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杰 成都體育學院
體能訓練是強健身體的第一步,體能訓練這個概念到現在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全面,人們對于體能訓練有贊同有質疑,質疑什么樣的體能訓練才能有助于自己,還會思考體能訓練到底有沒有作用,人們并不都有時間去鍛煉自己,大部分人對于體能訓練的概念很模糊。這個詞最常出現在體育競技的時候,在體育競技中還有專項的教練給予指導。盡管這樣,我們不禁還是想提出疑問,還是不能完全明白體能訓練到底是什么,以及體能訓練有什么影響,下面提出了一些問題以及思考。
體能訓練從字面上來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體能”,二是“訓練”。對于體能,指的是人的身體機能,包括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體現著人的身體強度。正常的行走,各種生活舉動,勞動,寫字等活動中所表現的逆阻力能力,以及身體各個器官之間的相互協調能力,肌肉的運動,身體移動的靈敏度等機能能力。而訓練,就是加強這個能力的一種方法,訓練方法因人而異,因不同的身體素質而異,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達到體能訓練的最初標準。體能訓練有體能訓練的方法,體能訓練的實施過程,體能訓練實施后的結果,在體育競技中往往是通過成績的好壞來看待體能訓練是否有用。體能在適當的運動中可以說是一種有關肌肉力量、身體速度、肌體耐力以及柔韌度等能力、在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競技中,是必須掌握的訓練基礎。基礎的身體運動情況可以根據運動的種類特點,用專業的訓練過程去進行練習,身體機能是鑒定體能訓練的水平和訓練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通過體能訓練而提高人的身體強度以及身體素質,鍛煉體育競技中運動員的耐力是體能訓練的作用。
體能訓練由于人的身體素質不同,人的個體不同,所處的職業,運動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案和思路。體能訓練有專項訓練和全面訓練,通常的體能訓練是針對一種運動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的訓練,專項訓練是對于某一種運動而專一制定的訓練方法。通常的訓練方法對于要用于某一種運動時,常常表現出無用的效果,而專項訓練要是訓練方案或者訓練強度和思路出了問題,那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專項的訓練和平常我們所說的體能訓練的方面不同,在訓練的方法上面也有不同,重要的訓練重點不同,一般來講,要是專項訓練到達了一個較高的臺階,那應該是舍棄了一些普通體能訓練中的很多有關其他方面的訓練內容,如果兩者都能達到一個相較不多且水平也高的平臺,那么將會是一項很好的訓練 方法[1]。
日常生活中進行體育活動必不可少,對于體能的訓練也有利有弊,適量的體能訓練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益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輕松,在休息玩樂和運動,以及面對突然發生的事件和緊急的事情時,會有比較高的身體適應能力。舒緩適量的訓練能夠強化心臟,慢跑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慢跑是很有效的有氧運動,相比較長跑和快速跑,慢跑更能有效的鍛煉人的身體,這種運動不會讓人很快就感到疲憊以及喘不過氣。體能訓練還能增強肌肉能力,鍛煉肌肉的舒張能力,以便肌肉更好地活動以此來實現人的各種生活行動。體能訓練還給了身體關節更好的支撐,那么人們就不易在運動中受傷。我們總有一種感覺就是大人沒有小孩子的柔韌度強,一方面是因為小孩子的骨頭發育不完全,身體結構大多都是“軟”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小孩子愛動,對于他們來說,整天的走路就是相當于成人運動的效果,到了更加大一點的時候再加強運動就能使身體更柔軟。而現在的大人往往忙碌于工作,缺少一些鍛煉,身體沒有訓練的過程就會“僵硬”,所以需要進行體能訓練,它是能夠提高身體相關方面機能的方法。
適度訓練在任何時候都要強調,對于體能的訓練要遵循適度高效原則,加強競技體育中人們的健康體能訓練概念,引導他們的體能學習興趣。適度訓練是從人們很多次的經驗之中摸索而來,從歷史的體能訓練進程中看來,太高強度的身體機能訓練會損傷人的身體組織,會導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嚴重的還會使人的精神受到損傷,人們進行體能訓練的目標是提高身體素質,但是如果強度過大,結果卻往往沒有預期的效果,體能訓練一定要遵循按時,因地制宜還有循序漸進的進程。在訓練時一般都以少量緩慢的基礎運動開始,并且一般都在早上進行訓練,對于運動員,和競技體育的人員來說,這是開始訓練的第一步,能夠防止因高強度的訓練而影響身體本身。前面提到過體能訓練對人的身體帶來了哪些益處,總的來說,體能訓練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這是有前提的,前提之一就是訓練適度,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一開始就讓學生以標準的要求跑四五千米,然后又做多組蹲起,仰臥起坐,這樣無疑對身體沒有正面作用,正確地引導,基礎打得牢靠,適度地進行體能訓練,對于身體是有一定好處的[2]。進行運動的時候,人體會因為運動強度的不同以及運動的時間不同造成體內的抗氧化壓力,身體會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氧化物,這種氧化物積累到一定程度會破壞免疫功能危害人的身體,適度的體能訓練會促使人體的適應性反應,過度訓練無法促進體能健康。
體能訓練是一種有序的訓練過程,需要遵守有序、系統的以及較全面性的準則,達到體能訓練基本要求的個人身體素質,是取得好成績的第一條件。首先體能訓練要對人的身體形態進行訓練,身體的形態有內外之分,其中外部是我們能看到的外在形象,內部是指內在組織器官的和諧運作,人的身高、體重、三圍、心臟的大小、運轉、各組織的運作這都是身體形態的組成。前面提到了體能訓練和專項訓練,這是改變運動者身體形態的一大途徑。體能訓練是系統的并且適合身體訓練的方法,這種訓練有單純的運動訓練,比如跑步就是不需要借助外物的方式,還有就是一些機械的訓練,比如舉重、啞鈴、杠鈴臥推等,對于短道速滑運動員來說,他們不可能每天就只在冰上訓練,在沒有冰的地方,借助器材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體能訓練還有肌肉和韌帶的鍛煉,能提高人的身體協調能力,運動節奏感,還能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對于身體鍛煉有積 極作用[3]。
作為教練員,教學生上課也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場地的選擇,器材的選擇,還有器材的放置也不能出錯,如果不根據上課內容,以及上課的特點而隨便選擇上課器材,第一會造成課堂無序,影響運動訓練的后續計劃,有的時候還會造成損傷事故。最早的體能訓練是不借助外物,僅憑自身的身體條件而進行的運動。后來越來越多的有助于訓練的體育器材被發明出來,由于人們的需要,更多的體育器材還在被發明,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體育訓練器材,還有助跑器,訓練帶也是現在人們進行訓練的輔助工具。清早起床的時候,去公園里逛逛,會看到許多大爺大媽拿著球拍拿著扇子,還有的一些人,在公園里的休閑設施上運動著,全民都在健身,雖然對于標準的體能訓練來說,這種健身的強度不夠大,也不夠有序,但也是體能訓練的一個方面。器材場地也有關系,不同的場地也會對人的運動造成影響。
在競技體育中,良好的身體狀態是運動員比賽的根本,相較于普通的體育鍛煉者,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更高,為了取得好的成績,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更加專業,在競技體育中,他們往往在比賽的時候承受著到底能不能取得名次的壓力,還要承受著家人的期望,教練的期望,還有許多觀眾的期望,在訓練的時候教練會給他們上心理輔導課,但是課程是否有效還是要看運動員本身,要是體能訓練沒有讓自己的體能達到要求,沒有更高的身體素質去參加比賽,最后沒有達到期望,那么運動員可能失去信心,以至于在以后的比賽之中失去對訓練的興趣,自暴自棄。體能訓練能讓自己有更高的身體素質,帶著對自己的期望,承受住比賽的壓力,最后取得成績之時,心理的承受能力也逐漸提高。
體能訓練不是唯一的,不同的運動項目有不同的體能訓練內容,在早期的時候,人們對體能訓練的定義不準確,內容不了解,體能訓練不切合運動者的實際身體情況,有的教練員,固執己見不懂變通,面對學生就只讓他們運用自己的那一套理論,也不和實際接軌,導致體能訓練沒有成效。有很多的教練員認為體能訓練就是讓學員進行很多體能的運動,給他們安排大量的任務,導致學員往往在還沒有開始正式的訓練之前就已經累壞了身體,所以一個良好的訓練方法以及訓練思維是很重要的[4]。
總的來說,現代競技體育訓練中體能訓練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體能訓練是一個多方面的運動訓練計劃,它所包含的內涵值得我們思考,做好體能訓練,在訓練的方法上要做到全面,訓練思維也要緊跟時勢,切合人們的身體情況,這樣的鍛煉形式更有助于人們,在競技體育中訓練也會有顯著成效。好的教練員有好的訓練方式,這為國家提供了很好的訓練素材和機會,也給國家的體育運動帶來了堅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