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梅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第一中學 福建 清流 365300)
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的專業詞匯,是多種能力的一種集合,形成了學科的核心素養,才有益于學生們綜合素質及能力的全面發展。核心素養一旦形成,就會伴隨學生一生,它與校本課程有著直接的聯系,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有序推進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和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工作。校本課程具有特色,實際應用的價值頗高,基于核心素養,使初中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進行所學知識的學以致用,即可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
教師一味地進行灌輸指導,很不利于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形成,認知水平的提升,數學思維的充分活躍。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很少利用校本課程、優質資源,幫助學生們突破自我,這樣的數學教育毫無意義。初中生學習知識的熱情不高,學科成績的進步空間就十分有限,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核心素養培育工作、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有機結合勢在必行[1]。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校本課程對于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發展產生的實際影響,必須利用校本課程的優質資源,促使初中生有效學習,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獨立思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更多學生形成了核心素養,愛上了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將在后續的探究活動、實踐活動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
校本課程充分融合了學校特色,進行校園文化的傳播,構建全新的、特色的教育模式,實現教學實踐工作的有序推進,潛移默化中挖掘初中生的內在潛能,有助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滲透。開發利用校本課程,數學教師選用多媒體教學法、游戲化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等,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一邊學習一邊感悟,從而積累下豐富的知識經驗,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生個性化的發展之路必然走得一帆風順。
筆者認為,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更好地開發校本課程,利用校本課程資源,助力于班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們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實踐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初中生熱愛學習,樂于思考,勇于創造,成為不可多得的時代新人只是時間問題。
3.1 有效融合信息元素。教師可將創新教育理念作為指導,融合信息元素后,構建新型的數學教學模式。在課堂互動環節、學生探究環節,都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視頻的播放以及圖片的展示,分享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校本課程[2]。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形式,校本課程內容轉化為學生知識經驗的過程,也是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不斷優化的過程。多媒體教學法的應用優勢巨大,信息元素的融合價值隨之提升,初中生可以在校本課程的學習,數學問題的思考,關鍵內容的整理中形成核心素養,并且養成良好的學習探究習慣,期待他們突破自我后順利走向更大的成功。比如,學習《軸對稱與坐標變化》一課時,動態展示圖形的平移現象和圖形坐標的變化情況,讓學生經歷精彩的探索過程,他們的形象思維異常活躍,也產生了數形結合的意識,深刻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諸多用處,輕松解決實際問題,就能實現核心素養水平的全面提升。
3.2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初中生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通過導入趣味性的校本課程,給予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通過數學問題的自主探究,不同學生的感受不同,小組分享后更容易實現個體的進步,最終達成共同進步的目標[3]。比如,在教《平行四邊形》一課時,應重點發展初中生的自主分析、推理能力。讓他們自主探究圖形問題,快速提升核心素養,利用最具特色的校本課程,突顯所有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實施有效評價,用啟發性的評價策略,鍛煉初中生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小組合作溝通交流的能力,布置下有難度的學習任務,對于學生化歸思想的形成,相關概念的理解大有助益。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開發校本課程,進行有效實踐,助力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數學教師必須做好的重要工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培育出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數學教育的長遠規劃相當順利,可持續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