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婷
(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1)
健美操運動傳入我國已有近40年的歷史,高校中健美操課程受有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人們對于健美操運動的認識也越來越成熟,在各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開始注重對于學生表現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理解整套動作與音樂的內涵的基礎上,充滿熱情地表現健美操運動的魅力。健美操運動的整體水平取決于基本動作質量、背景音樂選取、各部分動作編排與選手的表現感染力等。該文擬從健美操表現力的概念、內容及表現力培養對策等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夠對高校的健美操教學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
表現力是完成某一具體工作中個體表達自身情感與情緒的能力。健美操運動的特點是“健、力、美”?!懊馈笔蔷毩曊邇仍跉赓|與外部動作的整合表現。健美操表現力可以通過面部表情、背景音樂的契合度及專項動作感染觀眾,展現健美操運動的藝術美。健美操運動的表現力不僅可以通過基本動作的幅度與力度來表達,也可以通過練習者對音樂與整套動作的理解與感悟來表達。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健美操運動表現力的概念是練習者在完成全套動作中,將專項技術與背景音樂相結合,借助自身外部姿態、專項技術動作與面部表情,將音樂的內涵與內心情感持續表達,吸引感染觀眾并產生共鳴的能力。
健美操的運動美不僅包括身體形態的美、流暢動作的美、力量爆發的美,還包括內心情感表達的美、彰顯熱情自信的美與深度詮釋動作的美。健美操練習者通過專項動作、音樂及面部表情,展示激情、歡樂與創新力,帶給人們視覺上美的感受。它細致的動作編排、配以風格一致的音樂,通過表演者藝術的表現,展現出其特有的運動美。近些年,健美操運動逐步向“難”與“美”方向發展,對于形態美、力量美及運動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練習者的表現力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對于表現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
健美操運動的表現力需要通過健美操的技術動作與難度系數為載體表現出來。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專項技術、性格特征、音樂素養、文化程度及面部表情等因素。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及專項技術是表現力組成的基本因素,而良好的性格特征、文化與音樂素養及面部表情等因素是表現力組成的關鍵因素。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優美的身體形態練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表現力,這是健美操運動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身體姿態,不良身體姿態會影響健美操運動中“健”與“美”特點的展示。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完成健美操難度組合動作的保證,力量素質訓練是完成全套動作質量的基礎,能夠展現健美操運動“力”的特點;柔韌素質是展示健美操運動動態美;速度素質能夠提升整套動作的藝術表現力;耐力素質能夠保證完成整套動作的強度與質量;靈敏素質能夠幫助提升動作的準確度;較好的專項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成套動作的難度系數,使各動作之間巧妙配合銜接。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性格特征,或外向或內向。對于健美操運動來說,具有外向、意志堅定、有較強自我展示欲望的練習者,能夠應對表演過程中的突發事件,能夠影響健美操動作的速度、力度及反應力,能夠較好地控制情緒的宣泄,充分展現自身表現力。面部表情能夠反映心理活動。自然真誠、積極向上的面部表情與專項動作相結合,能夠表現出健美操運動的本質特征。在面部表情中,與觀眾的眼神交流尤其重要,它能夠使臺上臺下的氛圍相互感染,相互影響。學生的音樂素養是表現力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對于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夠幫助學生將專項動作與之緊密融合,提升肢體動作的表現力,將組合動作與精心編排的音樂韻律相統一,提升健美操整體動作的藝術水準。
表現力的組成因素包括身體自然條件、專項運動素質及能夠對比賽結果產生影響的因素。通過對影響高校健美操學生表現力的因素進行探究與分析,尋找適合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培養模式。在表現力的組成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就是身體的自然條件(如形體特點與身體機能水平),具有明顯特征的因素是專項運動素質(如專項力量素質、專項速度素質及專項耐力素質等),而學生的表現力由自身的個性特征、音樂素養、心理素質、理解水平與面部表情的感染與傳遞能力等因素決定。
從教與學的角度分析,影響學生表現力的因素主要由教師與學生兩方面因素組成。有研究表明:學生因素包括學生自然身體條件、專項素質能力、個性特點、心理素質、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感染能力及音樂理解力等;教師因素包括專業知識儲備、音樂素養、自我創新能力等。表現力的高低影響健美操比賽的藝術得分。健美操運動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專項身體素質,而且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如果學生在比賽中動作安排不緊湊、專項難度動作完成質量不佳,都會影響比賽的得分。表現力的培養必需滲透到平時訓練中。從學生角度來分析,優美的身體外形能夠使表現力得到較好的體現,也是健美操運動員吸引眾多學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除先天遺傳因素外,身體形態受后天訓練的影響也較大,長期的健美操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改善不良的身體形態,身體健美,形體均稱,線條流暢,動作優美,留給觀眾美好的印象,因此,外形姿態是影響表現力的基本因素。健美操運動是由肢體動作表現的運動項目,專項運動素質對于表現力產生特征性影響。專項運動素質由力量、速度、柔韌、耐力等方面組成,其中力量素質是健美操技術美的基礎保障,它通過肢體語言傳遞健美操運動的生命力與感染力;柔韌素質展現健美操的動作舒展大方;速度素質能夠快速完成專項動作提高健美操運動的藝術表現力;耐力素質能夠保障整套動作的強度與質量。因此,學生專項運動素質的高低對健美操比賽的藝術表現力產生直接的影響。
在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表現力。首先,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專項素質。肢體形態可以無聲地展現健美操運動的美,可以采用芭蕾舞與民族舞蹈基礎訓練與體育舞蹈的基本姿態作為塑造正確身體形態動作的訓練方法與手段;在專項素質訓練過程中,科學合理安排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韌等訓練的內容與比例,提升難度動作的完成質量。其次,是要引導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從學生個體性格特點出發,積極主動與學生交流訓練心得,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通過觀看視頻錄像,反復對比尋找差距與不足,引導學生要善于表現自我,充分表現真誠熱情的性格特點。健美操動作的多樣性,要求學生必須熟悉動作的方向、路線與幅度,并反復研究如何展現各組動作最佳的空間位置與幅度,采用多元化的舞蹈訓練幫助學生感知不同音樂風格的內涵,琢磨展現情緒的動作語言方式,形成具有鮮明特點的表現形式來提高表現能力。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音樂素質的培養是提升表現力的必備條件。音樂是內心豐富情感的表現形式,學生要通過音樂理解能力的培養,領悟音樂傳達的情感,增強對于音樂內涵與節奏的感知度。
健美操運動的表現力有利于展示健美操項目的動作美,它包括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專項技術、性格特征、音樂素養、文化程度及面部表情等因素。在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從身體素質、專項素質、性格特點及音樂素質等方面培養提升學生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