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瑤瑤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田頭小學 江西 寧都 342800)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趣味教學能夠在學生和老師之間營造出一種平等的關系,更好地彰顯人文學科的藝術性,豐富性,審美性,對學生產生一種真善美的引導價值,同時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教師要重視趣味教學意義,尊重學生的學習心理,結合教材內容創新教學形式,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歡樂的課堂,高效的課堂。
趣味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從傳統的灌輸和說教教學思維中走出來,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打開趣味教學的局面,否則教師如果對趣味教學興趣不足,總是板著一幅面孔示人,對活潑開朗甚至有點淘氣的學生總是想要壓制,學生是感受不到課堂的快樂的。有鑒于此,教師要從自己做起,提高趣味教學積極性,在語文課堂上把趣味教學的魅力真正展示給學生。拿識字教學來說,傳統的識字教學是沒有多少趣味的,因為很多語文教師總是習慣于讓學生死記硬背,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對漢字進行抄寫,達到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的目的,這樣一種違背了學生的天性的教學手段是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新時代的識字教學,教師應該結合多媒體和識字活動等進行拓展。比如當學生積累了一些偏旁部首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展趣味游戲,讓學生排成兩隊,每位學生手舉寫有各種偏旁部首的卡片進行自由組合,如“土”和“一”組成一個“王”字,“大”和“小”組成一個“尖”字,等等,誰要是組成一個不認識的字,教師就對新漢字的讀音和含義進行講解,而誰要是組成的字大家既不認識老師也不認識就淘汰出局,通過這樣的辦法,學生們會沉醉在歡樂的識字學習之中,遠比教師的主導教學要有效的多。
趣味教學的推進,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不能循規蹈矩,要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中挖掘教學內容中的趣味空間,把趣味融入到多種教學內容之中。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朗讀,把閱讀內容通過多媒體圖片或者視頻呈現在大屏幕上,營造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情感,看看哪個小組讀的最有感情。此外還可以分角色朗讀,對于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對話內容較多,情節較曲折生動的課文,可以分別選取幾位學生,讓他們分別扮演小蝌蚪,鯉魚,烏龜,青蛙等,把角色的語氣讀出來。為了更好地突出閱讀趣味,教師還可以開展糾錯閱讀練習,在給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故意把一些重點字詞的發音讀錯,故意把一些句子讀錯,把一些段落的前后順序讀錯,讓學生們挑出其中的錯誤,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一種新穎別致的教學形式,同時又能提升他們的閱讀注意力,幫助他們加深對字詞,句子,段落的熟悉,鞏固閱讀教學成果。而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們去室外采風,諸如操場,公園,林地等,和學生一起朗讀散文和詩歌,釋放學生的身心,引導他們在身臨其境中觀察和感悟自然,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之后讓學生回去把觀察心得寫下來,學生和學生之間互相閱讀各自的作品,提出改進意見,樹立習作榜樣,這比強制學生去習作既有趣,也能改進學生對習作教學的畏難心理。
語文學習不能僅僅依靠課堂,要把學生的課外時間納入到語文教學的整體布局之中,才能給學生以更多的熏陶,更大的促進。比如教師可以適時開展講故事大賽,讓學生們結合課本內容或者童話繪本等書籍中的有趣故事,通過口語表達把節目呈現給大家,看看誰講的故事最動聽,最有趣,就把“故事大王”的稱號頒給他,通過這樣一種鼓勵的形式促使學生養成多看書,多表達的好習慣,促進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提升。為了激發學生的習作素養,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校園習作大賽,設置一二三等獎,語文教師組作為評委對學生的習作進行點評和打分,通過短視頻誦讀等形式進行公開公平的作品展示,促使學生把最好的習作技能發揮出來,在班級和學校營造積極向上的習作氛圍,這也不失為一種趣味式的教學方法。此外為了幫助學生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教師還可以借助于黑板開展“每日一句”活動,每位學生每天輪流把自己在書籍閱讀中發現的優美的句子寫到黑板的一角,講一講句子的內涵,內容每天一換,只要持之以恒,學生的文化素養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進步。
趣味教學對語文教師的要求較高。拿前面講到的識字教學來說,如果教師對漢字的文化史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結合甲骨文的造字含義給學生進行趣味講解,既能提升學生的文化基礎,又能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認為教師要夯實語文教學基礎,無論是閱讀還是習作,只有深入實踐才能發現趣味教學的運用途徑,如果對課本內容了解不深,自身的閱讀量和寫作水平不夠,就不能勝任小學語文教學,更不可能把趣味教學推向深入。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教師越來越成為語文教學的需要,這就進一步促使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養成以人為本教學習慣,從狹隘的保守的教學思維中走出來,才能適應趣味教學的需要。
隨著小學語文學科的發展,趣味教學這種契合孩子們的天性和基礎的教學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進一步轉變理念,真正把趣味落實到語文課堂上,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加強趣味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避免蜻蜓點水似的趣味教學形式,使學生真正愛上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