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巧玲
(南昌大學附屬小學紅谷灘分校 江西 南昌 330038)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起點,但是識字的過程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都是比較枯燥的。小小漢字,源遠流長,奧妙無窮。語文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立足教材,吃透課標,結(jié)合學生的年段特點、思維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拓展學生們認識漢字的途徑,教給學生們不同的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們歸類識字的能力,幫助學生全方位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清晰地體會到學好漢字的重要性。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比較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主動認識漢字,課內(nèi)外“游戲識字”的運用就是非常適合低年段學生識字的好方法。通過“游戲識字”,一旦學生在互動和游戲中對于識字有了探究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內(nèi)發(fā)的求知欲望。當識字達到了一定的“量”的積累,并且逐步掌握了一些的識字方法和規(guī)律,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能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有效識字,在課外生活中也能運用自己身邊的資源高效積累、寓學于樂。因此,老師要鼓勵學生參與游戲識字,甚至自己創(chuàng)編識字游戲,引導學生去想象,去實踐,獲得識字成功的喜悅,使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如何讓孩子對漢字教學產(chǎn)生興趣并增強主動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愛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低年段課堂的識字環(huán)節(jié),利用游戲識字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識字欲望,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因此在識字課上,我開展了一系列的游戲方法識字。
1.1 讓身體動起來,我是識字小能手。
(1)開火車識字,這也是上課用的頻率比較高的游戲識字方法。“小火車,開起來”,“咕嚕咕嚕開起來”。“火車頭在哪里?”“火車頭在這里。”老師帶著學生一邊喊約定俗成的口號,一邊做動作,再選出坐姿最端正,舉手最規(guī)范的小組先進行開火車,假如其中一個學生讀錯了或者不會讀,則這列火車就此中斷,再換一列火車就行糾正,糾正好后,火車繼續(xù)往后開。
(2)歡樂釣釣釣。將自制的生字卡片放在桌上,老師說出某個生字,學生從字卡中釣出相對應(yīng)的生字,并大聲讀出來。可以比一比誰的速度快,也可以比一比誰釣的“生字魚”最多。
(3)自制生字卡片,舉行詞語配對游戲。每個孩子在課前自制本課的生字卡片,上課時,一個孩子舉著一張生字卡片,其他孩子則跟其進行詞語配對,看誰配對的詞語最多,誰就獲勝。這樣在識記生字的同時,又拓展了詞語了積累,增加詞匯量。
(4)摘星星。制作星星生字卡,并將生字張貼到黑板上,可以男女分組進行競賽,將認識的星星摘下來的同時并大聲讀出來,誰摘的星星最多,誰就成為“本課識字小達人”。
1.2 讓識字演起來,角色扮演我最棒。
(1)我是小小魔術(shù)師。利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識字方法,將已學的生字變成新字。如:“禾”減一筆變成“木”,換一筆變成“術(shù)”。像這樣可以一字多變。上課老師就給出一個生字,讓學生當魔術(shù)師,比比哪個魔術(shù)師最厲害,能變出的生字最多,頒發(fā)“生字魔術(shù)大師”獎勵。這樣可以讓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掌握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識字方法,又可以利用聯(lián)想記憶,加強對形近字的區(qū)分。
(2)我是小郵差。四人一小組,將生字卡以郵差送信的方式互相贈送。收到對方信件的孩子將里面的生字大聲讀出來,不會的可以請送信的小郵差當小老師,帶著讀一讀。
(3)我是小小表演家。當課本中出現(xiàn)有關(guān)動物的生字時,請一個學生扮演動物,可以模仿聲音讓其他學生猜一猜是什么生字,也可以模仿動物的標志性動作,讓學生猜測生字,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表演欲望,又加深了對動物的了解,與此同時還識記了相關(guān)生字。
(4)我是小畫家。畫畫也是孩子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充分利用學生愛畫畫的天性,在授課生字時,跟學生講解生字的起源,出示相應(yīng)的象形文字,可以將一些生字編在一個故事中,并畫成一幅畫。這樣既滿足學生想畫畫的需求,在了解漢字起源的同時,又能拓展想象,提升學生語言的組織能力。
(5)官打捉賊。當學完一單元的生字后,每組中選出識字小能手當“官”,讓他到其他組去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如果有不會的就把這“賊”捉起來,這樣孩子們都不想當賊被抓,都想成為“官”去抓別人。因此學生識字的欲望就高漲,對鞏固生字的積極性也變高了不少。
1.3 讓大腦猜起來,我是猜謎小達人。字謎猜猜猜。猜字謎、編字謎也是學生最愛的識字游戲之一,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還能加深對生字的掌握。如:“青、清、情、晴、請”等這類形近字,就可以由“青”拓展開進行集體編字謎。
1.4 讓點子飛起來,游戲闖關(guān)我能行。青蛙過河、點炸彈、掃雷、南瓜小屋、PK大賽等等的游戲活動。現(xiàn)在的學生對玩手機、電腦等設(shè)備都十分熟練,因此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shù),在里面設(shè)計一系列的課堂活動,聲音與畫面相結(jié)合,瞬間就能點燃學生的積極性,每次玩這些課堂活動時,一個個都意猶未盡。每次課前,只要說玩課堂游戲時,一個個上識字課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低年段孩子的識條應(yīng)是靠兩條腿走路:一是課內(nèi),二是課外。課外識字活動是課內(nèi)識字活動的重要基礎(chǔ)和補充,課外識字活動的連續(xù)和諧的發(fā)展是我們對于課外識字追求的目標。低段識字教學的理想目標應(yīng)是做到課內(nèi)外識字活動的完美結(jié)合。
所謂“課外識字活動”,就是強調(diào)學生要多在生活中識字,具備和不斷提高生活學習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識字課本,社會是最好的識字課堂。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重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是識字的內(nèi)容,識字是生活的工具。低段學生的課外生活就是其識字的訓練場和游樂場。那么怎樣將識字與生活銜接起來呢?
生活在繽紛多彩世界的學生,漢字俯拾皆是,作為老師要不遺余力的開發(fā)、挖掘這一豐富的識字寶庫,激趣引領(lǐng)學生自發(fā)地到課外識字。漢字存在于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漢字出現(xiàn)的地方都可以成為其自主識字的舞臺。學生如若學會了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方式方法,就插上了神通廣大的識字翅膀,可以自由翱翔在漢字王國世界,從而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因此,我將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在課外識字活動。
2.1 實踐活動的開展。開展實踐活動需要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應(yīng)貼近他們的生活,從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和識字欲望。活動應(yīng)有明確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相關(guān)資料,交流收獲,在收集資料和交流收獲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便可以用創(chuàng)設(shè)情境、開展識字比賽活動等方法引導孩子識字。如舉辦“我愛我家”、“我的玩具”等識字活動。在識字活動可以和學生們一起分析漢字的來源、結(jié)構(gòu)、讀音,讓學生從漢字的意、形、音全方位學習新的生字,靈活識字,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
2.2 漢字故事會。故事是一位魔法師,故事中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和內(nèi)容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在課外我們運用故事聯(lián)想方式識記有一些字,同時還能調(diào)動孩子的觀察、分析、想象、言語等各種能力。抓住字形、字音、字義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編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學“囚”字,有一個小人兒被四堵墻給圈禁起來了,失去了自由;教“游”字,在清清的水里(偏旁三點水)游泳,游泳池大多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代表形狀),但一定要牢記,小孩子游泳(子)須得注意安全,有大人(人)陪同。多有趣的漢字故事,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的同時幫助他們加深對字形的記憶,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當然,除了自己編漢字故事,還能引導孩子學習《倉頡造字》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我們孩子的博大精深。
2.3 圖文結(jié)合識字。低年級孩子天生就是畫家,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集各種卡片,更喜歡涂涂畫畫。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轉(zhuǎn)移到識字上來是提高孩子識字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我覺得采取下面這種方式還是很有效的:找圖——說圖——貼圖——識字。首先可以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的書籍、畫報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圖片,積累成冊。每周從中選取最喜歡的一幅,仔細觀察,然后講解給家長和小伙伴聽。長期的對照實物認字,孩子們在無意與有意之中就記住了這些字。認完字后;還可以利用這些字做一些圖畫設(shè)計,這樣鞏固了識字,開闊了學生想象力,鍛煉了學生的口才。
識字教學中,教師應(yīng)充分挖掘課外識字的資源,發(fā)動更多的家長參與,充分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把識字發(fā)展到每個家庭,滲透到孩子的每一次的課外活動。使課外識字和課堂識字相統(tǒng)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才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小學低段的孩子正是學習識字、寫字的關(guān)鍵時期,培養(yǎng)孩子們識字、寫字的興趣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孩子們才學喜歡上漢字,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認識和掌握更多的漢字。游戲識字的教學方式正好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漢字濃厚興趣,進而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漢字,了解更多漢字的奧秘,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