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政
(河北省香河縣第二中學 河北 香河 065400)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基礎內容,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但據相關數據顯示,很多學生對閱讀并不感興趣,就無異于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本身語文知識點就比較抽象化,以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新課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提升中學生綜合閱讀能力,應采取精細化教學指導策略,以便于讓閱讀教學變得生動而有趣,進而推動教學活動順利展開。
1.1 閱讀教學方式落后。致使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閱讀教學方式落后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而致使此類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仍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并沒有認識到創新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再加上,閱讀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無異于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
1.2 學生個體差異被忽視。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上是存在差異的,要想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應當尊重個體差異,但就中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看并不高,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個體,并沒有結合他們的實際特點和學習能力來授課,使他們問題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只會拉低教學時效性。同時在閱讀過程中也沒有及時處理學生所提出的課堂疑問,自身總是主宰著課堂,沒有與之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使其課堂主體地位被削弱,這也是教師所面臨的較大問題,應當及時采取科學對策來改變現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整體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1.3 閱讀教學脫離生活。閱讀教學脫離實際生活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大問題,而生活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說與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現實狀況是,進行閱讀教學中所選擇的內容往往脫離實際生活,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處于混亂狀態,同時也沒有引導他們將閱讀與實際生活相關聯,這樣同樣會拉低他們的閱讀水平,再加上自身的閱讀教學過于理論化和書面化,都不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2.1 創新閱讀教學方式方法。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學生學習需求,一定程度只會削弱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夠積極踴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加大了教師的授課壓力。隨著新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中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閱讀教學中必須要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應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對提高其創造力想象力均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閱讀相關文章時,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閱讀或者是多角度閱讀,比如在學習《風箏》這片文章時,可以從多個角度或多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是以白描寫景,將寫人與寫事相結合,從側面滲透出一種深沉的理性精神,流露出作者淡淡的思鄉之情。最終,通過創新閱讀的教學方式提高綜合水平。
2.2 尊重學生地位和個體差異。語文是中學課堂教學中的基礎內容,更是學生必修的學科,但是由于閱讀知識點的抽象化和復雜化,部分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熱情并不高,這樣是很難提高教學水平的,因此,教師應當采取“精細化”指導策略來提高課堂參與度,這就需要改變以往教學策略,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地位及個體差異,認識到他們才是課堂活動的中心人物,自身只是輔助他們進行閱讀的角色,而非主宰者,只有將其地位突出來才能夠發揮他們的真正實力。同時每一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存在差異,就更加需要采取因材施教模式來展開教育指導,特別是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對于他們所提出的疑問應及時預處理,并站在他們的立場來展開閱讀教育,進而大幅度提升其語文素養和課堂水平。
2.3 將閱讀與生活相互關聯。適當的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眼界,還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而以往閱讀教學水平知識也不高,原因是由于教師沒有將閱讀教學與生活相關聯,使得閱讀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較大的間隙,所以要想改變教學現狀,必須要將閱讀教學與生活相互關聯,并采取“精細化”指導策略加強閱讀指導。例如,在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應通過生活化的語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來,通過閱讀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魯迅先生主要以白描手法,并運用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最后,讓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具備人性化和生活化。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閱讀也成為了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學生綜合閱讀水平看普遍偏低,所以,中學語文教師應創新閱讀教學方式方法,且尊重學生地位和個體差異,同時也要將閱讀與生活相關聯,以及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只有從這幾方面展開精細化指導,才能夠使閱讀教學變的有趣味性且充滿人性化,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最終,發揮精細化指導的價值且獲得理想化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