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傳開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蓮花中學,廣東深圳 518035)
初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也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培養的重要時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讀寫充分融入教學過程去,根據學生的需求創設教學情境,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1]。但從目前教學實際來看,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融合,學生的讀寫能力較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基礎教育工作,將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作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聽、說、讀、寫是語言類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內容,語文是基礎性語言學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充分體現了讀寫融合的教學理念和目標,也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育要求。閱讀教學可以有效開闊和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渠道,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2]。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自己所思所想的內容寫下來,如寫日記、隨筆、作文等,對知識進行二次加工,從而提高自身思維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是一種符合學習規律的教學方式,同樣也是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寫作教學更多的是強調寫作技巧和字詞的運用,學生很難掌握情感的表達。而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掌握文章結構,還能通過鮮活的案例讓學生對文章情感表達進行直觀的理解,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這一教學模式更加靈活,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積累,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思維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語感[3]。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心理與生理活動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通過閱讀,他們也可以對自身的生理及心理變化有正確的了解,并能夠敏銳地感覺到自己內在的變化。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不僅是學生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從初中語文教學現狀來看,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仍然處于割裂的狀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忽略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緊密聯系。部分教師雖然會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合,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模式,加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缺乏明確的計劃和目的性,不重視學生的情感表達,仍然比較偏重于課本知識記憶,導致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流于形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4]。鑒于此,本文對初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添加學生自讀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自己規劃學習時間,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經典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在自讀環節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感受,讓班級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但需要注意的是,自讀環節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閱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讀書的同時進行思考,在閱讀的同時隨時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學生能加深對閱讀文章的印象,并產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5]。例如,在學生閱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教師可以先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普希金生平,再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誦,思考作者詩歌中的故事情感及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某一個論點或角度出發,寫出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如對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的理解、克服困難的勇氣、對美好未來的暢想等,從而讓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加深刻,讓學生的感情更加豐富。
由于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學生對閱讀素材的選擇也缺乏側重點,在閱讀時容易出現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積累,也要注重精細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寫作技巧、文章中心點等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6]。
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通過精細化閱讀讓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以及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語言文字來體現出父子深情的,從而提高學生對字詞結構的掌握,加深學生對感恩等優良品德的感受。同時,教師可以此為主題,讓學生寫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和父親之間發生的小事,讓學生在寫作中讀懂父愛,并學會感受父愛、表達自己的情感。
此外,在《雨的四季》閱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感情比較細膩的字、詞、句做出標記,并分析字詞獨特的用法,找到文章中心論點和中心思想,并遷移到寫作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教學中最關鍵的是寫作素材的積累,而閱讀教學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去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并嘗試著提出不同的觀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意寫作思維和能力。在寫作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表達。目前,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過于注重寫作技巧和字詞結構,導致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一些文章是如何通過平實的語言來抒發作者真摯情感的,再讓學生進行模仿,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增強文章的語言色彩[7]。
例如,在《故鄉》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著分析文章中的語言色彩,然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回憶中的故鄉、現實中的故鄉和理想中的故鄉,讓學生自行品鑒不同的教學設計中的語言色彩表達,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情感和語感。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結合,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明確教學目標,注重精細化閱讀,通過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強學生的情感表達,從而使學生領悟語言色彩,增強寫作的真實性,豐富寫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