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蘭
(新疆博樂市第六中學 新疆 博州 833400)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使得計算機、手機等智能移動信息設備和互聯網變得更加普及,并且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使學生正確認識以及理解信息技術成為主要教育目標,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確自身學習信息技術之后在社會中所應肩負的責任和義務。有意識地規范自己在計算機網絡世界中的言行舉止,減少低齡網絡犯罪發生的幾率。同時也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終身學習,為以后學習和生活夯實基礎。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處于小學高段學習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程度上基本的信息操作能力,已經學會如何使用計算機打開瀏覽器去查找相關信息的技能。但是由于學生剛學會使用計算機查找相關信息,很多情況下學生不知道使用計算機都可以查找哪方面的信息,雖然學會應用技能但是并沒有養成良好的信息意識,這種情況下則需要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進行問題情境以及生活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思維,通過計算機以及網絡激發求知欲,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進而使得學生信息意識素養獲得培養。比如在學習《查找資料》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開展教學: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一座山峰是世界最高的嗎?它的高度具體是多少?在哪個國家?你們知道存在著“東方狂歡節”之稱的火把節其農歷是哪一天嗎?然后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常用的搜索引擎查找以上問題,哪個小組回答最快給哪個小組加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查找資料的意識。
實際上網絡屬于一把雙刃劍,其不僅僅能夠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與此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尤其是對中小學生來說,在平時上網的過程中會接收大量的網絡信息,有些信息是有利于學生增長見識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但也有一些信息是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經驗欠缺,很多時候無法意識到哪些言行是會觸犯到法律和道德底線,哪些內容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影片和警示故事,培養學生網絡安全素養,將德育教育融入到信息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升分辨信息的能力。例如:在進行《瀏覽網頁》相關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優美的圖片、視頻,這種情況下不僅僅能夠實現促使學生審美能力不斷提升,還能夠增強學生文化素養,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抵制低級、庸俗、不健康的信息,同時引導學生建立在《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的基礎上進行網站的瀏覽,不進網吧、游戲機房,不隨意瀏覽反動、迷信、黃色內容。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進一步深入的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已經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團結合作,協作競爭。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協作能力教師,因為學生營造活躍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為同一個標,而努力奮斗合作交流,相互幫助相互扶持,從中感受團結合作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制作簡單的動畫》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動畫之后,為學生講解在制作動畫的過程中都需要有哪幾個關鍵步驟,然后再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分工,每個人負責某一步驟最后將所有步驟加以組合,制作出一個動畫,每個小組根據人數分別設置成不同主題的動畫,最好讓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不同的分工,增加對動畫工作欄、關鍵幀、過渡真的了解,對動畫制作中每個工序的具體操作內容的了解,對整個動畫制作流程的了解。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感染以及帶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進入課堂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學生信息素養時,教師不可以將信息技術操作訓練教學內容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幫學生查找學習資料也有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合理的使用互聯網和計算機來查找和篩選信息,引導學生學會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信息價值觀和世界觀,規范自己在網絡上的言行,不斷提升和完善學生信息素養,為學生以后適應社會發展、健康成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