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 娜
(新疆阿克蘇市第六中學 新疆 阿克蘇 843000)
過去由于技術水平有限,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通常比較單一,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整理筆記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夠靈活,學生很難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的英語運用中。
我國的英語教材通常都是由易到難進行排列的,在學生初步接觸到初中英語教材課本時,首先會接觸到一些較為簡單的語法。語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問題就是詞性。名詞,在任何一門語言的使用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當然在英語學習中也不例外。
《What's this in English?》 《Do you like bananas?》《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幾課都是以名詞為中心進行講解的,重點分別是某一樣東西用英語怎么說?你喜歡某一種物品嗎?我最喜歡的學科是什么?所有主題都是圍繞固定名詞進行問答,這幾課中可以涉及到名詞的功能、成分、分類以及名詞的單復數使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分別對以上問題進行展示,通過舉例說明,讓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名詞的運用。教師也能夠借助于微課沖破英語課堂教學的阻礙和限制,使學生在課下時間也可充分復習各項英語知識點,重難點知識內容也能夠反復多次觀看,提升自身英語學習成效。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都各有不同,英語語法長久以來均為英語學習之中難點內容。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1]
針對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僅讓其掌握一些基礎性英語知識內容則可,如大量對其灌輸英語語法知識,那么學生不僅不能夠更好的理解英語語法內容,還有可能因為無法理解,導致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而對于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來說,教師也要適當的為這樣的同學增加拓展內容,提升難度。英語的語法結構體系是十分復雜的,在教學初期,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很容易就透徹的理解了課本內容,由此對英語產生了懈怠的學習心理,教師要主動控制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時刻保持緊迫感。
例如,在《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節課中就涉及到了過去時的時間語態的應用,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只需要讓學生熟練掌握如何順利地進行一次過去時的對話,最好能夠準確的描述出自己過去的某一天或某一時刻,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教師則可以繼續延伸過去進行時和過去將來時等語態,應針對于學生的真實學習水平實施規劃,為學生控制好英語教學之難度。
英語的本質是以交流為主要目的的,但是目前我國并不具備讓學生充分練習的英語交流的語言環境。然而教師并不應該放棄口語的教學,也能夠以創新教學模式,營造積極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的創造,具體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就是通過現代的教學設備,將課堂與外界聯通起來,學生可以與其他國家的群眾或外教直接進行交流,強化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沖破學生在利用英語語言時的心理障礙。但是這種方式力度較為強硬,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挑戰較大,比較難以接受。因此在初期階段,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英語交流互動。
在英語課本中,有很多以對話的形式為主題的課文內容,還有一些具有延展性的命題。例如《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這節課,對于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每個學生的見解均有所不同,對于此項問題,學生能夠暢所欲言,闡述出自身的想法,互相進行交流。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大家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通過英語對話交流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優化自己的思考思路,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這節課雖然是以陳述句為主題,但是主要以情感表達為主,我記得在七年級遇到你們。教師要將重點鎖定在“remember”這個單詞上,是什么讓你記住了這件事?某個人、某件事或者是某一個環境,每一個角度都有很多可延伸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不同角度進行講述:本學期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為什么你會記住這件事?師生之間可以進一步進行互動,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語法運用,也將初中英語知識學習和生活實際實施了聯系,使得英語教學更為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改變學生一到課下時間就完全不接觸英語口語運用的現狀。口語的練習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促進語法學習效果的提升。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先將所涉及到的語法內容粗略地對學生進行講解,例如《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Will people have robots?》等課程都涉及到了將來時態的運用,教師可以先對將來時進行簡單的講解,再隨著課程進展詳細的進行精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