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湖北民族大學 湖北恩施 44500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6年10月舉辦了“‘互聯網+’與高等教育教學創新研修班”,來推進教育信息化及互聯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但是,近些年,隨著教育信息化不斷的發展,一些新型教學方式逐漸映入眼簾。其中,討論最多的幾種教學模式就是微課、翻轉課堂與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式網絡課程)[1]。“微博”“微電影”等新型技術形勢一脈相承,同時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并成為新時代教學改革中最直接的反映。“微博”的出現也成為另一種新興崛起的教學模式,從某種意義上它的出現將社會帶入了微時代。
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智能電子設備,具有較強的社交性。自微課在2010年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取得了飛快的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年,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個等級的職業院校、中小學、高等院校,甚至有一些還延伸發展到了企業教育的領域。并且不同級別、不同種類的微課作品征集、競賽評選、教學大賽、應用推廣等各類活動也在各個職業院校中如火如荼地開展[2],其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同時,越來越多的微課成果涌現出來:我國的微課發展呈直線上升趨勢,不同規模的微課賽事此起彼伏,不同功能的微課網站、軟件也不斷涌出,關注微課的人越來越多。
應用微課教學,可以輔助解決重難點問題,支持學生個性化學習,將籃球課堂線下與線上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師生互動,從而加強并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習者學習籃球的認知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該研究項目將有效促進教師信息化教研能力的提高[2]。相較傳統的教學方法,籃球微課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能夠增強教授者對籃球教學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分享交流,便于研修成果的流通、可視化和最大化。
該研究與新媒體緊密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又不偏離主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體質健康。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的大規模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移動終端設備來關注所需知識,所以以微視頻形式呈現的微課載體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教師也越來越關注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會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
3.2.1 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是指關于大學體育微課設計、制作與實施需要滿足的設備要求。微課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變革[4],首先在微課設計制作階段需要已有的優質技術動作素材并且添加標識輔助理解技術動作。在該研究中,4所高職院校有專門的具備投影播放功能的教室,教師和學生均有智能終端設備。這一硬件設備滿足開展微課教學。
3.2.2 軟件方面
學生不僅可通過上課時間在具有投影播放功能的教室學習該堂課所學微課外,還可以使用U盤或相關網絡資源等方式把播放內容下載進行保存觀看。可作為課堂的總結部分,來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3]。
筆者通過歸納總結,分析出微課設計與運用的概念、特征、基礎理論、設計觀點,以及微課設計的結構與運用模式構建。設計出“行進間單手右手低手投籃”這一微教學視頻,為筆者所建立的運用模式構建提供事實考證依據,給予學科教學教育領域中微課的運用性研究前進肯定性的支撐和實踐支持。
筆者在撰寫論文前,經過前期的準備,針對籃球項目這一技術的學習普遍性特點先對實驗班基本情況進行了解,結合籃球項目任課老師考試標準和學生的攻克難點和興趣所在,確定了“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這一微課設計的內容。
經過前期分析,確定“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為微課設計對象,為微課“進間右手單手低手投籃”是否能達到任課老師教學目標給予系統性保障,對微課的目標體系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依據的標準、知識點的確立、預計的上課時間、微課設計的參數等都有確定的標準。
微課程內容模塊化劃分:根據籃球技術“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的兩個基本目標,即學習目標、教學目的的框架下,知識點與內容一一對應,進行了6大模塊、6個知識點的概括。分別從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規則的介紹,基本動作的展示、重點難點解析,基本組成動作解析、難度動作展示、含義講解示范等幾個維度進行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微視頻設計,并對微課設計準確時間進行準確標注。
該文對微課的教學內容整理、添加的過程中,針對內容的設計選材從現有的設備支持和個人的能力因素等方面,進行素材的選取。首先通過閱有關行進間運球單手低手投籃的書籍、百度視頻搜索和壹球APP搜索,收集微課設計素材資料并整理。其次,通過收集設計素材資料并整理后,對于微課其內容進行教學目標設計。
把微課設計總體設計表從畫面標號、主界面(屏幕設計)和畫面布局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和規劃,把知識點編號、模塊編號與畫面標號一一對號入座,主要是確保微課設計總體思路清晰,學習者能夠根據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學習。
微教學視頻的最終形成,通過每個嚴謹的環節要求,最終形成了“行進間右手運球單手低手投籃”微教學視頻,主要通過添加文字、圖畫、視頻資料、配文等。教師要根據自身授課情況進行微課視頻的創作,對受眾群體產生更為直觀的印象,加深記憶。
隨著創客運動的迅猛發展、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創客教育日益成為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與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4]。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使得互聯網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學領悟尤為突出。提高了教學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在教育事業里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5]。近年來,信息化教學迅速普及開來,微課的應用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