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惠珍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竹料第三中學 廣東 廣州 510545)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使用的教學方法是語法教學法。學生在面對語法教學時,依然將英語閱讀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進行詳細的解讀。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詞匯積累水平不足以及語法能力不足,導致大部分初中生都會面臨不能正確解讀閱讀片段含義的問題。所以這時候選擇語境教學法就很重要。
1.1 部分學校和教師依然堅持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閱讀中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部分學校和教師依然囿于傳統的教學理念[1]。比如說在教學中依舊將英語單詞和英語語法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或者是依舊只看重學生的英語成績,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過度強調英語閱讀教學中知識的重要性,忽略英語學習本來的意義。英語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實際運用英語的過程中。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語境教學法,能在學生實際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水平。這樣在學生將來的學習中,能夠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信息收益。比如說學生如果將來出國留學,就能夠快速適應環境,避免很多異地他鄉心理問題的出現。
1.2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下,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初中英語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興趣,教師只是默守陳規,單純的依靠語言進行英語知識的講解[2]。同時由于初中英語教師使用的教學策略過于陳舊,像一個英語單詞的有趣解釋可能在課堂中持續數年的使用,導致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境是指語言環境,也就是在學生使用英語時,學生所處的狀況和狀態。對于閱讀教學中使用語境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英語語言適合不同的語境,同時由于英語閱讀教學中面臨的語境是多種多樣的,學生能夠通過語境教學掌握文章的大致含義。由一組具備強烈邏輯關系和相關聯系的語句構成的統一整體就是語境教學法,其實很簡單,在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語句中,雖然沒有直接的聯系性,但是有著大量能夠表示相關關系的語句。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語境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使用語境揣測單詞的含義,同時學生積累相關的英語語境,能夠幫助自己提高對包括英語文化在內的英語知識的理解。最終幫助學生實現英語水平提高的目標。
3.1 引導學生通過語境進行詞義猜測。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使用語境教學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通過語境進行詞義猜測。
首先就是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進行詞義猜測。比如說在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educational exchanges》中時,教師給出一段閱讀材料,在材料中保證學生只有部分單詞不熟悉,但是對大題的文章含義能夠了解清楚。像“Jack is a teacher ,he thinks th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He wants to devote his life to education”這句話中,“教育”這個單詞是新單詞,但是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定義上下文線索,像“教師”和“奉獻”,引導學生對這句話進行理解:“杰克是一名教師,他認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他想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什么”,對學生來說“education”肯定就是“教育”或者教學方面的相關名詞,所以教師能夠利用語境教學法根據上文出現的英語提示和下文中出現的英語結果,幫助學生揣測整個單詞的含義,進而幫助學生深化單詞在腦海中的印象。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
其次就是引導學生根據語境線索猜測相關的詞義。比如說教師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Pets》相關英語知識點時,教師在教學“feed”時,可以給出相關的閱讀例句:“My family all like cats very much, so I have a cat in my family, I play with it, my father bathes it, my mother feeds it and feeds me and my father.”學生翻譯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的家人都很喜歡貓,我和我家的貓玩,而父親負責給它清理衛生,媽媽什么它和什么我和爸爸。”在這句話中的語境線索就是學生平時的生活情境復現,在平時養寵物的過程中,一般父母負責照顧寵物,學生負責玩耍。父母照顧寵物的方式就是喂養和洗澡。在這句話中已經出現了“爸爸負責洗澡”,那么“feed”的含義就呼之欲出了,“feed”在漢語中的意思就是“喂養”,教師遵循語境教學法,指導學生根據單詞所處的環境揣摩單詞的含義,可以選擇貼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的閱讀片段,幫助學生了解詞義,進而促進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良好掌握。
3.2 提高英語文化在教學課堂中的內容占比。教師如果想要學生深度理解英語文章的真實含義,就要提高學生對于英語語境的理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文化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英語閱讀材料的難點其實并不多,但是內里所包含的英語文化以及相關拓展內容卻是很有深度的,是需要學生和教師合作攻克的重點。英語文化在具體的閱讀分析時能夠起到表示文章情感和情緒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英語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占比,幫助初中生了解陌生的西方文化,同時能夠幫助初中生在實際的寫作和閱讀中利用西方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5]。
通常情況下,提高英語文化在教學課堂中占比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利用英語教學課堂延展相關的英語文化知識。比如說教師在教學八年級下冊三單元“傳統技藝”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滲透一些英語文化常識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活動中,像西方的生日傳統文化:一開始西方的生日宴會只有國王才可以舉辦,但是后來平民百姓也可以舉辦,生日上收到的禮物必須當面打開等等。通過在日常英語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西方知識,提高學生西方文化掌握程度。
第二種方法就是教師根據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英語俚語。因為英語俚語是構成英語語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且俚語是學生通過直譯難以理解的英語知識,所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積累一定的英語俚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語境。
比如說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一篇關于一個人變壞又變好的英語小故事時,一開始主人公的父親可能快要被主人公氣瘋了。出現一個詞組“go bananas”,這不是“去香蕉”的意思,而是“發狂發瘋”。主人公的老師師評價主人公時用到了詞組“black sheep”,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這個詞組不是“黑羊”而是“害群之馬”的意思。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英語材料,豐富學生英語俚語素材庫,學生在實際的寫作或者交流中可以運用相關的俚語,能夠降低學生的閱讀困難程度。
3.3 指導學生采用合作小組的方式對閱讀材料的語境進行分析。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學生是獨自一人完成所有的活動的,弊端是學生容易形成狹隘的思維,不能取長補短。使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可以彌補這一缺陷。讓學生以小組形式探究閱讀材料的語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對語篇的理解,對語境的挖掘程度,能夠幫助學生看到自己思考方式中的死角,提高學生對于整個英語閱讀材料的理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在討論中收獲友情,促進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進步。
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先將班級內部的全體學生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分組,保證各個小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夠大致相同,然后組織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討論。像教師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Travelling around Asia》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如果要出去旅游的話最關注的是那些方面。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旅游的情境,引出目的地、出行方式、特色商品、還有景色等等需要關注的旅游的方面。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方面分配給各個小組不同的任務,像分配給一組旅游目的地的討論探究任務,分配給二組旅游出行方式的任務。請各個小組按照自己組分配的任務構建一個情境對話,將全班小組的主題結合起來就是這一課的主題。最后的小組負責梳理各個小組的邏輯,由最后的小組上臺展示完成的旅游流程。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英語語境。
3.4 結合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語境。多媒體等教學輔助設備以其直觀生動有趣而吸引學生,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活動中使用多媒體等輔助設備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比如說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貝多芬傳記節選的相關英語片段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貝多芬的生平,以及節選內容中貝多芬的背景情況。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就這樣被調動起來,而且學生能夠在語境中了解英語文章表達的深層次含義。了解貝多芬當時的心理狀態和面臨的困境。
當然,多媒體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播放音頻或者視頻。教師充分發掘多媒體設備的功能,像在多媒體課件中制作一個轉盤小游戲,通過小游戲點名學生回答教師的相關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降低學生學習時的僥幸心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本末倒置,要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閱讀材料的邏輯中,而不是將學生的注意力束縛在多媒體上。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使用語境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減少由于對單詞的不理解而造成領會文章中心含義失誤的現象。在使用語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解西方的特殊文化,消除學生的中文思維習慣,同時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創建對話構建不同的語境,使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理解英語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