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平 宋偉鵬
1.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2.河北環境工程學院體育系,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太極拳運動具有動靜結合、虛實分明、呼吸自然等特點,高校學生練習太極拳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緩解學業壓力。24式簡化太極拳由傳統太極拳演化而來,它保留了傳統太極拳的特點,動作更加精煉,適合大眾和高校學生學習,但是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方法不能適應太極拳運動的發展,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新,以推動太極拳運動的發展。
目前,在高校中存在部分非武術專項的教師教授24式太極拳課程的情況,太極拳是一項專業要求比較高的運動項目,需要常年的武術基本功訓練和太極拳專項訓練來保證專業水平。但是現在有許多非武術專項的教師短暫自學24式簡化太極拳的方式后去給學生上太極拳課。一方面,由于學習時間短,只是學習了太極拳的形,而無法理解其中一招一式的含義,也就無法給學生進行講解。另一方面,由于其專項并不是武術,武術基本功差,在對學生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的示范上動作不標準容易誤導學生。
在傳統的體育課上,教師都是通過示范和講解,然后學生自主練習的方式進行的,高校的學生在上太極拳課程之前一般都沒有接觸過太極拳和其它武術類項目,所以學生的基礎薄弱,傳統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接受太極拳困難,對太極拳興趣降低而感到枯燥乏味。太極拳是中國的傳統武術項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其中的太極思想、陰陽辯證哲學對于大學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傳統的體育課上教師只是機械性地教授太極拳的動作,并未給學生講解太極拳其中的文化內涵,并且在期末考核中也只是簡單的對學生動作標準程度進行評分,這就導致了學生生搬硬套地學習動作,而無法理解太極拳的文化內涵。
部分高校學生為了獲得學分,加之太極拳運動量較小而選擇太極拳課程,真正對太極拳有興趣的學生比較少。在學生的印象中,太極拳是老年人才會去練習的運動,這種錯誤的認知導致學生在學習太極拳時態度不端正。另外,太極拳本身的特點是平靜自然,而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年輕氣盛、活潑好動,特別是受現代非主流文化的影響,學生們很難靜下心來去學習太極拳。如何在課程中提升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這是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
邀請太極拳專家對校內太極拳教師進行太極拳知識的講座。一方面是太極拳理論知識的培訓,學習太極拳文化內涵,使教師對太極拳有一個深度的認知。另一方面是學習24式太極拳動作,通過現場觀看太極拳專家的演練,對比自身動作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非武術專項的教師可以通過請教武術專項的教師進行學習,平時也可以每周開展一次由武術專項的教師組織的太極拳培訓課,這樣校內太極拳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就會提升。
注重太極拳基本功的學習,太極拳動作復雜,手型和步型多變,在初學太極拳階段可以首先學習太極拳基本的手型和步型,手型有拳、掌、勾,步型有馬步、弓步、仆步、虛步,掌握這些基本的手型和步型對接下來太極拳的學習有所幫助。
加強太極拳文化的學習,在進行太極拳實踐課前,可以先安排兩節太極拳理論課,講述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使學生對太極拳有基本的概念,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普及太極拳文化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樣也縮減了教師授課的困難程度。
分組練習,共同提高。在練習太極拳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由運動技能水平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本組的組長,由組長帶領同學進行練習,組內的成員之間在練習時可以互相討論互相指導,小組之間可以組織太極拳比賽,從而達到互相競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分組練習時教師可以巡回觀察練習情況,對有疑問的小組進行解答。
注意示范位置和示范面的選擇,在選擇示范位置時盡量照顧到全班同學,一般體育課呈四列橫隊站列,教師在前面中間位置進行講解示范,一些個子較矮的女同學需要靠前站,或者前兩排蹲下,讓后面同學看清。人數較多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站在兩排的中間位置進行示范。在示范面的選擇上有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和側面示范,教師要根據動作特點選擇合適的示范面,比如手揮琵琶這一節就比較適合用正面和側面示范,在用背面示范時就看不見手部的動作。再比如,倒卷肱這一節就比較適合用側面示范,因為它演練的是后退步,所以正面和背面示范都不合適。因此,要根據每一式動作的特點而選取合適的示范位置和示范面。
運動技能學習常用的方法有分解法和完整法。分解法是將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分解成有序的單個動作,它經常使用在新手初步接觸一個較難的技術動作,比如在學習24式簡化太極拳中野馬分鬃這一式時,可以將它分解成手部動作和腳部動作,在單獨學習完手部動作和腳部動作之后再將它結合起來練習,可以降低學習難度。完整法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從開始到結束沒有分成段落,進行完整學習,它較適用于簡單的技術動作,比如24式簡化太極拳中的手揮琵琶這一式。
現代媒體和網絡迅速發展,要想推動太極拳的發展就需要借助媒體和網絡手段。目前在網絡上有許多24式簡化太極拳的教學視頻,同學在課余時間可以查找權威的太極拳視頻進行練習。首先,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太極拳視頻錄制下來,然后進行觀看,在觀看視頻時對照正確的動作視頻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改正。其次,同學也可以將自己的太極拳練習視頻做成短視頻的形式,發布到抖音、快手、微視等網絡上,使得練習太極拳更加生動有趣。再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太極拳大師的視頻,使同學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太極拳的標準動作,感受太極拳的魅力,讓原本枯燥乏味的體育課充滿樂趣。最后,利用網絡媒體的手段,在特殊時期可以進行線上授課和考核,例如,新冠疫情期間,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學生在家通過上網課的形式就能練習24式簡化太極拳,教師在線上進行指導,布置課后作業,學生通過錄制視頻的形式提交作業。
在學習24式太極拳時需要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第一,在學習太極拳時需要鏡子,初學太極拳時最好能對著鏡子練習,這樣可以看清自己的動作,因為一個班往往學生過多教師無法全面看清。比如在蹲馬步時,往往有些同學雙腳站的距離不夠大,下蹲的深度也不夠深,這時如果有鏡子可以通過鏡子觀看自己的動作從而去改正,鏡子是初學者在學習太極拳時非常有利的器材。第二,音響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在學習太極拳時最好能準備音響,音響可以播放太極拳口令音樂和太極拳輕音樂。太極拳口令可以幫助學生找到練習太極拳的節奏,因為初學者在練習太極拳時往往會節奏過快或者過慢。太極拳輕音樂可以創造一個令人心情放松的環境,使原本枯燥的環境變得輕松自在。第三,需要一個空間較大的地點,太極拳在演練的過程中需要前后左右進行,特別是在一個班人數過多的情況下,如果空間較小就容易造成人擠人,動作做不完整等情況,所以在學習太極拳時需要一個相對大點的空間。
在運動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技術動作的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太極拳學習亦是如此。三個階段分別為:泛化階段、分化階段和自動化階段,各個階段都有各自的特點,要求教師在各階段的教學中抓住重點進行教學,遵循體育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
第一階段為泛化階段,此階段為學生剛接觸的技術動作,要求學生樹立對新技術動作的正確概念,培養學生對此技術動作的興趣,對新技術動作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在這階段教師可以講解太極拳運動的起源、歷史發展和文化內涵,并且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太極拳比賽,增加學生對學習太極拳的興趣。此階段,教師不應該過度注重細節,應該抓住重點。
第二階段為分化階段,在經過第一階段泛化階段,學生已經對技術動作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此階段,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教師在此階段應該著重強調技術動作的細節,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第三階段為自動化階段,此階段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運動技術動作。此階段的任務是加大訓練量,保持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并且這時可以組織24式簡化太極拳比賽,以賽代練,因為比賽也會促使學生更加認真地練習太極拳,在比賽中鍛煉學生的臨場能力和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學習24式簡化太極拳不僅可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鍛煉當代大學生身體,緩解學業壓力,是一項在高校中開展價值很高的運動。但是目前在太極拳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的太極拳專業水平不高、教學方法落后和學生對太極拳的興趣低,這都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在以后的太極拳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對太極拳練習的興趣,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水平,推動太極拳教學向新的高度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