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萬江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土門初級中學,甘肅古浪 733100)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快速發育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便其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1]。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他們渴望尊重與自由,因此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有一定難度。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了解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并據此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與營造氛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下,班主任多會嚴格管理學生,這種方式雖然能建立較好的班級秩序,但是會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產生隔閡。尤其對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如果不能滿足其內心訴求,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不利于班級和諧環境的創設。初中生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尊重,他們渴望得到理解,而這恰恰是傳統管理模式所欠缺的。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如果能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進而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就可以讓學生袒露心扉,這有利于提升班級管理效果。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方式,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融入人文關懷,給予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2]。
此外,教師還應發掘學生身上的優點,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例如,部分學生雖然學習能力較弱,但是有著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讓這些學生擔任班級活動的組織委員,負責組織班級活動。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視,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進而促進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初中學生較為敏感,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和管理方式,避免傷害學生的情感。但是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較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在學生犯錯后往往是直接批評,而不是查找問題出現的原因,這會使學生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利于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
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管理方式的藝術性,在學生犯錯后,應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事情緣由,找出根源所在,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3]。班主任一味斥責叛逆心理嚴重的初中生不僅無法達到管理目的,還會適得其反,降低自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這不利于后續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此外,班主任還應讓學生參與到管理過程中,使其產生一種主人翁意識,這可以讓學生感覺到尊重和被需要,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同時,班主任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在循循善誘下讓學生發現自身的錯誤,這不僅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還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例如,當學生之間產生矛盾時,班主任應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在做出感性判斷與理性思考后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錯誤,獲得情感上的成長[4]。
在傳統初中班級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掌握著整個班級的話語權,因此是班級建設的中心。但是,在班級管理和建設中,學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會在這一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如果班級環境缺乏舒適感,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會受到影響,這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在傳統模式下,班主任主導班級管理,雖然班級會表現出良好的秩序,但是缺乏活力,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初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而個性與思維往往有較強的關聯性。在沉悶的班級氛圍中,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深刻認識到學生才是班級建設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中,班級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升[5]。
在班干部選舉過程中,班主任應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認為合適的班干部。這種方式可以喚醒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6]。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中推舉幾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作為班干部,隨后由學生選舉合適的學生,輔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班干部比較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做,他們在調解糾紛、促進同學相互溝通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整個班級的凝聚力會更強[7]。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也應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成功的班級管理離不開學校的保障和家長的配合,學校的支持有利于各項措施的順利實施,家長的配合則有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從而依據學生意愿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營造符合學生愿景的班級環境。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多與家長溝通,構建“學校—家長—班主任”的聯合管理機制,給予學生全面的引導和支持,促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中健康成長[8]。
從當前的班級管理實際來看,雖然班主任會主動與家長溝通,但是部分家長認為管理學生是教師的任務,參與積極性較差。缺乏家長的配合,班級管理效果會大大降低。因此,班主任應讓家長意識到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建議家長抽出一定時間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并進行反饋,給予學生適當的管理。
班主任可以每周與家長通一次電話,向家長講述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同時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促使雙方在溝通協作下對學生展開全面引導。例如,部分學生在校園內不服從管理,多次擾亂課堂秩序,并且經常和同學產生矛盾。此時,班主任可以先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然后與家長溝通,請家長協助管理,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多方聯動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9]。
班級管理與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密切的關系,良好的班級環境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獲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成長。因此,初中班主任應打破傳統班級管理理念的束縛,將人文關懷融入班級管理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注重自身的管理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同時,班主任還應積極爭取家長配合,采用多方聯動的方式來豐富班級管理手段,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