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容
(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大為鎮小學校 四川 樂山 614200)
習作訓練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能力有著巨大的幫助,習作能力是語文能力塑造的關鍵層面,小學階段也是這樣。進到小學高段后,盡管學生們在習作方面擁有一定的提升,但現況仍然是參差不齊,雖然其中不缺思想新穎、構思巧妙的優秀文章,但絕大多數學生的作文言之無物、語言空洞,乃至在基礎的語言表述方面也存在著問題。當今的小學課程設置課堂習作教學,注重從學生具體實際考慮,因而融合小學生作文現況,應當采用一定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習作需要學生去積累語言和素材,那么語文教師就必須正確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有目的性的進行閱讀教學,正確引導學生去閱讀文章,應當挑選一些書目做為關鍵的閱讀目標,及其閱讀方法的正確引導等;在課余時間,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有益的書籍,這樣學生閱讀文章會更具有導向性,也有益于學生更好地閱讀文章。比如:教師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們閱讀文章,可以開展一些關于閱讀的主題活動,如:我最愛的一本書、好書分享會等主題活動,這種主題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尋快樂,另外也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溝通交流﹑揚長補短,這對學生的語匯積累和語言表述能力的塑造擁有十分大的協助功效,為習作積累了許多的語匯和素材。在平時的練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大膽的習作,學生由于積累和認知的差異,有一些學生感覺無話可說,不清楚從哪里下筆,漸漸地對寫作文就造成了畏首畏尾的心理狀態。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重從學生的具體考慮,從學生的要求考慮來開展實際的課堂教學。對于許多學生習作方面的問題,教師應當及時的訓練﹑塑造學生的能力,開始可以不限制習作范疇,規定學生每星期都最少寫幾個自身很感興趣的精彩片段,教師及時性的批閱,進而塑造學生們寫作的習慣。伴隨著學生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對剛發生的、學生很感興趣的事情開展命題作文進行習作訓練,如郊游、運動會﹑新春佳節等,及時的開展訓練,堅信學生能漸漸地培養起良好的習作習慣。
許多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便是由于欠缺日常生活素材的積累。生活是學生們每日歷經的,也是每日都在體會的,這應該是學生們最有興趣,也是最有話語權的。比如:教師要激勵學生多進行日常的積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去感受日常生活,并激勵學生以日記的方式記下來,寫作的內容可以是家中生活樂趣、學校生活及社會上的見聞等等。另外,教師要建議學生的父母有時間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體會自然界的風采,這樣學生們覺得寫作有趣味,也感覺有話可說。在學生的日記上,教師要注意合理的批閱,給予學生們關于習作的具體指導,針對出色的日記要給予激勵,不足之處要明確提出適當的修改建議,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如何去努力。積累的多了,也就能產生下筆如有神的顯著效果。
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從教材的內容出發,讓學生深入的思考教材中的知識并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擴寫。教師要依據語文習作的規定來具體指導學生的習作,尤其是方式上的,而不是簡易的要求題型和常見問題后就讓學生開展作文的練習。教師要在學生訓練習作的前期正確引導學生們怎樣選取素材、怎樣構思、怎樣來布局謀篇等。在實際的貫徹落實過程時,要從學生的優異的范例下手,來開展正確引導,告知學生這種好文章好在哪兒,應當學習他的什么優勢,怎么使自己的習作更優異等問題做具體指導、示范。針對習作能力較差的學生還要保證具體的指導批改和評價,爭取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習作基礎知識,比如在習作前為了更好地開展合理的構思,學生可先寫一個作文的提綱,學生擁有大概的構思后,寫作文時有了參考,這樣學生習作的總體水平才會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的想象,另外激勵學生多思考,對此教師要有目的性地開展具體指導。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教師以所學的文章做為學生的小學習作的素材,舉辦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想,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所知道的偉人的事跡,引導他們高效的習作。
總之,語文教師要在教學環節中不斷創新作文教學策略,作文指導是小學高段語文課程內容中的關鍵構成部分,如今課堂教學改革規定以德育教育為發展規劃,以學生能力提升為關鍵立足點和著力點。因此,教師應當從多種多樣視角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更好的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