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 玲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淳化橫嶺幼兒園,江蘇南京 210000)
晨間談話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從作息的角度來看,晨間談話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過渡環節,只有5~10分鐘;從活動的角度看,晨間談話是幼兒源于自身生命成長的活動。如何在晨間談話中滲透《指南》精神、落實“一日生活皆課程”理念呢?這需要幼兒教師重新認識和審視晨間談話的價值,科學選擇談話主題和形式,增強反思意識,充分體現其教育價值。
去年,筆者參加了南京市優秀教育活動評比活動,其中一項內容為現場答辯:“聯系工作實際,談談你對晨間談話的認識與想法。”五個教師一組,每人2分鐘必答,再搶答。比賽現場氛圍激烈,每位教師侃侃而談,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晨間談話的認識與看法。從那時起,筆者意識到晨間談話活動要“火”了!
上學期,我園開展了幼兒晨間談話專題研討活動,筆者在觀摩、討論、交流中發現,教師雖然每天都在組織晨間談話,但從來沒有深入思考與設計談話的主題。教師基本上是在談話前臨時想一個話題,而且沒有基于幼兒需要,談話氛圍死氣沉沉。教師也常常抱怨不知道每天的晨間談話要談什么內容。基于此,筆者開始思考如何進行晨間談話。
最近,筆者參加了一場課程游戲化現場研討會,有關專家再次提到了“課程游戲化的支架”,其中的一個支架為“要關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筆者越發感受到晨間談話作為幼兒一日活動的必要環節有重要的意義,幼兒教師需要對晨間談話開展的時間、形式和內容進行再認識。
以上三次經歷,讓筆者重新審視了幼兒園的晨間談話,也堅定了筆者研究晨間談話的信心和信念。
1.主題性話題
目前,幼兒園大多是主題式教學。在開展主題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幼兒的問題、興趣點,繼而生成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圍繞主題活動,談一談活動中的調查與材料收集、活動中的經驗和感受等。
2.生活性話題
晨間談話的話題選擇要基于幼兒的興趣需要,基于幼兒的生活經驗,這樣,幼兒才能有話可說[1]。生活類談話話題主要包含以下幾類:一是自然角里的發現,如幼兒觀察、談論自己種植的大蒜,提出“大蒜為什么會有黃葉子?長黃葉子是不是要死了?”等問題。教師基于幼兒的發現,開展“剪大蒜”的談話活動。二是幼兒喜愛的事物,如在秋天來臨時,幼兒常常看到各種菊花。基于幼兒的經驗,教師可以組織“美麗的菊花”談話活動。三是幼兒園重大活動,如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可組織全園幼兒開展“遠足”主題的系列談話,讓幼兒了解“遠足”的概念、意義、過程。
3.時效性話題
教師可以讓幼兒針對一些新聞時事、熱點話題、節日活動、天氣變化等談談自己的認識、想法。比如,連續幾天的大霧給人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為了幫助幼兒了解霧霾,更好地保護自己,教師可以組織“遇上霧霾天氣”的談話活動。這些具有時效性的話題,能夠豐富幼兒的生活,開闊幼兒的眼界,激發幼兒的談話興趣。
1.變革晨間談話形式
晨間談話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因此,教師不能采用傳統單一的談話方式,要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幼兒,改變晨間談話方式[2]。比如,采用晨間談話播報的形式,讓幼兒以學號或小組輪流介紹,充分展現自我;采用辯論的形式,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思維能力。
2.合理處理預設與生成
在開展晨間談話前,教師可先預設一個談話的主題備用。預設的話題內容主要源于主題活動、幼兒園的活動、季節和天氣等。如果當天沒有特殊事件,教師就圍繞預設的話題討論;如果遇到特殊事件,就臨時調整,改變談話計劃與內容。這類話題一般源于偶發事件、幼兒喜愛的事物、游戲活動中的總結等。
3.設計問題鏈展開談話
無論預設還是生成的談話話題,教師都可以提前設計問題鏈,讓幼兒圍繞問題進行談話,從而激發幼兒的談話興趣,增加他們的談話經驗[3]。比如,在晨間談話活動“班上來了黃鼠狼”中,筆者依次設計了五個不同的談話問題:(1)黃鼠狼長什么樣子?(2)黃鼠狼來干什么?(3)黃鼠狼愛吃什么?(4)黃鼠狼是好朋友還是壞朋友?(5)黃鼠狼有什么本領?五個問題層層遞進,引領幼兒圍繞黃鼠狼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想法。
4.給予彈性時間,鼓勵自由表達
晨間談話是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談話過程中,氛圍是寬松的、愉快的,時間和形式也比較自由,可集體談話,也可請幼兒發言,教師記錄。最后教師要進行總結,給予幼兒鼓勵和表揚,讓幼兒獲得成就感。
1.多形式記錄,呈現晨間談話軌跡
筆者主要探索了問題式、表格式兩種方法,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談話過程。一是問題式記錄,即根據每個問題記錄幼兒表達的不同內容,通常是上面寫問題,下面畫圖畫,并配上簡要的文字說明。二是表格式記錄,即將問題和幼兒談話結果設計成表格,然后進行記錄。
2.多方位展示,呈現班級特色
教師可以在班級專門開辟一個“談談說說”的晨間談話特色墻,用于展示談話的記錄。幼兒可以一邊欣賞,一邊繼續談論。教師還可以在自然角展示晨間談話記錄,將其作為自然角的裝扮,同時延續幼兒的談話。
觀察是有效開展晨間談話的基礎,談話內容的選擇與確立,需要教師有一雙“慧眼”,多留一個“心眼”,及時觀察和捕捉幼兒的興趣、需要、經驗,預設或生成話題內容和問題,這樣教師才能發現更多“火”的話題。
晨間談話中,教師常常一邊組織談話,一邊記錄幼兒的談話內容,但在記錄時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簡筆畫繪畫能力較弱,不能簡單、形象、快速地記錄談話內容,等等。因此,教師要不斷練習,用一雙“巧手”記錄下晨間談話的過程。
晨間談話是一門藝術,它的隨機性較大,形式應靈活多樣。在記錄晨間談話時,教師應多用圖畫和符號記錄,便于幼兒觀察、交談與回憶;還可以引導幼兒通過晨間談話分享經驗,使幼兒的個體經驗成為集體經驗,幫助他們拓展原有經驗等。
總之,以幼兒為本的晨間談話,應更加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需要解決的問題、生活和自然的奇妙等角度出發,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使他們在一次次晨間談話中豐富經驗、增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