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曹禺經典劇作的域外傳播
——之《雷雨》

2021-11-22 06:58:16曹樹鈞
傳記文學 2021年11期
關鍵詞:研究

曹樹鈞

上海戲劇學院

《雷雨》在日本

《雷雨》一劇在國內的首次演出是1934年12月2日在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而其在國外的首演則是在日本東京。按當時公演預告說明書所載,導演是吳天、劉汝醴、桂鎮南(即杜宣),演出時間是1935年4月27日至29日,地點在東京神田一橋講堂。這次演出的主要力量是中國留日學生組成的“中華同學新劇會”,每次排練演出時,他們都認真體驗劇中人物的感情,精心安排場面,舞臺美術則由日本戲劇專家幫助完成。演出成功之后,《雷雨》成為留學生們議論的一個焦點,日本報刊也發表了不少報道和劇評。日本朋友驚服了,在東京帝國大學新聞上,影山三郎在《需要理解中國戲劇》的專論中認為“由這次留學生的公演,使我們對中國戲劇的概念,根本推翻了”,贊揚中國戲劇已經跨過了梅蘭芳階段,進入了一個新時期。留學生們不僅在日本廣為宣傳,而且迅即將演出成功的消息反饋到國內。1935年初夏,上海《新聞報》《申報》等報刊迅速報道了《雷雨》在日本演出的盛況。《雷雨》在日本第一次演出的影響甚至遠勝過國內的首演,充分顯示了中國留學生向世界傳播曹禺劇作的開路先鋒作用。

這次的成功有力地推動了曹禺經典劇作在海外的翻譯、出版和研究。

劇本與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形式不同,它不僅僅是一個案頭創作,它的生命力必須在演出中才能充分體現出來。中國留學生的劇場版《雷雨》由日文演出。演出之后,觀眾意猶未盡,又進一步要求閱讀文學原著,于是又推動了《雷雨》的日文版本于1936年2月由東京汽笛社出版,一經發行便成為暢銷書。魯迅當月便在上海買到此書。閱后,在同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鄭重地向他推薦中國“最好的戲劇家有郭沫若、田漢、洪深和一個新出現的左翼戲劇家曹禺”。

1935年,《雷雨》在東京取得了盛況空前的演出效果。正在東京創作長篇小說《春》的巴金連看兩次演出,立即寫了《雷雨在東京》,發表在《漫畫生活》5月號上。秋田雨雀觀后,在《雷雨》日譯本“序”中指出,曹禺“是中國惟一的古希臘悲劇的研究者”,“近代中國的社會與家庭悲劇,由這位作者賦予意義深刻的戲劇形象,這是最使人感興趣的”。郭沫若也在觀后評論說:“《雷雨》的確是一篇難得的優秀的力作。作者于全劇的構造、劇情的進行、賓白的運用、電影手法之向舞臺藝術的輸入,的確是費了莫大的苦心……作者在中國作家中應該是杰出的一個。”這可以說是第一篇對《雷雨》給予高度評價的、極有分量的評論。

當年參加了《雷雨》《日出》等劇演出活動的著名劇作家顏一煙,過了將近半個世紀后回憶起這些演出,還充滿了對日本戲劇家和各國觀眾的感激之情:

我們的演劇,得到上萬留日同學的支持,得到中、日廣大觀眾的支持,也得到許多朝鮮青年的支持,而特別要說的是:日本進步戲劇界給我們的支持、幫助和指導。日本著名的戲劇家千田是也、秋田雨雀、山川幸世、村山知義……經常看我們排戲,協助導演;并在裝置、燈光、效果、化妝、服裝等多方面給我們以幫助。伊藤喜朔親自幫我們舞臺裝置的設計和制作;“東京藝術座”的清洲すみ子親手幫我們化妝。……我們向日本戲劇家所學到的東西和相互間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使我們至今念念不忘!

《雷雨》(日譯本),東京汽笛社1936年版

日本是世界各國中對曹禺經典劇作排演最早、最多和研究最全面、最深入的一個國家,在曹禺經典演出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1935年《雷雨》在東京首次演出后,曹禺的經典劇作一直活躍在日本的舞臺上。從1935年到1985年整整半個世紀中,在日本先后演出過《雷雨》《日出》《原野》《家》《蛻變》《明朗的天》6 部大戲。

曹禺經典劇作演出的成功也推動了作品在日本的出版、評論及研究。日本學者對于曹禺劇作出版方面的信息及時捕捉,并給予十足關注。1936年第一個日譯本《雷雨》一經問世,當年即有7篇關于《雷雨》的書評。1937年《日出》在《大公報》獲文藝獎金,當年日本就有相關報道。1942年《北京人》在中國出版,日本《中國文學》上立刻就有書評出現。甚至連曹禺創作的、在國內都不太受重視的獨幕喜劇《正在想》,自1939年10月在國內演出后,在1941年5月也在日本的刊物中看到了相關評論。

文本和生平研究是曹禺研究的兩個基礎領域,日本學者歷來十分重視。他們對曹禺經典劇作的研究不僅文本面寬,而且研究視角多樣。除文本研究、生平研究外,還從創作心理學、版本學、宗教學、比較研究、女性文學、研究史學等多種視角、多種方法進行探討,而且步步深入,顯示了相當高的水平。根據飯冢容先生收集的日本曹禺研究史資料,筆者作了一個統計,從20 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學術界共發表曹禺研究論文、文章100 余篇,其中數量最多的一個時期是50年代,近30 篇;另一個時期是80年代,有40 余篇。20 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和20 世紀80年代是曹禺劇作在日本演出最活躍的兩個時期。

曹禺劇作強大的藝術生命力使日本學者逐漸重視起對曹禺劇作相關的研究,著名的日本曹禺研究學者瀨戶宏自70年代以來一直研究中國話劇史,發表有關中國話劇史的論文數十篇。80年代以來,他積極從事中日戲劇交流活動。瀨戶宏對曹禺的研究始于90年代。他特別關注曹禺劇作的演出。1991年,他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曹禺國際研討會。1995年,大連話劇團在北九州市演出《雷雨》時,他擔任該劇的同聲翻譯和說明書的編寫。1997年,他參加了在石家莊召開的曹禺學術研討會,發表《中國旅行劇團和〈雷雨〉》的演講,詳細回顧了中國現代第一個職業話劇團——中國旅行劇團的《雷雨》演出史。1998年,在專著《中國戲劇的二十世紀——中國話劇史概況》里,他詳細分析了曹禺作品在中國話劇史各個階段上所起的作用,對曹禺的前期作品尤其是《雷雨》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0年10月,瀨戶宏應邀出席湖北潛江曹禺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他作了原文長達萬余字的論文簡要報告,題目為:《試論建國后曹禺作品演出情況——以〈雷雨〉為主》。文中最后歸納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多年來,《雷雨》對劇本、演出做了各種各樣的修改。這里當然有政治上的因素,同時我們可以認為根據當年時代思潮讀解作品,在演出上反映了其結果。從這個觀點上來說當年強調‘階級斗爭’的演出也是一種解釋,我們在研究上不應該完全抹殺。總之,《雷雨》經得住時間的考驗,除了‘文革’時期以外在中國國內一直在舞臺演出著。這證明《雷雨》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我相信《雷雨》以后根據反映時代思潮的變化將會繼續被閱讀,也會繼續演出下去的。”這是迄今為止,日本學者研究曹禺《雷雨》演出史最詳盡的一篇論文,其中的見解頗有見地、令人深思。

《雷雨》在韓國

韓國也是亞洲國家中演出曹禺劇作比較多的國家之一。曹禺的早期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以及抗戰前期創作的四幕抗戰名劇《蛻變》,均在韓國上演過。其中《雷雨》上演的次數最多,它的精湛藝術成就,以及深刻的哲理內涵,受到韓國人民空前熱烈的歡迎。

從1946年至1988年近半個世紀以來,在韓國上演的《雷雨》影響較大的有五次,其中四次均在漢城(今首爾)演出。

《雷雨》在韓國的首演是在1946年7月由“樂浪劇會”演出的。第二次是在1950年6月由中央國立劇團演出的。第二次演出盛況空前,劇場1500 客席,場場皆滿,立席也沒有空。演出受到熱烈的歡迎,沒有看到的人都希望再增加演出,于是延長了演出期。

1953年,《雷雨》在韓國由“新協”(新劇協議會)劇團舉行第三次演出。“這個劇團的活動構成了韓國引進和發展新劇的最初階段。”劇團十分重視《雷雨》的演出,經過認真排練后,先后在大邱、釜山、漢城等地進行演出。這幾次演出也受到了當地觀眾熱烈的歡迎,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欣慰和藝術的愉悅,觀眾不斷要求增加演出場次。后來,由于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雷雨》很長一段時間消失在韓國的舞臺上。直到30多年后,韓國于1988年舉辦了奧運會,中、韓文化交流日趨活躍,政治理念的障礙也被超越,《雷雨》又重新出現在韓國的舞臺上。1988年10月,《雷雨》再度在漢城演出,這次演出是中央國立劇場開館15周年的紀念演出,也是《雷雨》在韓國的第四次演出。由于電視、錄像的沖擊,觀眾審美趣味的變化,此次演出并未引起太大轟動。

20 世紀90年代,《雷雨》仍然活躍在韓國的舞臺上。《雷雨》的第五次演出是在慶尚大學的公演。1995年9月1日至2日,由慶尚大學中文系原戲劇組演出《雷雨》。慶尚大學為了提高中文水平,從此每年都演出一次中文原著。

50 多年來,在韓國的舞臺上,《雷雨》為什么廣受歡迎?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雷雨》精湛的藝術成就和藝術魅力。《雷雨》人物塑造的鮮明生動、劇情展開的高度技巧讓韓國藝術家嘆為觀止、擊節贊賞。有人評價:“曹禺的《雷雨》是給中國新劇史帶來巨大轉機的作品,它被評為中國戲劇的代表作品之一。該作品集多個人物形象,而且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魅力和力量。……該作品在塑造主人公性格和人物之間的矛盾糾葛,以及劇情發展方面有相當大的感染力。人物性格決定了他們的行動,行動使結局與反映社會氣氛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刻畫了現實世界。而且,烏云蔓延到遮住整個天空,一聲晴天霹靂,可怕的雷雨到來。這和劇中人物的悲劇結局相影射。這種展開劇情的技巧是很出色的。……他(曹禺)對處在封建主義思想束縛中的中國社會進行的批判也有著充分的力度。他對那些有了過錯,為擺脫過錯而掙扎的人寄予深切的憐憫之情。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作者在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塑造以及情節展開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該劇作為典型的中國戲劇,同時能夠引起廣泛的共鳴,這是因為有這些具有不同魅力的人物形象的關系。”

著名韓國話劇表演藝術家金東園,在近半個世紀中四度演出《雷雨》:1946年扮演周沖,1950年扮演周樸園,1953年扮演周萍,1988年再次扮演周樸園。先后出演過《雷雨》中的三個人物的他,曾這樣表達對《雷雨》的喜愛之情:“我愛《雷雨》,《雷雨》是不要什么解說或加注的話劇。它本身具有迷住觀眾的吸引力。特別是,這個戲具有大膽縝密的構思和優秀的組織,因此,無論扮演什么人物也會入迷的。我愛這個話劇。”

1988年10月1日,主辦《雷雨》第四次公演的演出者金圣佑談到他為什么選定《雷雨》作為中央國立劇場開館15 周年紀念劇目時,十分動情地說起《雷雨》曾給他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現在還記得那時讀過的《雷雨》劇本。它是使我第一次開眼的戲劇。此后,每當看到戲劇演出,我就會像想起故鄉一樣想起當年的《雷雨》。……這次演出《雷雨》的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知道戲劇的精華。因為《雷雨》是告訴我們戲劇的出發點在哪兒的作品。”這就是說,他是將《雷雨》作為體現戲劇藝術精華的代表作,鄭重地推薦給廣大觀眾的。

其二是《雷雨》具有扎實的生活基礎和深厚的哲理內涵,它是一部可以喚起觀眾對人類命運深層思考的巨著。據《雷雨》的翻譯者金光洲統計,《雷雨》在韓國演出(包括許多大學的業余演出)已多達數十次,但人們對此劇的思想內涵的理解卻大相徑庭。有一種理解認為《雷雨》是一個“癡情劇”,或者說是一部描寫“觸犯繼母”的劇本。金光洲認為這樣的理解太膚淺,沒有認識到《雷雨》真正孕育的哲理內涵。他指出:“曹禺是中國唯一的研究希臘戲劇的人,他的作品是遵守著永恒的自然法則的結果,以中國歷史和痛苦于中國社會所釀成的宿命論——命運劇——要素為基礎,在極端和矛盾中,揭示了對命運的癡情者的深深恐懼以及人類原始本能的殘忍性,大膽細致的構想,巧妙的戲劇構成手法,就成為曹禺的特色和魅力所在。……曹禺在《雷雨》中不斷探求的不僅僅是表現在作品表面上的無視東方道德和倫理的單純的色情世界,也不是淺俗的人情和復仇世界,而是面對原始的、本能的人類弱點的無情、嚴肅的痛楚。劇中人物不僅僅是中國社會存在的典型人物,在有人類生存的社會里,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人物形象。換句話說,不能隨意支配自己的命運,在自己犯下的罪惡中掙扎的脆弱的人類心理,被巧妙地把握。作者曹禺深刻地表現出存在于人類生活中的并非因果報應,而是大地的殘忍、自然的冷酷和人類脆弱命運的本來姿態。”

金光洲認為《雷雨》作品的思想底蘊中“充滿的是重大而深刻的人類問題”,這一觀點沖破了那些認為《雷雨》是社會問題劇的狹隘理解,觸及到了曹禺創作《雷雨》的本意。但對這一“人類問題”如何理解,迄今仍是我們正在深入探討的課題。

正是由于這兩個原因,《雷雨》在韓國話劇史上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

另一方面,從1946年至1988年近半個世紀以來,曹禺劇作在韓國的演出不但推動了韓國話劇藝術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曹禺名劇的翻譯與研究。

曹禺的處女作《雷雨》的韓文譯本共有三種:第一種是金光洲譯本,1946年2月由宣文社出版單行本;第二種是金鐘鉉譯本,1989年由中央日報社出版,為《中國現代文學全集》(共20 冊)之一種,這個譯本刪去了原作之《序幕》和尾聲;第三種是韓相德譯本,1996年6月由韓國文化社出版。韓相德的《雷雨》是與《日出》《原野》一起同時成套出版的,這對于曹禺戲劇在韓國的演出與研究具有更大的意義。

與演出和翻譯相比,曹禺劇作的研究在韓國比較滯后,直到20 世紀80年代后半期才真正開始。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政治原因。韓國進入20 世紀以后,雖有梁建植、金光洲等知識分子開始介紹中國戲劇,但由于經過長時間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朝鮮戰爭與意識形態的隔閡,直到中韓兩國1992年建交前很長時間都與中國處于隔絕狀態;二是與韓國知識分子對戲劇研究重視不夠有關。正如韓國著名學者吳秀卿所指出的:“韓國的知識分子從朝鮮時代以來一直采取道學家的保守觀點,對戲曲(包括話劇——筆者注)小說等俗文學保持排斥貶低的態度,因此從事該方面的研究人員還很稀少。”

迄今為止,韓相德是韓國曹禺研究領域成就最高的學者,他不但是當代韓國著名的曹禺劇作翻譯家,而且是韓國全面、系統、深入研究曹禺的第一人。韓相德1993年曾到過北京,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做訪問學者,1994年至1997年在武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為了研究曹禺,他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做過大量實地調查和采訪。韓相德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把曹禺著名的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譯成韓語并出版。由韓國文化社于1996年6月出版的《雷雨》,根據的是曹禺1936年也是最早出版的《雷雨》版,包括序幕和尾聲,這一完整的《雷雨》譯本對于韓國學者和讀者全面、深入理解《雷雨》的主題和曹禺的創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部曲劇作譯本作為系列一次性問世,這在韓國曹禺研究史上也是空前的。韓相德的另一個貢獻是撰寫了長達15 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曹禺三部曲研究》,1997年4月在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陸耀東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稿,這也是韓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曹禺研究專著。

為了完成這篇博士論文,韓相德閱讀了大量中外編劇理論、話劇史和曹禺研究專著。他不僅關注書面文獻,也重視活的知識,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和戲劇觀摩獲取大量第一手資料。1993年11月,韓相德親自拜訪了曹禺先生。1996年寒假期間,他曾兩次來上海采訪,在筆者的幫助下訪問了上海戲劇學院曾經導演過《雷雨》的徐企平教授,并在上海戲劇學院圖書館、上海人民藝術劇院資料室查閱了大量曹禺研究的資料,并觀摩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生演出的曹禺劇作片斷。

1997年2月19日,韓相德將其翻譯的三種曹禺經典譯本贈送給筆者。2004年10月,為了支持曹禺家鄉潛江曹禺紀念館(這是目前中國一座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資料最豐富的曹禺紀念館)的建設,筆者將韓相德翻譯的《雷雨》和《日出》兩個譯本轉贈給潛江曹禺紀念館,以便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翻譯成果。

韓相德與劇作家曹禺以及曹禺研究學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93年韓相德采訪曹禺先生時,正值《雷雨》誕生60周年。為了表示祝賀,韓相德特意書寫“瓶梅香筆硯,窗雪冷琴書”條幅相贈。過了幾天,曹禺先生回贈“共道人間春色滿,豈忘雪里寸心月”書法作品一幅。

1996年,韓相德專程來滬采訪筆者。在交談結束后,筆者將自己的兩部曹禺研究著作《攝魂——戲劇大師曹禺》《走向世界的曹禺》贈予韓相德。韓相德十分高興,回贈長條幅,題曰:

祝賀曹樹鈞先生的專著《走向世界的曹禺》問世

書存金石氣

乙亥年韓國人韓相德

這幅條幅也成為韓國學者韓相德與上海曹禺研究學者友誼的一個永遠的紀念。

《雷雨》在歐洲

《雷雨》是滬劇歷演不衰的保留劇目,也是上海長寧滬劇團的保留劇目。2006年3月,上海長寧滬劇團受愛爾蘭共和國科克市政府邀請,攜帶經典滬劇大戲《雷雨》和豐富多彩的中華新民樂,代表上海市政府赴愛爾蘭共和國友好訪問并亮相“科克市藝術節”,進行文化交流。這是滬劇《雷雨》第一次以完整大戲的面貌出現在歐洲觀眾面前,受到了歐洲人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

2006年3月18日,劇組到達科克市理工學院劇場,認真進行走臺排練。19日,科克市外方接待官員熱情邀請劇組全體人員在下榻的賓館前合影留念。在國家一級演員陳甦萍、陳瑜,國家一級作曲奚耿虎等優秀演員、創作者的“坐鎮”下,長寧滬劇團全體演職人員為愛爾蘭觀眾傾情演繹了曹禺的這部經典劇作。連續兩場演出,每場結束后,觀眾都會起立鼓掌,時間長達10分鐘。當陳甦萍、陳瑜、李恩來、吳梅影、顧春榮等演員走下舞臺時,更是立即被觀眾團團圍住,場面非常熱鬧。有觀眾表示:“演員們在舞臺上十分漂亮,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旗袍,把東方女性的美顯露出來。”“這個戲我們能看得懂,因為愛情是不分國界的,而音樂更能逾越國界。中國江南的絲竹(管弦樂器)雖然我們不了解,但那音樂好似飛來的‘天籟之音。”科克市女市長在觀看演出后,上臺與劇組成員合影留念。之后,劇組還受到邀請,參加在科克市舉行的愛爾蘭國慶日的演出,在科克市政廳演奏《紫竹調》等滬劇曲目。

長寧滬劇團愛爾蘭之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大弘揚了中國滬劇藝術的魅力,在滬劇發展史上留下永遠值得紀念的一頁。

此外,歌劇《雷雨》是弘揚曹禺經典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6年,上海歌劇院推出舞臺版歌劇《雷雨》。10年前筆者曾看過兩次上海歌劇院的音樂會版《雷雨》。此次上海歌劇院《雷雨》赴英演出前夕,筆者又看了音樂會版和舞臺版,深感這是別具一格的改編,其成就絲毫不亞于創作一部新作品。2016年8月11日,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在英國倫敦大劇院展開演出,當歷時兩小時的演出落下帷幕時,現場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歌劇《雷雨》在倫敦大劇院連演4 場,完成了該劇的海外首秀。

歌劇《雷雨》作曲及劇本改編者莫凡,充分發揮歌劇藝術的特色,將曹禺《雷雨》原作運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反映中國現實生活的藝術成就發揮得淋漓盡致。莫凡改編的《雷雨》是根據歌劇這一特定劇種的創作規律,在選材上揚長避短,寫出了作曲家自己最深的感受。對于劇中人物活動的小環境(比如周樸園的小客廳),莫凡遵循寫實的原則,同時又以抽象的環形合唱臺,通過合唱隊(類似希臘悲劇的歌隊)的演唱與表演營造出一個寫意性的舞臺空間,寫實的小環境與寫意的合唱臺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劇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由于這種改編不是匠藝式的改編,而是一種真正的創造,是以莫凡自己的生活體驗、人生感受和藝術才華進行的有創造性的改編,所以說歌劇《雷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話劇《雷雨》原作篇幅宏大,在日本首演前曾連續排演長達五六個小時,以后的版本也要演出三四個小時。為了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要求,歌劇《雷雨》將原作壓縮在兩幕兩個小時,但原作的主要場面,如“喝藥”“訓子”“相認”“求萍”“阻行”“控訴”等一一保留了下來。序幕合唱團的演唱“烏云啊,沉沉地壓的心頭”“電在閃、雷在吼”,一方面渲染了特定場景的特定色彩,同時又將原作中“雷雨”這一意象多義的象征,極具震撼力地回蕩在觀眾心頭,發揮了歌劇藝術獨特的藝術魅力。

注釋:

[1][美]尼姆·威爾士:《現代中國文學運動》,《新文學史料》1979年第2 輯。

[2]郭沫若:《關于曹禺的〈雷雨〉》,《沫若文集》第11 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第113 頁。

[3]顏一煙: 《“中華留日戲劇協會”簡憶》,《上海戲劇》1980 第5 期。

[4]參見[韓]韓相德1993年在武漢曹禺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曹禺劇作在韓國》。

[5][韓]呂厚基,黎繼德譯:《韓國戲劇現狀》,《中國戲劇》2002年第5 期。

[6][7][8][9]《雷雨》演出簡章,1988-10-16,《曹禺研究》第三輯,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0][韓]吳秀卿:《從“文本”問題看中國戲劇研究的本質回歸——兼談韓國的中國戲劇研究》,《戲劇藝術》2003年第1 期。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91免费在线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婷婷在线网站|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色视频国产|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96在线 |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1精品人妻互换|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欧美一区精品|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婷婷午夜影院|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第二页|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免费一极毛片|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韩日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91视频|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无码免费试看| 五月婷婷伊人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久久男人资源站|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中文字幕第4页|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成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玖玖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综合网| 91福利片|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亚洲永久色|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