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湖北工業大學幼兒園,湖北武漢 430070)
幼兒園是個人學習歷程的起步階段,由于幼兒具有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天性,游戲類戶外活動成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生理與心理的發展均起到了促進作用。戶外自主游戲與傳統的游戲形式有顯著的差異,更加側重游戲的自主性,期間教師的有效指導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
幼兒的心智尚未成熟,對嬉戲打鬧等富有趣味的行為比較感興趣。教師通過戶外自主游戲的方式,可以給幼兒營造較為愉悅的氛圍,能夠使幼兒擺脫傳統課堂的束縛,感受自然的美好。雖然現代化的幼兒園普遍配套書畫室、舞蹈室等多種功能性場所,但有的活動依然存在局限性,幼兒的天性難以得到全面的發揮。而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滿足幼兒渴望陽光與空氣的需求,既能為幼兒開啟心扉大門,又可鍛煉幼兒的身體,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1]。
戶外環境無明顯的約束,可有效解放幼兒的天性,使其調動感官,感受自然的點滴美好。同時,戶外自主游戲擺脫了手機、電腦等工具的束縛,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發展其思維的重要方式,對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2]。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創設特定的游戲情境,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其動手能力。此外,部分幼兒還可從中感悟道理,進而培養其心智。戶外自主游戲是建立在天然素材的基礎上的,因此,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接觸到豐富的事物,這也有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3]。
戶外自主游戲一般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存在諸多不可預見因素,若缺乏合理的規劃,在實際游戲活動中易出現手腳忙亂、游戲環境混亂等問題。對此,教師需要合理規劃場所,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形式,并制訂一套完善的戶外自主游戲方案。教師需要以幼兒在生理、心理、興趣等方面的實際狀況為依據,在規劃游戲時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自主性,從而在安全的環境下達到促進幼兒發展的效果。在制訂方案時,教師需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愛好,圍繞多類戶外自主游戲方案展開對比分析,從中篩選出行之有效的方案[4]。此外,教師還需顧及幼兒在游戲中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提前制訂應急預案,以備不時之需。
環境對幼兒游戲的開展具有顯著的影響,教師應根據環境特點創設相應的游戲情境,以促進幼兒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游戲情境的重要作用在于激發幼兒的熱情,使其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能讓其積極參與游戲活動。教師在創設游戲情境時,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征,以保證戶外自主游戲場所的合理性[5]。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幼兒園內草坪等自然環境的優勢,引導幼兒親近自然,以便高效展開戶外自主游戲活動。此外,教師還可根據游戲區域的特點劃分為多個部分,如平衡區、攀爬區等,向幼兒提供富有挑戰性的游戲項目,并密切關注幼兒在各階段的需求,以便在后續的戶外自主游戲中適時調整游戲策略,進而提高動態化管理水平,彰顯因地制宜的工作特色。
幼兒對戶外自主游戲的投入度較高,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常忘乎所以,難以及時發現周邊的安全隱患[6]。因此,教師在游戲指導過程中需要增強安全意識,將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安全管理不應局限于游戲活動階段,而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比如,游戲前的場地安全隱患排查等也是重要的內容。在安全隱患排查過程中,教師若發現不良因素,需及時上報,以正確的方式進行處理。教師規劃好安全的戶外自主游戲空間并做好全方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可以給游戲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戶外自主游戲具有自由性。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重視對“度”的控制,在引導幼兒正常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的前提下,適度減少干預行為,以免引起幼兒的反感情緒。幼兒普遍希望自身擁有特定的游戲空間,甚至希望依據自身的興趣開展自由活動[7]。此時,教師應尊重幼兒的需求,給予幼兒充足的自由空間。教師在組織戶外自主游戲時,應以幼兒的意愿為導向,使其自主選擇喜愛的游戲形式,也可以讓多名幼兒組建成游戲隊伍,共同參與其中,分享喜悅、收獲感動。在減少干預后,幼兒可以享受到相對自由的戶外自主游戲空間,從而以更加主動的方式分享信息,進而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介入指導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若教師未采取正確的方法,幼兒就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教師過度干預,易限制幼兒的自主發揮空間,使其主觀能動性偏弱;教師放任不管,會使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缺乏組織性與紀律性,也難以達成教學目標[8]。對此,教師需要關注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情況,及時把握時機并介入指導。在做好介入指導工作后,教師可以兼顧幼兒自由與約束的雙重需求,從中尋求均衡點。此外,對戶外自主游戲開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應給予積極引導,以增強幼兒的游戲體驗。
戶外自主游戲是彰顯幼兒特性的渠道,通過對幼兒游戲活動的觀察,教師可以分析其在個人能力、個性等方面的具體情況;而經過持續性觀察,教師可以根據對幼兒的認識匹配相適應的戶外自主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游戲教學的針對性。在實際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積極介入,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以便游戲順利開展。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其均希望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釋放健康的心態并實現進取,但受環境、個體差異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幼兒在游戲中難免表現出消極心態,從而對個體乃至周邊群體造成負面影響。鑒于此,教師應加強觀察,及時發現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做好指導工作,從而達到提高幼兒積極性,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的關鍵內容,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因此,教師需要以幼兒的實際需求為著力點,設計完善的戶外自主游戲方案,做好全階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實際表現及時介入指導,營造良好的游戲環境,使幼兒在游戲環境中釋放天性,在與自然接觸及與同伴的溝通中感受美好,實現個體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