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雅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蔣灣小學 江蘇 南京 211500)
從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寫作不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對于學生各項語文能力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但是寫作教學的開展情況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大部分時候寫作課都是一周一節,這就導致很多師生將寫作局限在了一定范圍內,不利于寫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對此,語文教師應該切實認識到寫作是語文教學中應該一以貫之的重要內容,應該被滲透在方方面面。這就需要教師應該結合寫作的特點來為學生進行更多的指導。在此,本文也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對于寫作教學進行了以下的具體分析。
基于寫作,教師需要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閱讀一直都是語文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手段,大部分時候語文課都是圍繞閱讀來進行的。但是很多時候寫作課就被局限在了一周一節的課堂上,沒有和閱讀教學適當的結合。需要認識到,讀和寫是輸入和輸出的過程,閱讀是寫作的重要來源,是其基礎。因此,對于寫作指導教學來說,教師首先需要從閱讀這一方面出發,將其與寫作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有效將寫作從每周一節的課堂上解放出來,也才能夠幫助學生會將寫作滲透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避免他們將寫作作為孤立的一方面去加以對待。在這樣的基礎上,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師首先需要從課內閱讀出發,結合教材中的優秀文章來給學生滲透不同題材、不同文體的文章的寫作方法,然后讓學生在分析課內文章的基礎上有效掌握。具體地,以《爬天都峰》這節課為例,這是一篇記敘文。在分析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去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寫了什么樣的一件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段去品味語言,看看其中是怎樣安排事情情節的過渡的。之后,教師還要組織學生去思考作者借助文章的事表達了什么的內涵。通過細細分析,學生可以對這篇文章有深入的把握。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仿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仿寫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充分結合自己的生活去寫。
一切作品的創作都源于生活,生活不僅僅是學生觀察、感悟的源泉、起點,也是引領學生開展學習的關鍵。學生的寫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發現生活、觀察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提煉生活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有在一定的生活引領下,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對于表達的欲望。同時,學生在生活的思考中,也實現了自身思維的發展,真正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基于此,在開展寫作教學指導的時候,教師除了將寫作和閱讀這一部分密切聯系以外,還要能夠將其與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從多方面來幫助學生提升寫作的素養。
例如,在平時的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在教學生學習“記一次游戲”的時候,為了促使學生寫作中可以積極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積極給學生提問題,如“同學們,你們在課下最喜歡的游戲是什么?誰來給老師講一講?”這樣先讓學生說一說,以此學生可以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針對他們自己喜歡的游戲,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游戲活動。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這樣也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對于寫作產生興趣,幫助學生實現和生活的聯系。可見,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指導時,應結合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能力等,從多個角度、方位設置生活情境。
課外閱讀是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上文只是對于課內閱讀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筆者認為對于課外閱讀進行一定的探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內接觸的文章畢竟是有限的,再加上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所以學生在寫作方面總是覺得困難。為此,教師給學生拓展課外閱讀也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教學完《觀潮》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相同類型的文章讓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可以得到更為廣泛的閱讀積累。又如,在教學完《海的女兒》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更多的童話故事讓學生去閱讀,以此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定的閱讀分享交流會,促使學生可以實現1+1大于2的閱讀效果。這樣結合課外閱讀的拓展,學生可以在寫作方面表現得更為游刃有余。
總而言之,寫作是學生在語文學科中需要重點看待的一部分,教師也要切實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改變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予他們更好的指導,促使其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