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靜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實驗學校 廣東 深圳 518101)
上個世紀中期,西方國家的青少年出現了嚴重的身心問題,學生不尊重生命的問題層出不窮,如吸毒、酗酒、自殺、暴力斗毆等,這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對青少年教育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這種背景下,西方國家創立了生命教育理論,并制定出了踐行該理論的制度框架。該理論的出現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幫助青少年客觀地、透徹地認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青少年社會問題也大大減少。步入21世紀后,由于西方思想和網絡文化的大舉入侵,國內初中學出現身心問題的現象也日益嚴重,校園中依舊存在中學校抽煙、打架、沉迷網絡游戲、發生性關系等問題,且問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初中德育主題班會是初中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強力載體,也是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初中德育主題班會中探討生命教育活動的實施策略是意義深遠的。
顧名思義,生命教育就是以認識生命、探索生命意義、實現生命價值為目標所開展的教育。進一步分析,初中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理解生命的真諦,引導他們認識到保護生命的重要性,幫助掌握保護生命的方法,教導他們不要做傷人害己的事情。只有對生命充滿敬畏與熱愛,才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激情,充滿正能量,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生時期的階段任務,去做一些充滿意義、價值非凡的事情。生命教育可以進一步分為倫理教育、生死教育和信仰教育。倫理教育主要是指在生命的長河中,應該遵守哪些道德規范,學會哪些禮儀舉止,從而讓生命擁有顏色、氣質、格調和附加價值;生死教育是指要教導學生要學會明辨危險和威脅,保護生命不不受到傷害,也不要做傷害他人生命的事情;信仰教育則主要指生命要有所追求,要從精神層面進行生化,賦予生命奮斗的目標和意義,從而讓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個性突出,為社會乃至全人類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2.1 生命教育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求。立足于社會環境分析,步入21世紀后,由青少年引發的社會負面問題層出不窮,學生自殺、暴力斗毆、網絡成癮、偷竊的青少年犯罪事件與日俱增。在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的影響下,很多青少年變得消極厭世,經常躲進網絡世界來逃避現實,浪費了大好青春和寶貴的學習時間。這與社會環境變得復雜化、多元化脫離不了干系,但青少年生命意識薄弱、生命教育缺乏也是導致青少年消極厭世,走向犯罪道路,走向極端道路的原因之一。所以,對初中生實施生命教育,從宏觀層面分析,是確保社會能夠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2.2 生命教育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保障。立足于學生個體分析,初中生還未成年,他們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思維智力也沒有發育成熟,正處于強調個性的叛逆時期。初中生還做不到理性客觀地分析事物,做不到從多元化的視角去看待外界的誘惑,所以他們常常做出思想偏激的不理智行為,容易出現魯莽沖動的斗毆行為,無法正確看待生命成長軌跡中出現的各種負面問題的他們也會慢慢變得消極、憂郁,甚至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在初中德育主題班會中實施生命教育是一個解決成長煩惱的好機會,教師可以集中這些在初中生群體中常見的問題,以開展生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問題、解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穩定情緒、豐富情感、健全心理、提高抗壓能力的目的,幫助學生掌握處理各種成長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身體層面和心理層面做到對生命負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以此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3 生命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推手。2018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將傳播思想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作為新時代的教育目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日后發展提供源頭活水。但目前的教育依舊存在重智輕德、重成績輕心理、重理論輕實際安全等問題。這導致很多學生不明白學習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生命要怎樣去愛護和尊敬,學生不清楚這些問題,就會變得消極迷茫,在心理上和身體上出現各種問題。在初中德育主題班會中踐行生命教育既是對當前教育模式的強力補充和完善,也是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落地的強力推手。因為生命教育屬于德育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缺少了這一環,學生就不清楚生命和理想之間的關聯性,不了解生命和行動之間的必然性,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健全的人格,也難以擁有強健的體魄支撐他們去拼搏奮斗,學生成才也會成為一種奢求。所以,在現代教育中踐行生命教育是刻不容緩的,是必然而然的。
3.1 遵循系統性和常態性原則。目前,初中德育主題班會依舊存在著主題模糊、內容無序、重點不清、教育價值不強、內容深度不夠等問題。這是因為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主題班會課的價值,沒有對班會主題和內容進行系統的設計,沒有根據學生的現實狀況和真實需求來編排設計班會主題內容。因此,在初中德育主題班會開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之前,必須遵循系統性原則,在新學期的開始就要對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者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研,了解學生在生命理解、生命活動中的態度行為表現,梳理出學生在生命理解和生命認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和調研結果來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目標性、層次性、趣味性的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同時確定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時間、內容、形式等基礎內容,將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和其他教育主題活動有效銜接起來,發揮各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協同育人功能,確保教育活動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對生命的認知誤區問題。常態性則是指,初中德育班級生命教育主題活動要持續開展,貫穿學生的整個初中生涯,用班會數量和質量來強化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認知,來督促學生養成熱愛生命、敬畏生命、保護生命的良好習性。
3.2 遵循形式多樣化原則。初中德育班會生命教育主題活動的設計要新鮮有趣,形式多元,不能采用以往的理論講授模式、話語勸導模式,而要綜合中學生的個性特點,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和素質教育理念來設計生命教育主題活動。具體分析,生命教育主題活動既要有室內教育活動,也要有戶外教育活動。在室內教育活動中,要有認識生命的主題活動,如播放《生命起源》紀錄片,以母親節、父親節為線索或者中心來設計生命感恩活動;也要有敬畏生命的主題活動,如引導學生分析自然災難與人類破壞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分析鯨魚自殺等問題;還要有保護生命的主題活動,如禁毒活動、消防救援活動等等。在戶外教育活動中,則可以組織踏青、春游活動,幫助學生領略到生命的千姿百態和各式各樣的美;組織學生去養老院照顧老人,教導學生懂得感恩,懂得善待生命;通過前往紅色教育基地或者觀看殘疾人演出,讓學生看到生命的拼搏、頑強、光彩和偉大,從而去積極探究生命的真諦,實現生命的價值。
4.1 注重實際體驗,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體驗中獲得的印象和感悟要比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和教導深刻許多,扎實許多。初中教師在組織開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時,一定要留給學生自主體驗的空間和時間,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讓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生命教育主題活動,讓學生去切身體驗,學生才能了解生命的本質,每一位學生才能獲得獨屬于自己的感悟,然后通過分享這些感悟,就可以拓寬教學的廣度,彰顯教學的深度。例如,在開展以“感恩生命”為主題班會的生命教育時,教師可以設計兩個具有探討性和體驗性的問題:第一,你了解生命之初的孕育辛苦嗎?第二,你對懷孕時期媽媽的陣痛、嘔吐、情緒不穩了解多少呢?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出對應的體驗活動來讓學生親自去探究、模擬、體會媽媽懷孕時的艱辛,從而透徹了解自己為何要感恩的原因。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將一個裝滿水的氣球放在腹部,并用衣服包裹起來,要求學生在教室內走動一圈,不能讓氣球破裂、也不能讓氣球掉落,以此來感受寶媽行動時的不便,受到寶寶壓迫時的難受,體驗媽媽呵護生命的艱辛。教師還可以通過觀看孕婦分娩陣痛視頻來讓孩子們體驗媽媽的不易,通過要求部分學生扮演媽媽,部分學生扮演調皮孩子的方式來體驗媽媽的操勞和對自己的用心。這些具有體驗性質的主題活動能夠讓學生對媽媽呵護生命的痛苦、不易感同身受,從而明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真理,促使學生養成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熱愛生命、感恩生命的意識。
4.2 注重啟發教育,延長學生生命和高度。體驗可以加深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啟發則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生命生出獨特的見解,引導他們更深層次地思考生命的意義,思考自己的人生要達到怎樣的高度,要樹立怎樣的價值觀念,堅守怎樣的原則底線,堅持怎樣的生活態度,才能不辜負生命。因此,教師在主題班會中設計生命教育活動時,一定要設計出一些貼近生活現實的啟發式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生命的長度”主題班會中,教師可以理解設計出一系列啟發式的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生命的長度這句話的?你是怎樣理解生命的高度的?生命的長度怎樣去延長?哪些行為可以讓生命的長度縮短?新時代的我們應該讓人生達到怎樣的高度?然后要求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去互動探討、上網查閱資料、采集數據,并制作出相對系統的研究報告或者小論文。在學生完成資料的采集,并逐一回答問題后,教師再選取其中的優良答案和錯誤答案來進行集中探討,引導學生系統地分析生命的長度和高度。生命的高度是指人在一生中能夠獲得的成就、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學生的回答是相對正確的,但教師還可以圍繞學生的回答來進行拓展,延伸出怎樣保護生命的知識和技巧教學,教會學生面對困難、調節情緒、遠離傷痛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定下生命的高度。
綜上所述,借由初中德育主題班會來實施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美麗,掌握保護生命的方法和技巧,踐行尊重生命的理念與思想,讓學生能夠將有限的生命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既有助于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也能確保青少年能夠健康成長,成長為國家的棟梁和社會主義發展建設的主力軍。在初中德育主題班會實施生命教育時,要遵循系統性原則、常態性原則和形式多樣化原則。教師要從注重實際體驗,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貴、注重啟發教育,延長學生生命和高度、等方面切入,設計出具有體驗性、啟發性、探究性的生命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成為一個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珍重生命、欣賞生命、探索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