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亮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直屬幼兒園 湖北 武漢 430000)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需要注重幼兒園對幼兒各方面的培養。但是大部分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發展,忽略了對幼兒體育鍛煉的培養,一部分幼兒沒有充足的時間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導致幼兒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再加上一部分幼兒園基礎設施比較差,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和體育鍛煉。因此,需要針對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完善,創新體育活動的形式,加強戶外活動器材的建設和組織指導,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從而促進幼兒身體素質的提升和全面發展。
1.1 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戶外活動,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來說,主要就是以戶外的形式針對幼兒展開相應的活動,為幼兒創造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在活動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強化身體素質。教師帶領幼兒組織一些具體的活動,例如,丟手絹、小王子等等這些能夠考驗幼兒迅速反應能力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需要在戶外場地才能夠進行的,幼兒在進行活動的時候,可以在奔跑、跳躍中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強化幼兒的意志力。意志力的鍛煉同樣也是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最重要的方式,戶外活動本身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室外環境特點,幼兒離開封閉的室內活動來到戶外操場開展活動。天氣的變化也是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活動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說,夏天室內悶熱,就應該多帶領幼兒在戶外進行活動,一方面能夠幫助、引導幼兒順利地完成活動,另一方面就是在天氣的影響下進一步強化幼兒的意志力,但是幼兒的體質較弱,所以幼兒園在遇到太冷或是太熱的天氣時,或在避風或陰涼處開展活動,霧霾等惡劣天氣時要取消戶外活動。
2.1 創新戶外體育活動的形式,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形式一般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集體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帶領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的鍛煉,給予了幼兒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但是由于幼兒眾多,導致教師分身乏術,難以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因此需要對戶外體育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減輕教師的負擔,也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煉。例如可以將每個班級的幼兒分成小組,從中選取一個組長,帶領各個小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活動開始前,除了需要做好的安全防范和注意措施之外,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制定活動任務,完成任務的小組有一定的獎勵,可以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在戶外體育活動中互相合作完成任務,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2 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環境。幼兒的身心成長經驗是在實際活動中獲取的,借助活動這一途徑,幼兒能夠和外部環境進行密切互動,得到針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體驗。對于戶外活動的開展來說,必須在環境創設和優化環境的指導下,發揮戶外活動及其環境的綜合教育功能。第一,以自身認知理論為指導形成環境優化理念。自身認知是一個取自哲學領域的概念,后來又引入心理、教育等領域,指的是通過身體尤其是感官和運動系統參與認知。不同身體認知所引發的身體經驗和生成的認識也各不相同。這種理論強調身體是人認知世界最為基本的方式,高度關注身體價值及其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優化的宗旨,就是通過引導幼兒對戶外環境的物體進行實際操作與互動,進而得到具體的感官經驗,從而增強對戶外環境的認識。第二,以活動理念為指導構建環境優化理念。活動理論重視的并非是知識狀態,而是人參與的活動、在活動當中應用工具的本質、合作中形成的社會與情景化關系、活動客體與結果等。基于活動理論,戶外活動環境優化需要重視材料的投放,而材料投放需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注意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與學習特征確定投放方法,以推動幼兒成長進步。第三,以自然教育理論為指導構建環境優化理念。自然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強化幼兒對自然的好奇與探索欲望,強化幼兒對自然環境的積極情感,幫助其解決遠離自然環境而帶來的身心障礙或交往難題。根據自然教育理論,在對幼兒園的戶外活動環境進行創設和優化時就需要貼近自然,深入自然,強化幼兒對自然的感受,滿足他們自然探索的要求。
總之,戶外體育活動是一種鍛煉幼兒身體素質的有效形式,也能幫助幼兒培養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需要提高家長和教師對幼兒參與體育活動鍛煉意義的重視,合理規劃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注重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年齡和興趣愛好,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逐步建立規則意識,滲透對幼兒的德育教育,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