學生們無法提高自己的能力,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們思維能力的發展。信息科技教學非常注重實踐操作,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的組成時,由于計算機的構成對于初中生而言是非常復雜的,其中的硬件、線路和接口很多,如果只是向學生們講述相關的概念知識,學生們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所以為了讓學生們深入了解計算機的組成,教師可以現場拆解一臺主機,展示其中的計算機硬件,并讓學生們通過自助裝機系統體驗裝機的過程,深入了解硬件和軟件的功能,提高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于學校和家長來說,他們往往更加注重學生們的文化課成績,從而忽視了學生們的興趣特長。在當今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我國還是缺少相關的專業人才,作為信息科技教師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們這一方面的能力。我國現在也有很多編程競賽的活動,這種活動需要一定的算法程序設計和編程能力,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們參加此類競賽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的計算思維能力。為了激發學生們對編程技術的興趣,教師可以將一些簡單的程序設計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們渴望學習并且利用自身的能力對這些技術進行創新,從而深入培養學生們信息科技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信息科技教師將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是將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將結果教給學生。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的措施多種多樣,需要教師和學生們一起發掘和學習。信息科技教學應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設計符合學生們認知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們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識,甚至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信息科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為祖國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輸送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