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一中學 遼寧 本溪 117000)
體育鍛煉是強化學生體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運動安全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合理的體育鍛煉則會增加運動損傷問題的發生概率,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文章就針對預防常見運動損傷的方法進行了具體探討,并對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下文將進行具體闡述。
首先,要針對運動損傷預防的相關問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能夠從思想上對這一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無論是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都應該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將安全教育作為課程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
其次,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斷提升學生機體適應運動的能力。在實際組織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夠重點訓練學生的薄弱部位,關注學生在進行不同類型訓練過程中容易拉傷的部位,加大對于學生技能訓練的力度,進而有效降低學生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
此外,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夠保證教學內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師也要能夠對教學大綱進行認真分析,明確在實際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哪些技術動作容易導致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要能夠重點對這些動作的教學予以關注。
最后,教會學生一些正確的運動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方法。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要能夠學會自我保護,例如,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出現重心不穩的情況時,應該第一時間屈肘團身,立刻低頭,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而在學生從高處墜落的時候,則需要迅速將自己的身體調整至雙腿屈膝并攏的狀態,進而有效避免頭部以及身體重要器官發生損傷。
2.1 擦傷的處理方法。當學生的身體摩擦粗糙物體表面的時候,就會損傷皮膚表層,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皮膚表層脫落,出現組織液滲出或是出血的情況。在傷口沒有發生感染的時候,受傷部位會自然結痂最終愈合。但是,如果學生的傷口受到了病菌的感染,會出現局部分泌物增加以及化膿的情況。因此,在針對學生的擦傷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中,若擦傷的面積不大,則使用濃度為2%的龍膽紫溶液涂抹即可,若擦傷發生在面部,為了美觀起見,則需要進行濃度為1%的新潔爾滅溶液進行涂抹。在學生擦傷面積較大的情況下,此時由于傷口的深度較深,發生感染的概率也會大幅度增加,處理過程中則需要使用濃度為75%的酒精以及濃度為2.5%的碘酒對傷口周圍進行處理,同時使用棉球蘸生理鹽水,將學生傷口位置的異物清理干凈,使用繃帶進行包扎,要注意定期換藥。
2.2 挫傷的處理方法。學生在運動中發生了挫傷問題之后,處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若學生挫傷后出現了皮膚出血的問題,則需要第一時間停止運動鍛煉,使用碘酒或是酒精消毒受傷位置,使用凈布將受傷位置包扎好。若受傷位置出現了疼痛以及紅腫的情況,則需要先使用冰或是冷水對受傷位置進行局部冷敷,將受傷的肢體抬高,必要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繼續出血,則需要進行加壓包扎。受傷24h后,先對受傷位置進行熱敷,之后對受傷位置進行按摩,進而起到止痛、消腫以及活血的作用。經過一系列的處理,隨著學生傷勢的逐漸轉好,引導他們進行一些針對性的運動,降低受傷后肌肉萎縮以及關節不靈等問題的發生概率。
2.3 肌肉損傷的處理方法。針對學生運動中肌肉損傷的處理要考慮到實際情況,若學生自身屬于少量肌纖維斷裂,受傷后則需要第一時間對受傷位置進行冷敷,采用加壓包扎的方式對受傷局部進行處理,之后第一時間將學生的患肢抬高。若學生屬于肌肉的完全斷裂或是大部分斷裂,應該在采用加壓包扎的方式進行處理之后,第一時間將學生送往醫院。
2.4 關節韌帶損傷的處理方法。若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了韌帶損傷或是關節損傷,則需要在24h之內對受傷位置進行冷敷處理,并針對受傷部位進行加壓包扎。受傷24h之后,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針灸、熱敷、理療以及按摩等方面的治療。隨著學生傷勢的逐漸好轉,適當引導其進行功能性練習。但是,若學生的損傷發生在腰部,則要盡量避免盲目進行處理,要第一時間將學生送往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雖然適量的運動能夠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運動則會增加運動損傷問題的發生概率,日常運動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并在發生運動損傷之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緊急處理,避免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