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清
(江西省遂川縣思源實驗學校 江西 吉安 343900)
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主思考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薄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循序漸進,利用學習過的知識點以及多媒體等工具,幫助學生充分的認識數學知識點,從而令學生初步了解對應的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慢慢了解對應的數學思想,然后循序漸進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完善數學思想。
數學學習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分析,在實際問題中可以合理運用,解決實際問題。數學中通常包含了很多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的公式和定理,學生理解起來可能不那么容易,如果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只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那初中數學課堂可能會比較單調枯燥,也不利于中學生的數學學習,也不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數學思維。合理創造教學情境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提高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實踐性,幫助班級營造一個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可以根據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水平來創造數學教學情境,改善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比如,教師可以將一個方程轉化為具體的實際問題讓學生來討論,數學問題帶入中學生比較熟悉的人、事物,將問題具體化,提高數學問題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中學生對于數學思想的認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想來解決問題。
數學思想和方式有很多,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往往很難面面俱到。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側重性地選擇其中的一到兩種適合于班級學生的講解方式,并不一定每一次都選擇固定的講解模式去為學生答疑解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和方式的講解過程中,注重思路靈活化、創新化,往往能夠簡化這一數學規律的復雜程度,從而消除學生自身這一數學思想之間的壁壘,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所傳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例如,教師在講解七年級上冊“整式的運算”內容中“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推導”這一知識點時,就應當選擇多種證明思想和證明方法,讓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理解這一公式。首先可以選擇最為直觀的“整式運算法”,即直接將括號打開,整式內的各同類項相互合并就推導出來了;其次,也可以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以幾何的方式來推導這兩個公式,將公式中的a,看作是長方形的兩條邊,a+b,a-b相互做調整之后再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同樣能夠證明兩個公式的合理性。
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以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數學問題代替為學生講解解題步驟,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應用數學,通過拉近數學和生活的距離,為學生的數學化能力的提高創造機會。比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依然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化思想去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教師可以這樣創設情境:“在一次大掃除中,教師不小心把一塊三角玻璃摔在了地上,玻璃碎成了兩塊,教師不得不再去從商店重新買一塊一模一樣的三角玻璃,現在有三種選擇,一是拿著三角形碎玻璃的上半部分去買,二是拿著三角形碎玻璃的下半部分去買,三是直接拿著這兩塊碎玻璃去買,請問這三種選擇都能讓教師買到一樣的玻璃嗎?哪種選擇更加方便呢?”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時學生就會調動已學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識。這個問題是現實生活中容易出現的,以往學生可能直接就忽略了學過的數學知識,若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經常利用生活常見問題創設情境,便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提高用數學化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階段復習是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幫助學生進一步構建知識框架。在這一階段,學生已經見識過很多關于基礎知識的變式和習題,通過階段復習中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歸納、整理,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考試中應用數學思想方法,能夠更加精準地聯絡到相關知識和方法。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將數學思想方法與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聯絡起來,加深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
以平行四邊形知識點總復習為例,教師不妨以代表性習題、性質定理的推導過程等為線索,跟學生共同總結、歸納這一章中潛藏的數學思想方法,比如,平行四邊形定義的推導運用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而從平行四邊形得出矩形、菱形、正方形并將這些圖形互相區分開來所依據的則是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將平行四邊形根據邊、角相等或不相等進行歸類,可以推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類型。
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工具,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彼此轉化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們要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思維為最終目標,在引導和系統地滲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只有教師將數學方法堅持到日常教學中,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