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
(合肥體育運動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中職教育著重的是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養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實際和個性化特征,創設任務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思考、探究,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教育、學習方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發揮中職語文教育對學生主體的教育價值,實現教與學的全面優化發展。
科學、合理的設定教學任務保障教學質量的一個基本前提,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任務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從實際出發展開的,要堅持“做學合一、理論聯系實際、知識與技能并重”的基本原則。一方面,任務的設定要能體現教學目標。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思維能力、知識運用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任務情境要能體現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要具有探究性和應用性,要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學任務還要具有層次性和趣味性,既要滿足不同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的學生學習發展要求,同樣也要能調動學習主體參與性和積極性,能夠使學生沉浸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掌握技巧。
中職學生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是參差不齊的,在以任務為驅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學科素養的過程要遵循學生的主體特點,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性、引導性和參與性,科學、合理的創設教學目標,設計任務情境,多觀察學生、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發展特點,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讓學生在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產生良好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如:在現代詩教學中,根據學生現代詩學習基礎水平和教學實質要求,設定教學任務,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分工合作,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打破以往按本宣科、程序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圍繞“解決任務”這一目標下,去探索詩文的創作背景、意圖、思想情感等等,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所學的知識點也就更加具象化、深入化,更有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
現代化教學思想倡導的是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形式,在應用任務教學法過程中,同樣也要體現教學的基本思想,任務的設定要符合教學目標,要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去思考、探究、合作,不斷的拓展自身的知識面,鞏固基礎水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打破教學的刻板性,使學生能夠借助任務為導向,探索符合自身學習和發展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培養。
任務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歸根到底是為了改善語文教學效果,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良好發展為目的的,任何教學活動的展開都應當是圍繞學生為中心的,因而,任務教學法的應用還需要把握實效性,需要教師及時的根據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學生參與表現情況進行動態、多元的評價,以提升教學活動的反思性、教育性。常用的評價形式主要包括教師點評和生生互評這兩種,從學生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學習結果等方面,對學生具體的任務完成情況、參與學習情況進行多元、客觀的評價。一方面,有助于教師更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任務教學法實施的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合作意識、基礎水平、探究能力等綜合信息,進而幫助教師更好的完善和優化任務教學法的應用,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自我學習和基礎的認識,明確自身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在評價過程中加強反思,在反思中探究正確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當然,評價還需要把握適度、適當性,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形式,要多肯定、多鼓勵學生,多尊重、多信任、多重視學生,多帶領學生參與到任務創設過程中,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感,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都能有所成長與進步。
中職語文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綜合技能和全面素質的教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設定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由任務入手,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思考的方向,使學生在分析任務、探究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對良好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的探究,打破教學活動的單一性、被動性,使中職語文教學能夠體現對學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培養,使語文教學活動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