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霞
(江蘇省沭陽夢溪中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個性化預習不僅能夠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還能夠增加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個性化預習給了學生更多獨立自主學習的機會,為語文課堂注入新鮮學習。個性化預習這樣的新型教學方式也更符合當下學生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個性化預習也能讓班級中的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保證了每位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同樣重要,語文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熟悉陌生的新課知識,在語文課堂學習時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同時預習也能讓學生更愿意主動配合教師完成課堂互動,提高整體的課堂積極性,更愿意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參與課堂討論等。合理的預習能夠讓語文課堂效率事半功倍,給教師的語文教學時間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省去了學生課堂課文瀏覽的時間。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講解,學生也能更快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充分理解教師所分析的內容,保證學生課堂上對知識的消化程度。同時預習語文也讓學生養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了獨立自主學習,并且從預習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意義所在。
學習的獨立自主性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教學目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教師就可以將預習作為培養學生自主性的切入點。讓學生根據自己以往的預習習慣開展語文預習,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能夠在預習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僅僅是依照教師的要求,機械的完成語文作業任務。讓學生在語文預習中,根據瀏覽課文后對語文的理解,找出課文中的重難句并根據課文思考題對課文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自主語文預習中不斷探索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的語文學習分析方法,語文預習也給了學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能夠表達出自己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思考,對學生日后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在語文預習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語文預習的主題,要引導學生學會預習而不是讓教師將預習內容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被動學生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沒有任何幫助。例如:在學習課文藤野先生時,文章中就出現了幾件作者留學時所發生過的事情,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對這作者所回憶的幾件事情進行取名,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起自己的思維能力,結合上下文和作者的寫作目的對整篇課文進行分析。而不是像有的老師,一上來就直接告訴學生每件事件的題目,再讓學生根據已知的小標題來說其中的事件進行分析,這樣做就直接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只能跟著老師的思維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給予學生完全的自主性,讓學生真正獨立的完成預習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進行預習從而才能體現出個性化預習的特別之處。
為了實現個性化預習,教師首先需要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明白語文預習的重要性,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提問、設問等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前針對課文內容及一些基礎問題進行提問,檢驗學生是否有進行課前預習,同時給正確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個人加分的獎勵。學生看到別的同學提前預習得到課堂加分后,好勝心被激發,學生對語文預習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學生愿意在課后完成預習作業,在課堂上積極響應老師的提問,為語文課堂創造出和諧歡樂的課堂氛圍。在這樣良好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對語文學習能產生更多興趣,預習也能幫助學生把握文章中心,保證語文課堂的質量。
個性化預習需要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安排內容,當然預習內容也是要緊貼課文內容來安排的,教師需要在備課的同時對下一堂課的內容進行準備,提前講學生需要預習的內容提取出來。在上課結束時,教師就需要將學生下節課的預習內容布置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進行預習。預習時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仔細瀏覽,教師還可以配合簡單的選擇題和簡答題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課文中尋找答案。
例如:在學習《春》這篇課文時,學生就可以根據課文作者、課文題材、課文內容、語言賞析等多個方面來進行預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對作者朱自清的資料進行查閱,了解他的生平事跡以及寫作風格和該課文的創造背景。在預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著重對文章中的句子如: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類有特點進行分析,除此之外,這篇課文中還用到了大量的寫作手法值得學生在預習的時候留意。《春》這篇課文算的上是初中語文中的重點課文之一,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用到多個課時來進行講解,為了給語文課堂空出更多講解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預習時對課文進行重復閱讀。同時結合課文后的思考探究對課文進行簡單的分析,在遇到這類重點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深入預習,不只是停留在課文表面上的粗略預習,還可以深入對課文進行分析,幫助老師節省更多課堂時間。
教師在開展學生的個性化預習方面,不但要貼合課文內容進行預習以外,教師還需要教會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幫助學生高效率的完成預習任務。在預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網絡進行預習,讓學生在網絡上搜索與預習相關的資料,在預習中使用多種預習方式完成預習,不僅增加了預習的趣味性同時也提升了課堂預習的效率。教師在開展預習教學時一定要給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因為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自學能力還是較為薄弱,如果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很難保質保量的完成預習作業。同時,如果教師沒有教給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學生可能會習慣性的使用錯誤方式完成預習,久而久之這樣的預習方式會讓學生感受不到預習的優勢,從而對預習失去了原有的熱情。沒有科學預習方法的引導,預習效果得不到體現,預習的優勢也不能夠發揮到最大化,反而增加學生的工作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專門拿出一節課系統性的向學生講解預習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普及不同的預習方法,再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習慣和喜好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幾種方法完成預習。
所謂預習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身的能力來理解語文知識,由于全程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所以在整個預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疑問和困難。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采取驗證預習效果的方式來對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查,并在驗證過程中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總結了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就多數學生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可以將自己在預習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和想法同組員進行溝通交流,每個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認識都是不一樣的,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吸收彼此的長處,解決了自己的疑問同時又給其他同學提供了問題的新思路。
小組討論是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比起學生和老師進行溝通,同學間的交流要更輕松容易,同學間的溝通更能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在小組討論的狀態下更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擦出思維的火花。在小組討論后每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說出所討論的問題答案,在每個小組輪流發言后,教師再依次進行點評評價。最后由教師統一進行總結并給出標準的答案,在第一時間解決學生的問題不讓問題越堆越多。在這樣的小組討論后,學生對于課文內容以及基本掌握,教師也根據小組討論效果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和掌握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師就可以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案方式進行精準教學。讓學生吸收重點知識,從而實現分層教學,分區教學,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語文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較為枯燥無聊,每天面對著成百上千的文字,多數學生在課程進行到一半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對于預習這類不用上交作業的口頭作業,學生更是能躲就躲,完成沒有引起重視。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因為語文教師沒有激發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對語文預習的不重視,讓學生沒有提前預習的意識。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使用多媒體來輔助學生進行語文預習,讓學生在視覺、聽覺多種感官系統的共同作用下進入到課堂情境。利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記住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回顧課前所預習的內容,幫助學生找回課本記憶。教師可以讓備課時在網上搜集一些課文朗讀視頻、課文介紹視頻等小視頻在課堂一開始進行播放,或者時將預習時所布置的問題以小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比起老師的板書講解要更有興趣,同時視頻也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讓預習知識能夠停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在課堂對課文分析時能夠得到有效利用。
例如:在學習課文《紫藤蘿瀑布》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完成預習作業,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播放一段紫藤蘿瀑布的視頻讓學生直觀的認識到什么是紫藤蘿瀑布。在后面進行文字的理解是就能更好的理解到為什么作者看到紫藤蘿的綻放時作者會產生如此多的感悟,也讓學生對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產生了更多好奇,同時在課文中看到對紫藤花的描寫時能夠在大腦中產生相應的畫面,更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分析。
個性化預習是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式之一,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前對下節課的所學知識有一個了解,能解決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節奏,無法完成與教師的互動等問題。教師需要及時意識到預習對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性,逐步培養起學生語文預習的良好習慣,從而實現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