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唯一
(江蘇常州經濟開發區幼兒園 江蘇 常州 213100)
對于幼兒而言,玩游戲是其探索新鮮事物的主要方式,是培養幼兒探索能力、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繪本教育作為幼兒園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應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對繪本進行開發與利用,從而提高游戲教育和繪本教育的有效性。
從目前現狀來看,幼兒園在開展繪本教育時,沒有尊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缺乏對繪本內容的深入分析,進而導致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具體而言,第一,沒有順應幼兒的內在發展需求。對于幼兒而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勝負欲,部分幼兒園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往往忽略了幼兒的內在需求,僅將幼兒作為繪本教育的參與者,沒有實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進而導致繪本教育整體質量較差。第二,在開展繪本活動時,缺乏對繪本內容的深入分析,且在幼兒表演繪本內容時,隨意打斷,且缺乏對表演的反饋,進而導致幼兒無法切實體會到繪本的魅力,導致對繪本閱讀和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不利于幼兒的發展。
所謂課程游戲化就是以貼近幼兒實際發展水平、學習特點以及內在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增加幼兒教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豐富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創造精神和自主意識的形成。在該背景下對幼兒園繪本進行開發時,仍應以培養幼兒閱讀能力、技巧等方面為基礎,并結合實際生活,使幼兒在繪本游戲、閱讀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探索世界,體驗生活。因此,以課程游戲化背景為基礎的幼兒園繪本開發思路為:
首先,教師應明確自身地位及作用,充分利用教師的正確導向。對于幼兒而言,真實環境對其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真實環境包括幼兒園的教室、走廊墻壁、活動室以及自然角等區域,簡單來說,幼兒生活、學習的環境對其發展、成長具有一定的誘導作用,而繪本也是如此,為此,繪本的選擇至關重要。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立足于幼兒的興趣愛好,并按照大班、中班、小班選擇不同的繪本,保證不同階段的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探索繪本內容,汲取有價值的思想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尊重幼兒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選擇繪本,避免對幼兒繪本的閱讀造成影響,最為重要的就是幫助幼兒選擇高質量繪本,從而展開深層次的繪本游戲活動。
其次,尊重幼兒的主觀選擇。幼兒教師應落實教學活動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對繪本進行開發時,應使幼兒參與到繪本的選擇中來,并以平等的角度尊重幼兒的選擇,在給予幼兒正確導向的同時相信幼兒的選擇。例如,在開展“悅讀好書”游戲活動時,教師就可以在游戲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自行選擇繪本進行閱讀,并讓幼兒選出自己目前最喜歡的繪本與小伙伴進行分享,最后以投票的方式選出“繪本大王”。通過該開發方式,能夠在保障幼兒繪本閱讀興趣的同時,深化課程游戲化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繪本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最后,立足于繪本內容,尋找可拓展元素。在以教師正確導向以及尊重幼兒繪本選擇的前提下,教師應積極尋找可拓展元素,深化繪本資源的有效性,為繪本游戲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而言,在以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幼兒園繪本進行開發時,教師應挖掘繪本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元素,尤其是幼兒具有較高興趣的內容及元素,進而提高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帶領幼兒共同體會繪本的樂趣與魅力[1]。
由于繪本活動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質,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幼兒園繪本進行運用時,應體現繪本活動的生活性、多樣性等特點,具體利用措施如下:
3.1 貼近實際生活,進行主題探究。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幼兒開展繪本教育時,教師應利用課程游戲化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確定每一個繪本的主題,轉變幼兒探究的向導。以往幼兒以繪本內容為基礎進行探究時,其向導往往是教師,但在該背景下,應將繪本成為幼兒主題的向導,使幼兒切實投入到繪本活動中去,直接的認識到繪本對活動的意義,進而激發并保持幼兒對繪本學習、閱讀的興趣。在此過程中,由于主題的擬定貼近于現實生活,所以會引導幼兒不斷利用、挖掘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實現良好的繪本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子兒,吐吐》這一繪本開展故事講述或是話劇排練等活動,將幼兒帶入到“吃子長樹”的擔憂心情中,在與主人公“胖臉兒”共同經歷一系列心理反應后,幼兒勢必會詢問是否真的會“吃子長樹”。此時,教師可以將“種子”定位為該繪本的主題,開展“探秘種子”的活動,使幼兒在生活中收集各種有關“種子”的繪本,并開展種子實驗活動,以繪本內容為基礎并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共同探索“種子”生長過程,并積極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探索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
3.2 利用節日,深化繪本閱讀深度。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育游戲活動作為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趣味性,但對于繪本而言,其趣味性主要是其內容,所以,在該背景下開展繪本教育時,應增強繪本教學的多元化和多樣性,使幼兒切實體驗到活動中的趣味性,再通過增加繪本資源、拓展活動內容,從而深化幼兒繪本閱讀的深度和有效性,促進幼兒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六一兒童節的節目開展繪本教育。在幼兒排練時,教師應注意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以繪本內容為基礎對舞臺以及服裝進行設計,使幼兒融入到真實的情境中。與此同時,應引導幼兒進行服裝顏色方面的搭配,可以結合平時繪本課程中涉及到的顏色搭配對幼兒進行啟示,在構建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時能夠提高幼兒對顏色搭配的敏感度,并使其主動尋找、學習相關繪本,從而深化幼兒繪本閱讀、利用的深度,強化繪本教育質量[2]。
3.3 開展實踐游戲,進行閱讀活動。由于課程游戲化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體驗性,所以,在該背景下開展繪本教育時,應以一個繪本為基礎開展一組實踐游戲活動,從而豐富繪本閱讀實踐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從一個繪本延伸出劇場活動、區域游戲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動,實現游戲與繪本的有機結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深化繪本教育。例如,教師開展“故事王”活動,在開展該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繪本,并明確告知幼兒該故事需要自己去演繹,進而引導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梳理,例如以剪貼畫、圖畫等方式使幼兒將故事情節、重點等內容進行再現,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創造性行為和想法,使幼兒的思維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散。之后,教師可以將幼兒園活動區域的墻面作為宣傳墻,讓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故事海報或是宣傳單等貼在墻上,實現閱讀的推廣。另外,教師可以帶領班級學生到其他班級進行宣傳,并讓幼兒自己介紹表演活動的各項信息,吸引其他班級幼兒前來聽故事、看表演。通過完整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幼兒講故事、表演等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在宣傳過程中幼兒的交往能力也能夠得到一定強化,從而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有效發展,提高學生能力開發效率,提高繪本教學和學習品質。
3.4 結合家庭教育,開展親子游戲。家長作為幼兒的啟蒙者,對幼兒思想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具有極強的影響力,尤其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越發重要,所以,教師應結合家庭教育開展繪本教育,開展親子互動游戲活動。具體而言,在結合家庭教育時,教師應保證教育目標的統一性,所以應積極與幼兒家長進行交流,并結合幼兒家庭的實際情況,開展全面的繪本教育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逛公園》這一繪本作為親子互動游戲的基礎,要求家長在休息時間帶孩子去公園游玩,提高繪本教育的實效性。在游玩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畫出游玩的畫面或是影響深化的情節,形成獨一無二的繪本故事,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家長一同參與到繪本制作過程中,進一步拉近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距離,增強親子互動,提高聯動教育質量[3]。
綜上所述,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對繪本進行開發與利用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因此,教師應貼近現實生活、利用節日以及結合家庭教育等方式對繪本進行開發與利用,從而提高繪本教育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