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愛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第二實驗小學,福建莆田 351100)
足球是一項全民運動,并且非常受歡迎。世界杯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單項體育賽事之一,觀看人數遠高于其他體育項目,可見足球有著獨特的魅力與影響力。在目前的小學體育中,學生接觸足球項目較少,這十分不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那么怎樣才能讓校園足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推廣與發展呢?本文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目前,我國各個中小學校已經啟動了校園足球推廣項目。通過實際調查,筆者發現,以往的小學體育課程一般設置為一周兩節,而在校園足球項目啟動后增加到三至四節,其中有一節足球課程。一二年級的體育足球課程以足球游戲、足球賽事欣賞及足球基礎知識講解為主;而三至六年級的課程則主要教授足球的基本技能及開展體能訓練,每周組織兩到三次足球活動。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使他們對足球運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實現了課上課下教學的延續性,促進了體育課程的多樣化發展。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是培養優秀足球人才的關鍵途徑。培養足球興趣要從娃娃抓起,學校應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足球、喜歡足球的機會。校園足球項目在小學階段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小學體育課程的內容,還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加深了學生對足球的認識和了解。目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課業十分緊張。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足球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使其在放松的同時提升身體素質,形成良好的品質。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足球比賽感受體育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勇氣與表現力。所以校園足球在小學體育中的深入發展,是培養小學生足球興趣、激發學生體育熱情的重要渠道,對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具有積極影響[1]。
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能夠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尤其是以校園足球發展為背景的小學體育教學。將校園足球文化理念滲透于實際教學中,能使教師和學生在深度理解校園足球文化內涵的同時,與學校中的體育文化相融合,從而為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快樂足球項目的推廣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而小學足球體育運動的開展為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轉機,并且為創新小學體育教學理念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學校應將校園足球理念的深化與體育文化宣傳相結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在校園足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扮演著多重角色,如果沒有體育教師的配合,校園足球的發展之路勢必會更加艱難。在足球教學中,體育教師扮演著教師的角色;在課后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師扮演著足球教練的角色;在學校組織的體育比賽或運動會中,體育教師則扮演著賽事工作人員或裁判的角色。在這些身份的扮演中,體育教師需要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所以,在數量與質量的雙重標準下,學校在體育教師的招聘方面也會嚴格把關,并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學習,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從而實現對體育教師的高素養、高水平的要求。在嚴格的要求下,每位體育教師都會盡職盡責,嚴格要求自己,由此進一步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2]。
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對校園足球的有效開展十分關鍵,但是任何一項運動,長時間的鍛煉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而足球的動作訓練及體能訓練過程是非常枯燥的,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可在體育足球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如通過為學生播放足球的相關視頻資料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在具體實踐中利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動作訓練,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從而給予學生良好的足球學習體驗感。
例如,在“足球精神”的理論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周星馳的《少林功夫》中的片段,利用周星馳電影中特有的幽默感渲染課堂氛圍,讓學生領悟影視中足球運動員們勇于迎敵、不屈不撓的精神,從而培養學生敢于拼搏的良好品質。在具體的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游戲教學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根據折返跑組織學生進行警察抓小偷的游戲,以此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放松心理,減輕壓力,積極快樂地參與足球運動,從而達到鍛煉學生體能、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目的。
在練習過程中,規范學生的動作是足球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生好奇心較強,很容易被情緒左右,加上自制力有限,所以很多動作做不規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加強練習方式的多樣化探索,不斷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尤為重要。
例如,在“腳背外側運球”的練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強調學生對技巧的掌握,還要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進行授課,如指導學生通過繞桿、看手勢等方式進行訓練。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能夠提升學生對足球學習的關注度。
除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足球比賽,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分別支持不同的球隊,同時想好支持口號,并一邊觀看比賽一邊學習足球動作及規范性,學習相關的規則。待比賽結束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不同球隊輸贏的原因,使他們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感悟比賽的真正意義,而不是僅限于一次比賽的輸贏。之后,教師可讓學生代表闡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與自信心。
活潑好動、好勝心強是小學生的特點,教師要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足球比賽,以此調動學生的足球熱情,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在比賽開始前,教師應仔細講解足球運動技能、規則、精神,以便順利開展足球活動。例如,在夏季運動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班級內部足球比賽,開始前可通過播放歌曲《超越》來激發學生的足球熱情;接著,為學生詳細介紹比賽的規則及注意事項,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比賽章程;最后,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足球技能、技巧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為團隊贏得勝利。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以此提高學生的足球熱情與參與積極性;對比賽失利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讓他們不要氣餒,不斷努力,爭取在下一次比賽中贏得勝利。比賽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永不言敗、敢于拼搏的精神,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實戰經驗,提升學生足球運動水平。
小學生是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后備主力軍,而校園足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開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所以,校園足球的發展對小學體育教學而言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