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飛
(江蘇省南京市揚子第一中學松楊路分校,江蘇南京 210048)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協(xié)同育人,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積極爭取家庭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支持。學校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當前,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將孩子交給學校和教師即可,有些家長雖然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沒有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不知該如何管。這就需要學校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轉變家長的觀念,并對家長如何展開家庭教育進行有效指導。
時代飛速發(fā)展,知識日新月異,人如何適應今天的社會,唯有持續(xù)學習。家庭教育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家長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提升家庭教育質量,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面對我們的知識、能力、素質與時代要求還不相符合的嚴峻現(xiàn)實,我們一定要強化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主動來一場‘學習的革命’……”[1]如今,學校只有與家長攜手同行,才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很多家長總是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事物,用來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一成不變。殊不知,孩子是不斷發(fā)展的,每天都在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甚至會出現(xiàn)巨大的變化。家長切記不可以用“靜止”的方法來教育“運動”的孩子。學校要加強對家長的指導,改變家長的思維定式。學校要抓住每一次家長會的契機,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轉變家長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家長只有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為了更好地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我校德育團隊依據本校學生實際編寫了《家長手冊》。學校在第一次家長會上發(fā)放給家長,人手一冊。手冊第一頁鮮明印著“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習慣比成績更重要”。這些語句振聾發(fā)聵,能夠對家長的內心產生極大的沖擊?!都议L手冊》中與家長密切相關的內容有“南京市市民文明規(guī)范‘八個不’”“常規(guī)要求”“學年活動”“協(xié)同教育”“家庭教育”“家教書籍”“獻言建議”“家長禮儀”“友情提醒”等。學校多次組織家長學習這本手冊,希望家長知其內容,走出困境,言傳身教,知行合一。
在全校家長會上,筆者經常邀請有經驗的家長給全體家長做“育兒報告”,也經常要求班主任邀請本班優(yōu)秀孩子的家長在班級家長會上進行經驗分享。疫情期間,筆者還邀請家長線上分享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作息時間,這就是同伴教育。人們通常愿意聽取年齡相仿、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見和建議。所以,被邀請的家長要會說、敢說,要有號召力和感染性,能說到其他家長的心坎上去,讓其他家長產生共鳴。發(fā)言的家長可以談教育孩子的經驗,也可以談問題和思考;每次發(fā)言的家長只談一個問題,談深講透,如學習力激發(fā)、名著閱讀、習慣養(yǎng)成、身體鍛煉等,分門別類;發(fā)言的家長要現(xiàn)身說法,勿談理論和原理,否則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趨眾心理,人皆有之。家長通過學習同伴的經驗,濡染浸潤,也能提高自己的教育質量。
學校、教師對家長有一定的要求和希冀,可往往都是一說了之,且說的內容過于籠統(tǒng),不明確、不具體,也不便執(zhí)行。有些家長雖然執(zhí)行了,但只限于一時,沒有堅持下來,最終沒有獲得好的效果。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情況”,教師經常對家長進行這類指導。家長是要多關心孩子,那么,目前最需要關心孩子的哪些方面呢?是學習、勞動,還是身體呢?即便是關心學習,又是哪門學科,以及這門學科的哪個方面呢?這樣的要求過于籠統(tǒng),不具體,指向不明確,不利于家長執(zhí)行。教師也經常會提出“家長要檢查孩子的背書情況,報默寫”“家長要檢查孩子的作業(yè)”等要求。這樣的要求也許是具體的,但不切合實際。很多家長文化水平有限,無法輔導孩子的學習。因此,教師對家長提出的教育孩子的要求要具體、可行。
對家長提出的一些教育孩子的要求,關鍵在落實。很多時候,教師只停留在嘴上說說,沒有真正關注家長做了沒有、做得如何、是否堅持在做。對于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家長不僅要管,還要堅持管。例如,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拉,有的孩子玩手機成癮……對于這些問題,家長要進行長期管教,絕不能一蹴而就。我校推行的家校合育校本教材——《家規(guī)家業(yè)》,家長每天只要大致翻看,即可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xiàn)、學習情況等。家長也可在“留言區(qū)”簡單留言,講述自己教育孩子遇到的問題或取得的成果。這項要求簡單明確,容易落實,家長也容易堅持。
家長如何有效地配合學校管理孩子,這需要學校的指導,這種指導既有共性的指導,也有個性的指導。指導到位,事半功倍。
為了讓家長在家長學校中獲益,我校把家長學校辦在實處。學校德育部門圍繞學段育人主題“習慣”“自信”“目標”,系統(tǒng)地規(guī)劃了初中三年家長學校的授課內容。初一年級圍繞“習慣”確定的內容依次為“中小學有效銜接指南”“好習慣,益終生”“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智能手機,智慧使用”;初二年級圍繞“自信”確定的內容依次為“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教育”“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社會公德,個人禮儀”“讓生命綻放色彩”;初三年級圍繞“目標”確定的內容依次為“品格與成才”“構建學習型家庭”“教育好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感恩讓幸福之花綻放”。學校定期邀請校外的專家來給家長學校授課,每個學年4次,初中三年共計12次。通過授課,家長明白了現(xiàn)階段育人的內容。這樣的家長學校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能夠產生較好的效果。
家長學??梢越鉀Q一些共性問題,而讓學校及教師糾結的往往是一些“特殊家長”?!疤厥饧议L”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管不了”,另一類是“管太多”。前者的特質是針對孩子的突出問題,明明知道,但束手無策;后者是管理孩子過多,反復給教師提意見,甚至干涉教師的教學。這類家長對教師的要求極高,只看重學生的分數(shù)。對于這兩類家長,學校都應面授機宜。指導“管不了”型家長,教師首先應告知家長底線是不能放棄對孩子的管理;其次要贏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支持學校、教師對孩子的管理;最后要讓家長配合學校、教師共同管理。家校協(xié)同,堅持下去,定有效果。而指導“管太多”型家長,教師要開門見山地指出家長存在的問題,無須隱晦,讓家長清晰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要讓家長明白成績固然很重要,但不應對其過分看重,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對孩子的期待要理智,要關注孩子的成長。
曾子殺彘、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都體現(xiàn)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培根教育”。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學校有責任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幫助家長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有效教育方法,讓家長有信心說“我能行”,讓家長從“有位”逐漸過渡到“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