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鄭州師范學院
高校體育教育中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位置,通過增強學生的自覺參與意識與自律意識,來達到提高身體素質的教學目的。由于這種方法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因此,對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體育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可以鍛煉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對培養學生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也大有裨益。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突出教師的課堂主導位置,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因此,主動參與體驗活動的機會少之又少,以至于許多學生對體育課程逐漸失去學習興趣,進而也無法達到增強體質、磨煉意志的目的。而體驗式教學法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給學生個人體育潛質的激發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施展空間,學生在體驗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的同時,個人的綜合素質也得到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程序化,教師常常遵照于教學大綱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被打消。而體驗式教學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學生在體驗各種體育項目時,能夠帶著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真實的教學情境當中,因此,也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體驗效果[1]。
多媒體設備是高校體育教育中較為常用的一種輔助教學工具,過去,在應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講解,或者通過視頻演示的方法,對一些體育項目的鍛煉技巧進行分解,這種方法不僅抑制了學生體育潛質的發揮,同時,課堂教學過程也過于僵化,進而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諸多不利影響。為了扭轉這一格局,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與真實情境的互動過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體育運動項目的基本要領。
比如多數高校學生對世界杯足球賽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選擇歷屆世界杯足球賽的精彩片段,或者某一場經典賽事,將其以視頻影像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觀看世界杯足球賽事過程中,能夠被精彩的過人、跑位、帶球、射門等鏡頭吸引,當視頻播放完畢,學生可以對視頻內容進行模仿,這樣,既能夠加深對足球技巧的印象,同時,也能夠達到鍛煉和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體驗式教學氛圍,學生的個人體育潛質也被激發出來。
在“全民健身”的社會背景之下,基層群眾的“健身熱大潮”席卷了每一個角落,教師可以依托于這一社會背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社會集體體育鍛煉活動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健康向上的體育精神,而且自身的身體素質也能夠大幅提升。比如以社區或者民間團體組織為主體而開展的“健身操”運動,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學生參與到這些民間體育活動當中,并通過體育競賽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體育意識,并清醒的認識到體育鍛煉在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此外,學生也可以自發組織一個體育運動團體,并通過對民間體育運動群體的喜好與接受能力,來確定體育項目,在保證體育項目具有可操作性與可執行性的前提下,來調動高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此來深入踐行“全民健身”的體育運動理念[2]。
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應用,在強調學生課堂主導位置的同時,教師應當格外注重各種體育項目的體驗效果。由于高校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體驗體育項目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體驗狀態也各不相同,為了確保體驗過程的同步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驗活動當中,教師可以事先對體育項目的每一個分解動作進行演示,學生在模仿教師的動作時,也可以對一些動作技巧進行創新,以突顯體驗活動的實效性。比如以太極拳這一民間體育健身運動為例,教師只有將每一個動作進行分解,學生才能逐步掌握每一個動作要領。通過這種親自示范指導的方法,既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了解和掌握更多新穎的體驗項目,而且,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覺與自律意識,這對體育素養的快速養成將產生深遠影響。
體驗式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育中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在增強體育運動意識、自覺參與意識的同時,也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緊緊圍繞學生的主觀需求,通過創設真實的教學體驗情境,使學生具備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進而為個人的全面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