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迪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竹料第三中學 廣東 廣州 510545)
現如今在新課標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已經成為新時期我國英語教育的重要目標。初中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與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息息相關,其中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面,還能為學生寫作等方面的英語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意義重大。但目前不難發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卻不太樂觀,將語境線索應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為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加強語境線索的有效利用,對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以及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作用。
1.1 概念。眾所周知,任何一門語言的使用,都需要在特定的語境下使用。語境簡單來說就是指語言的使用環境,語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語言內環境以及語言外環境。語言內環境,就是我們俗稱的上下文,直白來說指的是某個詞匯或者語句所在實際環境且與其前后呼應的詞匯或者句子;語言外環境,則泛指與語言相關的環境,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英語教學中所研究的語境線索,則指的是語言內環境,語境線索簡單來說就是指為學生閱讀語篇、理解文章含義而提供的有益的線索,能夠起到提示、解釋說明等作用。具體來說,語境線索,可以是詞匯、語句,也可以是標點符號等[1]。
1.2 功能。
1.2.1 導向提示。語境線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導向以及提示功能,也就是說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起到釋義以及幫助理解的作用。在語言交際期間,交際者需要根據腦海中的知識框架,從中提取與實際語境有關的內容,從而做出理性的回答,來實現有效的交際活動。而交際者獲取語境知識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借助交際活動中的語境線索,來激活大腦中的知識框架,由此可見語境線索具有導向以及提示的功能。而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語境線索則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關鍵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的理解語篇的整體內容。
1.2.2 建構語篇連貫性。所謂語篇的連貫性指的是語篇語義以及語篇形式的連貫。通常來說,語篇分為文字以及話語語篇兩類,而語境線索的這一功能也同樣適用于文字語篇以及話語語篇。但無論是哪個種類的語篇,語篇都可以有多個主題,甚至有的語篇會有多個主題,盡管如此語篇也是連貫的,所以在閱讀這類語篇的過程中,通過語境線索不難發現所有變換的主題都是為同一個主題而服務的。由此可見,發話者要想讓受話者對語篇主題有深刻全面認識,就需要保證語篇的連貫性,如果語篇存在主題過多的情況,就需要利用好語境線索來構建連貫性的語篇,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語篇的含義。尤其對于學生的閱讀來說,語境線索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來了解和語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重要意義[2]。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點的內容,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圍繞詞匯、篇章結構或者語法知識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盡管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英語篇章的內容,但是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而借助語境線索,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能夠從語言學的角度,幫助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準確的掌握,能夠在理解英語內涵的基礎上,來對語篇的主旨進行科學的理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有全面認識和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的語感得到培養和鍛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語境線索可以有很多的形式,比如說標點符號等,都成為學生閱讀中有用的語境線索,這對提高閱讀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均有重要的意義。
在初中英語新課標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也更加的突出,并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但從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現狀來看,多數學生的閱讀能力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這一情況也反映出當前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更加的重視英語學科的工具性,重視對語言結構方面的教學,而忽視了對語言環境相關的研究和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在閱讀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文章中并沒有陌生詞匯,但是依舊無法理解具體的含義。對于這種情況,多數教師所選擇的應對方法都是引導學生對相關語法或者詞匯等進行翻譯,這樣的方法只可以起到一時的效果,在沒有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依舊無法理解,所以教師有必要對影響閱讀教學的因素進行審視和反思[3]。
閱讀實際上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既包括心理言語活動,也包括書面交際活動,初中生的閱讀往往屬于書面交際活動的范疇,無法借助語言手段來理解,只能依靠媒介語言。而媒介語言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就是語境,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語境,只有對語境知識加以有效的利用,才能實現對語篇的有效理解,也就是說只有語境進行閱讀教學活動,才能提高閱讀和理解的效果。但是鑒于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注重語境方面的教學,這就導致閱讀教學的效率也受到了較大影響。
4.1 借助語境線索探索和分析生詞的含義。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學生在閱讀中都會被陌生詞匯所影響,而無法順利理解文章的含義,很多學生可能就會在遇到生詞時而停止閱讀,往往會大費周章的搞明白生詞的含義,也有部分的學生會選擇查字典或者討論等方式來理解生詞,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浪費較多的時間。
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語境線索來幫助學生對生詞的含義加以理解,但是在應用前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語境線索的功能,并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發現以及使用語境線索的技能,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線索來對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行分析,并結合上下文的含義來推測以及判斷生詞的實際含義[4]。比如說以下面這個語句為例:They have two sons. The two handsome sons were born at the same time. They look same. It’ s hard to distinguish them. They are twins.在這個語篇中,多數初中生由于沒有學習過“twins”這個詞匯,往往無法理解其含義,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結合上下文中所蘊含的語境線索來推測“twins”的含義,根據“were born at the same time”以及“look same”,學生可以理解出兩個兒子在同一時間出生,而且長相相同;根據“It’ s hard to distinguish them”,來得出其他人很難對他們進行辨別,結合這些語境線索,可以推斷出這個陌生詞匯的含義為雙胞胎。
4.2 借助語境線索來限定單詞釋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單詞都具有多種含義,而在閱讀中一旦遇到這種的詞匯,學生就會感到比較迷惑,難以判斷文章中的詞匯到底是哪個含義,從而無法準確的理解語段的實際含義,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給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產生影響[5]。所以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就可以借助語境線索的限制功能來幫助學生選擇該詞匯最適當的釋義,來更好的理解篇幅的含義,比如說在“I'm sorry, I don’ t have enough change, I just have 50 yuan”這一片段中,其中“change”就是兩種含義,分別是改變、零錢,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搜集這個片段中的語境線索,利用語境線索來對單詞的釋義進行限定,根據其中的“50 yuan”,學生就能知道說話人的意思是我只有50元,所以“change”這個詞的含義應該與錢有關,由此就可以判斷出“change”在片段中的含義應該是零錢,這樣就可以順利翻譯片段:我很抱歉,我沒有足夠的零錢,只有50元。這樣學生就可以將錯誤的釋義排除,而得出在這個片段中“change”的釋義為零錢。
4.3 借助語境線索消除句子的歧義。英語詞匯有一詞多義的情況,句子也同樣有這種的情況,一旦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了這種情況的句子,就難以判斷句子的具體含義,對于句子含義的認識也比較模糊,所以這時候也可以利用語境線索的限制功能來消除句子的歧義。舉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以“Come on”為例,這個句子也經常在語篇中出現,但是在不同的語境下,這個句子的含義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在以下兩個片段中Come on的含義就是不同的,片段一:Come on, we're going to miss the plane.片段二:This math problem is too difficult. Come on, I should believe in myself!這兩個片段中的Come on的含義就是不同的,片段一的含義是快點,而片段二的含義則是加油,所以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結合片段的語境線索來判斷Come on的含義,片段一根據“miss”這個詞可以判斷是錯過飛機,可以得出Come on應該是快點的含義,而片段二中“I should believe in myself”這個語境線索則是相信自己,根據語境線索的限制功能,其意義應該是加油,由此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消除句子歧義的方法,也能讓學生積累更多有效閱讀的技巧,這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將語境線索應用到閱讀教學中,除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外,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學生語感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均有較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