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亞
(貴州省赫章縣第二中學 貴州 赫章 553200)
高中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一個重要任務,核心素養從宏觀概念進入微觀實施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為促進學生核心素質的發展,全面提高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確立核心素養視角,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考,數字化學習和創新有必要優化信息技術學習活動的設計。將核心素養有機地滲透到信息技術學習活動中,從而真正實現核心素養扎根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的歸宿。下面,以“獲得信息的過程和方法”為例,簡要描述關于核心素養視點的信息技術學習活動的設計。
在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提出問題是刺激學生思考和求知欲的主要途徑,問題不僅可以口頭和文字兩種形式提出,還可以以視頻、圖像、游戲等形式提出。這些素材綜合起來的問題能充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是問題十分新鮮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刺激求知欲望,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探究和分析問題。通過這個問題的設計,學生可以通過解決問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培養創新能力。
例如,在“圖像合成”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尋找有趣的合成圖像來與學生共享,并與學生展示合成這些圖像的圖像素材來提出問題。如何從合成圖像中尋找圖像的素材?學生發現合成圖像很有趣,所以會對學習感興趣,集中精力尋找這些素材。這些素材怎么合成一個圖像?大部分學生回答不知道。教師可以自然地進行模范教學,通過設計的趣味性,引導學生開展教育活動。
在教育過程中,設計優秀的問題會帶來教育的一半效果,只有把握提問的時機,才能將問題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的方式上。因此,教師不僅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優質問題,還要把握教學過程中插入問題的時機,使問題自然有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教育效率和質量。
比如,在上“信息加工”課的時候,老師首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自己收集的信息整理保存起來。那個總結和保存結束后,向學生提問是怎么整理保存的。然后老師說:匯總信息保存方便嗎?會丟失嗎?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自己省去自己的匯總保存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解決,教授方便的匯總保存方式,提高操作技能和信息意識。
總之,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中設計優質問題體現教育目標,圍繞教育目標開展教育活動,同時應該接近實際生活,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求證。此外,問題設計時重視問題階層的漸進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辟,問題有新穎有趣的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最后把握提問的時機,最大化問題設定的作用,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喚醒學生的信息意識。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互聯網的“兩面性”,加強學生信息社會責任,自覺維護網絡秩序,負責遵守網絡規范,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保障“雙碩士”的地位。也就是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堅持,把學生的學習活動放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活動的有效性、目的性等。同時,把學習活動的時間、機會還給學生,改變傳統教室教師的“一言堂”現象,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構建知識。在信息技術學習活動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參加學習和探究任務的設計,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自主開展學習活動,親身經歷學習過程,獲得豐富的活動體驗。
學習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了實現學習活動的目標,教師指導學生及時總結、反省學習活動,通過總結形成系統的信息技術理論體系,重新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調整。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引導學生深化活動體驗,并以教師學習活動為中心,進行適度擴張,深化學生課堂學習活動。
總結“獲取信息的過程和方法”活動的反省點,帶領學生整理教材知識,回歸活動過程,指出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容易忽視的內容和難學知識,使學生對四個基本環節形成明確的認識。信息來源多種多樣,來源越廣,越全面,可以比較信息的真偽。我們根據醬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和采集工具。在網絡信息社會,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過計算機發表的。這需要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注意不同信息的保存形式。
也就是說,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習活動的設計中,確立核心素養的觀點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必然訴求。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學習活動為線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使學生成為知識主導的建筑師,使學習活動更具創造性,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