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卓瑪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卡麥鄉小學 西藏 江孜 857400)
小學生的成長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和家庭聯系最緊密,對家庭的環境氣氛有親密而感性的認識。在和家庭其他成員的親密交往中,很容易受到家庭成員言行的影響,特別是父母。在父母的幫助下,孩子才會對周圍的世界有較為深入的認識,孩子會不斷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
小學生思想單純,因為處于成長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對自己成長起到關鍵作用,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指引,父母要學會反思自己是否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并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只有讓孩子的良好的態度和方法都化為習慣,才可以更好地表現和應用出來,成為一種本能,終身受用。因此,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上不加以重視,就會讓孩子一輩子受到影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如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1 重視方法。讓孩子勞逸結合。很多父母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十分緊湊,孩子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就只剩下學習,連周末都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孩子每日都要投入到各種各樣的學習之中,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十分枯燥無趣,也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父母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要全方位考慮,讓孩子有娛樂和發展特長的時間,還要傾聽孩子的意見。有些孩子不喜歡經常參加培訓,父母要學會用引導和激勵的辦法。周末的時候,要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協調安排好,引導孩子學會自主學習。
1.2 確立目標。在競爭中體驗快樂。要教育孩子勇于參加各種競爭,既要敢于和同學競爭,更要和過去的自己相比較,學會以比自己優秀的同學為榜樣,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學習目標。學習需要吃苦,但是只有吃過苦才能體驗那份甜。父母要不斷鼓勵孩子刻苦學習,適當引導孩子在和同學或者自己的競爭中得到成功和進步的快樂,并發現其中的樂趣。
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放學回家以后,父母總是問自己今天有沒有考試,考了多少分。父母雖然經常告訴孩子認真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在評價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提到一些考得比較好的同學。父母總是這樣和孩子交流會讓孩子很反感,從而不愿和父母交流,長此以往就會影響親子溝通。所以,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耐心聽孩子訴說,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敞開心扉。溝通可以使用多種方式,可以在飯桌上或者運動中和孩子溝通,這樣的環境更加輕松和諧,可以了解一些孩子對老師、同學以及學習的看法,及時正確引導孩子尊重別人、寬以待人。孩子更容易在這樣的非正規場合接受和父母的溝通。
父母要讓孩子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和父母、長輩平等融洽相處,遇到意見不一的時候及時說開,要經常和孩子分析各自的優點和缺點,以及最近進步與否,這樣可以讓孩子加強對自己的認識,同時揚長補短,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要教育孩子學會欣賞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和同學友好相處,加強對老師的信賴。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要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有些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總是邊做邊玩,沒有時間觀念,這樣的行為習慣會使得學習效率低下,是很不好的行為。長期這樣,孩子習慣變得很不好,既玩得不盡興,也學得不開心。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作業的時候就全心投入、專心致志,這樣不僅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習習慣也變好了。家庭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教會孩子根據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和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4.1 全方位學習知識。未來的社會,更多的是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孩子廣博涉獵知識的習慣從小就要養成,這也和終身學習的理念相適應。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多觀看一些有意義的電視節目、平時多閱讀各種報刊雜志,要對政治、人文、體育各類知識有全方位的認識,只有當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在未來才會對自己喜歡的專業和研究領域做出理智的選擇。
4.2 教會孩子如何做人。每個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子女以后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父母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要教育孩子養成勤奮、自立的好習慣,要引導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學會尊重他人、欣賞他人,當孩子有了這些良好的品質、精神和習慣,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才會走得更加順利,這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