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文惠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 北京 100006)
教育部在2015年提出了制定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要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幫助學生完成各個學段的學科各項任務。教育部文件發布之后,我國整體的教育事業開始了新的革新狀態,核心素養的理論幫助我國基礎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也為我國體育課程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成為了推進我國體育教育的價值訴求的一個有利因素。與此同時,核心素養在各個年級段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從對課堂的結構調整到課堂內容的充足,再到課程整體的整合。尤其是面對體育教學工作,核心素養視角之下可以幫助學生根據各個年齡的不同層次及不同情況,有效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合理地認識體育、學習體育知識、培養體育技能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盡管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與進步,但是關于我國的教育事業仍然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關于我國體育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中,更是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亟需相關人員的重視與解決,從而保障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提高與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從目前我國各家中小學對于體育教學的銜接現狀來看,出現了不同年級學段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垂直銜接不足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我國對學生核心素養課程的整體教學中缺少了頂層設計,進而使得整個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教學任務及目標難以落實,最終導致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出現了很大的教學困難。即使是核心素養教育已經大量普及的現在,我國有部分體育教師依舊存在課程設計的難題,主要集中在育人觀點。育人觀點是核心素養的基本,如何將育人理念落實到體育學科的教學中,為我國培養人才是困難之一。如何在體育教學落實中,使用真正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終生的核心素養觀念也是一道難題。
對于我國所倡導的素質教育而言,從幼兒期的教育到小學階段的教育一直延伸到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實際上都是具有整體性的全面教育,每一個階段的教育應該與每一個階段的教育是相連接的,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但是對于體育教育教學活動而言,其實是難以實現的,這是由于目前體育教育在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并沒有明顯區別,導致在進行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的體育教學整體的銜接過程中很難出現難度遞進的一個關系。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我國體育教學各個階段的相互脫節,使14年的教育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性。即使有些體育教師已經開始在核心素養之下開始進行體育教育銜接工作,可是并沒有真正地研究學生在具體的時間下的具體的情況,沒有真正地挖掘學生的心理。最重要的是沒有對其14年的體育教學規律進行研究,不能真正地避免低層次的重復現象。
受我國傳統教育教學思想,也就是以文化知識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視度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是學生實現鍛煉身體,強健體魄的重要途徑,但是現階段,在我國體育教學工作中依舊存在體育教學由于各個階段涉及的難度不一的問題,因此要求體育教師對于各個年級段有相應的目標與內容。與此同時,體育課由于主要以室外為主,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的平臺與機會,當然體育教學活動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與環境的進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多以情景式教學為主,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在提升學生科學文化素質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培養核心素質教育。在教學中,無論哪個年級段的教師,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需要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培養體育技能。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中,體育教學內容與目標的制訂要符合實際,實施過程中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但是目前有部分的體育教師不能準確地分清小學、初中及高中的教學任務,尤其是把初中、高中放在了一個層面,缺乏一定的有效過渡,這樣很難適應學生的螺旋上升結構。
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工作時,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視角來看待教學的整個整體性與綜合性,并對整個教學過程做出明確的闡釋工作。同時,培養核心素養體系的關鍵就是需要構建三維教學目標,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增加學生的體育實踐,也擴寬學生的體育知識。這樣也使學生將體育的理念、體育的知識及體育的技能更加深入。同時,教師在教學銜接中注意頂層設計,并且對學生的能力、意識及思維進行整體性綜合化,幫助體育教學各個階段相互銜接,超越學生的知識層面,突出綜合性與整體性。除此之外,體育教學銜接工作的落實,需要更加注重核心素養與科學素養之間的相互連接,為中小學體育教學做出合理框架,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幫助中小學生體育教學銜接更加平穩。
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學來說,義務教育需要注重連貫性及系統性。尤其是新課程標準之下,對于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年段的要求與標準也更加明確,整個課程結構也更加豐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銜接的要求和水平劃分有一定的標準。例如在小學中,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示范就尤為重要,不能只關注于口頭教學,需要實施實踐教學。在核心素養理念之下,理論與實踐需要相互結合。教師還要找到體育教學各個階段的相互結合關鍵點,確保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體育教師要明確自己所教學的教材結構,同時還要幫小學、初中、高中的教材體系進行有效梳理,明確教學內容前后的聯系。在此基礎上,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及心理狀況,做好教材內容銜接工作。在銜接上,可以分為垂直及水平兩種。一般來說,垂直銜接又被叫做繼續性,水平為統整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銜接方式。合理的銜接方式,可以給學生一個自主調整的空間。體育教師也需要注意,在銜接工作上,可以做出適當變化,幫助銜接更加靈活。除此之外,在形式上,體育教學在銜接上也要環環相扣,不能在教學層面上過于重復。其次,就是由于學生的體育技能不斷增加,因此在銜接上要注意難度不斷增加,形成螺旋上升趨勢。突出知識的邏輯性以及結構性,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能夠將核心素養理念貫徹體育教學。
教育是國家繁榮的希望,是民族富強的重要途徑。當今時代所指的教育不單是指文化素質的教育,而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育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理論之下,我國各中小學體育教師也需要做出相應調整,以學生自我發展為基礎,創新體育教學內容,遵循核心素養理念,完成高效課堂教育,才能提高中小學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并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