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清芝
(湖南省衡東縣洣水鎮迎賓完全小學 湖南 衡東 421400)
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無疑是關鍵一步。在此,我想結合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以及累積的經驗,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具體如下:
興趣永遠是人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去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積極培養、呵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進行自主、和諧、歡快地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1]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將課堂內容表現出來,例如:對話、討論、講故事、競賽、表演等,充分凸顯小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作用。小學生有很強的貪玩心理,很容易受到新奇事物的牽引,教師可通過創設學習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切身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例如:學習小學六年級下冊的課文《兩小兒辯日》時,教師可先對文章進行大致講解;在學生對文章內容了解無礙后,老師可通過讓學生扮演角色的形式回憶文章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動嘴、動腦、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還需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并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通過積極討論,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們的自我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如:學習小學六年級上冊中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好小組,對狼牙山五壯士的品質精神進行積極討論總結。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貼近教學內容,激發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最主要的是勾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小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欲望都很強,教師需要做到以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習小學五年級《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問題的形式引出教學內容,先提問學生“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那本書。當學生回答《三國演義》時,再提問“同學們知道《三國演義》有什么著稱嗎?”“與之并列的還有哪幾本書?”等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依次進行搶答,更好地調動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后,再向學生提問“草船借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誰。通過問題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的同時,也做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語文學習是以聽、說、讀、寫為基礎的,而閱讀能力在一方面直接關乎語文學習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無疑至關重要,但小學生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強,而且方式方法仍有所欠缺。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講解與幫助。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先從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做起。[2]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結合學習教材進行課前預習。學生結合教材的課前預習,不但可以充分閱讀文章內容,而且為教師節省了課堂上帶領學生閱讀文章的時間。當課上教師講解的時候,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內容。結合教材的自主預習,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輕松,有效避免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出現聽不懂而對語文學習產生抵制情緒的狀況。小學六年級課文《宇宙生命之謎》,理論知識多,尤其是第六段對火星的描述,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中,學生本身會對文章產生一定的理解,同時也會誕生像“什么是二氧化碳”“火星可以居住人類嗎”等一系列問題,當到課堂上,再聽老師講解時,好奇心得到滿足的同時,對語文課文的預習也會產生好感。久而久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也得到鍛煉。這就進一步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在心里認為老師所講所說都是正確的,不敢對老師產生質疑,對于判斷力較弱的小學生更是如此。[3]培養鼓勵學生敢提問敢質疑的能力,實則也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思維會更加敏捷,在壓抑的環境中學習則會思維缺乏跳躍性,相對平常反而閉塞。所以,語文教師要在教學語文時積極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教師還應與學生多溝通,逐漸消除在學生心中的威嚴、不可觸碰的形象。教師通過培養與學生之間似友情般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進而鍛煉學生敢問敢說的能力。學生大都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需要給予鼓勵與肯定。受到表揚的學生會越來越積極,沒有受到表揚的學生也會向這些受到肯定的學生學習。學生會在質疑與提問中,會逐漸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對小學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教師通過激發、引導、鼓勵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學習興趣,繼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隨著其學習過程中探索、求知能力的開拓而得到提升,達到一定程度后,學生個人的語文核心素養也會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