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怡,賈紹輝
(武漢體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近年來,罹患自閉癥的兒童越來越多,給現代自閉癥兒童醫理治療提出新的挑戰。自閉癥是一種典型的神經系統疾病,常規的藥物治療一直是其主要的治療手段,在自閉癥病理改善與恢復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閉癥發展嚴重階段,如果缺乏對應、有效的藥物干預,自閉癥兒童的病情會迅速惡化而不可逆轉,甚至直接導致治療失敗。然而眾多的單純藥物治療僅僅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患者神經系統缺陷本質出發進行微觀修復與糾正,藥療初期往往效果明顯,隨著兒童患者神經藥理耐受性加強,在沒有新的、更有效的藥物出現時其修復與糾正效用逐趨下降,出現病情反復甚至病理程度加深現象。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運動干預對個體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損傷修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對自閉癥兒童患者的病理狀態改變、縮短治愈周期有著異于藥物治療的正向效果,并表現出治療效果的鞏固性與持久性。而科學、合理的運動干預配合藥物治療更能取得較佳療效。然而,諸多現有研究僅僅局限于單一運動對自閉癥兒童患者療效影響,缺乏必要的系統性研究,因此全面、深入地梳理已有的國內外自閉癥兒童患者神經運動干預研究,篩選研究熱點,對未來一段時間自閉癥兒童患者有效神經體育運動干預研究方向進行科學預測與展望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通過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自閉癥兒童神經系統的體育運動干預進行綜述研究。
2.1.1 太極拳訓練太極拳訓練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平衡能力、本體感受功能和身體意識。實驗分別采取了6種簡單的、基本的太極拳形式,進行為期6周的訓練,得知與太極拳類似的心-身交互運動同樣也能恢復3個不同領域的多維抑制反應缺陷,最終確定了太極拳能激活自閉癥兒童的左右腦,并提高自閉癥兒童的技能和運動能力,是一種有效的運動方案。
2.1.2 大多數有氧運動訓練定期的有氧運動訓練以及有氧運動與運動技能訓練相結合能幫助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睡眠和情緒。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自閉癥兒童的學業反應,進行有氧運動之后,他們在課堂上正確反應和完成任務的次數有所提高。有氧運動對自閉癥兒童的干預不僅體現在學業方面,在社區生活方面也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在受控環境下,一般先用有氧運動可以減少自閉癥兒童的不適應行為和刻板行為,在劇烈有氧運動的引領之下,能幫助自閉癥兒童融入社區,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氧運動的強度是較為關鍵的一種指標,有氧運動強度越大,效果越好。慢跑可以減少自閉癥患者的刻板行為,但走路與刻板行為并無聯系,因此需要確定有氧運動的類型。
2.1.3 迷你籃球訓練(MBTP)通過12周MBTP對自閉癥學齡前兒童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在MBTP訓練過程中,實驗對象基本的籃球比賽動作技能得到了發展。在進行干預之后,其執行功能的工作記憶、抑制、調節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同時還提高了認知功能。研究提出,認知功能的“促進效應”釋放了一種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神經化學物質,這對自閉癥學齡前兒童的各種癥狀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因此MBTP在運動干預領域中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手段。
2.1.4 空手道訓練在一項研究中,實驗組進行了14周空手道技術訓練,在干預后的第14周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溝通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因此,向自閉癥兒童傳授空手道技巧能減少他們的溝通障礙。多項研究都指明,BDNF在神經功能的發揮中起重要的調節作用,空手道技術同樣能激活BDNF,提高神經可塑性,進而提高各種技能如學習、溝通技能,為自閉癥兒童的治療創造了條件。
2.1.5 運動游戲訓練有研究表明,自閉癥兒童更傾向于電子游戲這種娛樂活動方式,因此將運動與電子游戲相結合是為自閉癥兒童提供的特別方法,在運動游戲的訓練中,自閉癥患者運動技能和情緒表達都有相對的提高。
2.1.6 騎馬訓練騎馬訓練可適用于個體或者集體。自閉癥兒童的運動功能紊亂、動作遲緩、平衡性差、協調功能差、不良的姿勢和行為都能通過騎馬訓練進行糾正。騎馬訓練多用于步態的改善,能讓自閉癥兒童掌握更好的協調性和方向性。
自閉癥兒童在體育鍛煉時,雙人運動比單人運動更能激活大腦,而在運動和社會領域,個人項目比集體干預項目獲益更多。
由于干預頻率、強度、類型等的差異,不同干預方法的效果不同,但綜合來看,騎馬訓練和武術對自閉癥兒童的行為干預是最有效的。其次是慢跑。慢跑的運動方案有很大的可塑性從而達到最佳頻率,而瑜伽、舞蹈、游泳干預的程度較有限。自閉癥兒童的大腦氧合和抑制性控制能通過急性運動進行改善。
因此,運動干預的治療是通過改變執行功能來達到效果的,它也是由運動類型并非運動強度來決定的。建議在未來自閉癥兒童的運動干預上,在實施干預的過程中使用加速計、心率監測器、活動和生理監測儀等,來體現各種方案定量的對比。
總體來說,運動干預的類型有很多,相似類型的運動作用是一致的,包括球類運動、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游戲都能提高自閉癥兒童患者的感知運動技能、知覺運動能力,并且要做到早期干預。
2.3.1 未來研究熱點(1)宏觀研究熱點。有很多關于自閉癥衍生出來的新問題,如代謝綜合征影響兒童大腦發育,使自閉癥兒童的患病率增加;有關代謝綜合征的干預措施能改善發育性自閉癥兒童的神經功能異常問題;運動干預可針對患者的需要改善新陳代謝,進而推動自閉癥的治療進程。有文獻提出,基于回路的鍛煉也是一種可行的鍛煉方式,在沒有特殊鍛煉設備的情況下,循環鍛煉可以在各個場所合理地展開,回路條件對自閉癥兒童的行為和健康也有較大影響。還有上述內容提出的各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對兒童自閉癥患者癥狀以及神經系統的影響。這些研究都是基于宏觀研究層面上,研究人員在將他們的實驗進行規范操作和分析之后,進而觀察兒童自閉癥患者的典型行為是否受到改善而得出的一系列結論,大多是實驗結束后從執行功能、步態表現、情緒表達、認知活動等方面進行的評估和測試,規律都是從宏觀分析得到的機制性原理。
(2)微觀研究熱點。鏡像神經元在自閉癥微觀研究領域一直是熱點問題。鏡像神經元存在著“大腦映射”,因此它的損傷與自閉癥有一定的聯系。此外,通過已有的研究得知,自閉癥患者的前額葉磷酸肌酸水平明顯降低。用磷-31磁共振波譜檢驗自閉癥生物能量缺陷是否擴展到大腦和肌肉的方法證明:大腦的有限區域編碼高親和性紅核苷受體亞基的單一基因的重復與自閉癥的行為內表型有關;研究中gluk4缺失小鼠和過表達小鼠的行為數據完全相反,該基因增加導致嚴重的抑郁和焦慮;自閉癥與焦慮的臨床指征有關,而且與自閉癥有關的行為,如重復性行為等可能是gluk4在紋狀體中的誘導和其過度表達有關,通過這幾點可以著手研究自閉癥的特定治療方法。平衡和協調活動能導致神經元分泌更多的神經營養因子,利用音樂能促進自閉癥兒童的興趣,因此將音樂與知覺運動相結合,同時服用能調節自閉癥兒童的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合成的維生素D,能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神經生長因子。有治療價值的體育鍛煉能增加自閉癥患者的海馬體積,促進細胞的增殖分化。有學者在自閉癥治療進程中提出了神經反饋(NFB)療法,這種方法對于高功能自閉癥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是值得嘗試的。
產前暴露于丙戊酸(VPA)將改變小膠質細胞,將嬰兒的小膠質細胞表型從靜止轉為激活。2019年有研究揭示了神經類炎癥、應激反應、相關基因以及母體的壓力產生的微生物群對自閉癥者的影響。由此得出,嬰兒出生前,母體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其患有自閉癥的概率。
某些自閉癥者的發育異常與神經系統中5-羥色胺有關,多巴胺、5-羥色胺神經系統對自閉癥者進行藥物治療是有效的,但只適用于低年齡段,實驗中10歲以上的兒童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并沒有得到改善。因此,自閉癥兒童的某些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限制。
通過這些微觀研究,可以較為清晰地了解自閉癥兒童神經系統功能的缺陷,然后通過這些缺陷便能制定出相對科學、有針對性的體育運動干預手段。
2.3.2 未來研究展望未來的研究應檢查特殊亞健康群患者是否比一般患者更能從運動干預中獲益,希望能進行優化干預。自閉癥者的治療不僅在于研究者,也在于人們自身的配合。代謝綜合征與自閉癥之間的關系在日常家庭之中還沒有很好地普及,父母需要更好地清楚這些知識,了解肥胖問題對兒童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從而做好防范工作。因此,肥胖自閉癥患兒童的有效神經運動干預將是未來研究的一個重大領域。目前,也有很多特殊教育的學校和機構,在進行運動干預的前提下,學校的負責人和教師需要考慮如何給自閉癥兒童設計運動方案和提供運動設備來促進他們體育鍛煉的高效進行。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樣本,目前的樣本數量還遠遠不夠,從長遠角度看,未來需開展更大規模的研究以避免其偶然性。
另外,還需進行更多研究來重復和擴展已有的發現,以檢驗這些益處對自閉癥兒童的可持續性。目前的研究現狀只停留在短期,還無法驗證長期的效果,但這些初步的發現為將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而接納關于自閉癥兒童運動技能成功規劃、實施和推廣的建議,可以在前面已有的基礎之上展開研究。
本文通過已有的文獻資料,分析、歸納了自閉癥兒童與神經系統問題有關的運動干預手段,目前這一領域的參考資料不多,因此綜述的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最突出的不足之處在于,絕大多數研究沒有闡述某一運動干預改善的是自閉癥兒童具體哪一部分神經調控,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著重這一點來展開。然而,可以明確的是,運動干預對自閉癥兒童患者的意義是巨大的,它通過對兒童神經系統的調控作用,來改善自閉癥兒童外部的癥狀。雖然很多研究只是選取了少部分樣本,且沒有長期的研究成果,但每一項研究成果都展示了各種不同的運動干預后自閉癥兒童的良好反應。未來的研究在此綜述的基礎之上可以從其他角度更加全面地探討運動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方法,以拓展運動療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