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然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第一實驗小學 山東 東營 257500)
在我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方法、技巧和能力的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和目標任務,一直以來受到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普遍重視。為了真正達到學生的閱讀方法、技巧和能力得到質的提升的目標,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探索和嘗試創新和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但是其效果都不盡人意。為了徹底改變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努力進行學習和探究,最終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新探索。
在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仍然非常落后,課堂氛圍顯得枯燥而無趣,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提不起興趣,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效率低下,閱讀質量不高。因此,現階段小學教師應該不斷地積極探索和創新其閱讀教學方式和策略,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流程安排,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和動機。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篇課文的過程中,為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學生對這一篇課文的閱讀熱情和動機,教師可以首先通過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去過小興安嶺嗎?你們認為在哪一個季節的小興安嶺最漂亮?”來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的專注性程度。緊接著,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力量,為小學生播放和展示我們國家的小興安嶺的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融情入境,讓學生沉浸在教師創設的美麗的教學情境當中,提高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愛上小學語文閱讀學習,從而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效率、效果和質量奠定殷實的基礎。
正所謂“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有效學習和掌握是提高小學生閱讀效率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灌輸小學生閱讀中的知識和內容,更要教會小學生怎么閱讀,怎樣才能對進行深刻理解。
例如,在教學《海上日出》這一篇課文時,其主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和了解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景物描寫或者敘述的寫作方法。在教學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導小學生在閱讀中學會觀察這一篇課文到底是以怎樣的順序來進行描述和表達的,讓小學生學會抓住一篇課文的寫作結構,從而可以讓學生對這一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產生更濃烈的情感,從而讓學生入情入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筆下所描述的海上日常的壯麗景象。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將多篇主題相同或者相似的教材課文整合起來,互為所用,比較閱讀。這樣一種方式充分體現了融合進行教學方式的優勢,極大限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將相似的文章融合教學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不僅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縮短了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時間,而且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將《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與《父愛之舟》這一個單元的課文融合起來,對學生進行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慈母情深》這一篇課文通過描寫“我”的母親的言語、行為和動作等等來體現母親對“我”滿滿的愛意;《“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篇課文通過描述父母對“我”的極端寫詩評價來督促“我”健康成長,不管是怎樣的評價,其實都是父母對“我”深刻的愛意表達;《父愛之舟》這一篇課文則利用了父親對“我”做的小事,從生活的細節上表達了父親對“我”沉重的愛意。這三篇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父母對我們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的愛可以在生活日常中的小事上品味到。因此,教師便可以在教學時將這三篇文章融合起來一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升華“父母對我們的愛”的主題,還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對這三篇課文的理解。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性節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創新和改變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不僅僅要達到能夠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目標閱讀,準確把握作者的表達宗旨和原本用意的目的,還要為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