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飛,孫文婷
(1.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中心,山東 淄博 255000;2. 淄博高新區第三小學,山東 淄博 255000)
變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思想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變式體育教學是指對某項或某個體育技術動作、某種運動器材,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從不同角度、不同情況進行變換,從而保持其鍛煉功能、動作技術特征不變,并使其練習內容與形式適用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讓小學生通過不同呈現形式的身體練習,激發小學生的練習興趣,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把握動作技術的本質和規律,有效實現運動技能的遷移與銜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運動技能與體能。教師在進行體育變式過程中,可以從運動技能、運動器材、鍛煉環境等單一方面進行,也可綜合考慮運動實際進行多面的變換。不論何種形式都要求變式后的體育鍛煉內容的難度要適宜,如果過于簡單,容易導致小學生在學練過程中失去興趣,達不到預期鍛煉效果;如果過于復雜,不易激發小學生的鍛煉欲望,容易讓小學生產生挫敗感。教師在變式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小學生的主觀參與意識,讓小學生主動參與到變式體育教學中,讓小學生成為體育家庭作業的“主人”。
目前,國家多部門、多文件指出各中小學要合理安排學生校外體育鍛煉時間,充分保障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與校外體育活動各 1h,適當增加體育家庭作業,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是指體育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身體素質與體質健康水平、已有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有計劃、有目的設計與布置的體育家庭鍛煉內容,是小學生在節假日或課后完成的各類體育活動內容。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意識與習慣,培養小學生積極進取精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師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合適的鍛煉環境、靈活易操作的鍛煉方式、有趣易上手的鍛煉內容等方面。通過合理規劃與設計體育家庭作業內容,充分發揮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作用,真正實現校內外一體化發展。
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作為體育課堂的延伸與補充,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然而現實是,首先傳統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受形式、內容、實施空間等因素影響,體育教師布置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多以定時跑、定距跑、單一的素質練習為主,練習內容枯燥無趣,如800m跑、15min跑、仰臥起坐、跳繩等體育活動內容。其次,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容易受小學生個體差異影響,導致在體育家庭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忽視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水平,鍛煉內容“一刀切”,導致部分小學生難以完成體育作業內容,從而失去鍛煉興趣,影響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效果,甚至影響體育教學的參與程度與效果。因此,教師在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時,應合理利用變式體育教學方法。小學體育教師在不改變運動技能形成、體育鍛煉功能的前提下,對某項或某個體育技術動作、某種運動器材、某個鍛煉環境進行簡單變換,充分激發小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小學生在體育活動的參與中感受運動魅力與體育精神。
小學體育家庭作業與體育課堂教學相對比,其形式更靈活自由,更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但是也要充分考慮小學生不同的鍛煉需求,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傳統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多是以跑、跳、投等基本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教師很少會設計內容豐富、練習有趣的家庭作業。因此,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應用變式體育教學進行小學體育家庭作業設計時需要堅持以下4個原則。
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并確定小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運動項目、運動內容、運動強度與密度等;還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現有運動技能掌握情況,利用變式體育教學設計適合小學生發展需求、易操作、激發小學生鍛煉興趣的體育家庭作業鍛煉內容。
布置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實現體育鍛煉內容的正遷移。研究表明,運動負荷為中等強度時能產生較好的運動效果。因此,在應用變式體育教學設計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時,運動負荷的設計要以中等負荷為主。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年齡的小學生身體發育特征進行體育家庭作業內容設計。
體育家庭作業與其他學科性質不同,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需要有一定場地空間,一般是在家里或社區的空曠地方。因此,變式體育教學應用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時,要考慮活動空間的大小,既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要簡單易操作。
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是漸進的,教師在設計小學體育家庭作業鍛煉內容的時候,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變式體育教學應用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中也應該堅持由易到難、由弱到強、由少到多的原則,同時要注意各項技能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練習時達到最好的效果。
不斷開拓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與鍛煉空間,創設有趣多樣的校外體育鍛煉氛圍,培養小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使其養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是所有體育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傳統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鍛煉空間主要以家庭、社區為主,呈現形式包括利用家庭空間練習跳繩、簡單的身體拉伸練習、基本素質練習等,利用社區平坦道路進行定時跑、折返跑、定距跑等。鍛煉環境的單一性容易導致練習內容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中可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變式出多元的鍛煉空間。例如,充分利用社區內的體育設施、配套的體育鍛煉器材,改善小學生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運動參與環境;利用樓梯進行適量的臺階練習;利用家居環境讓小學生進行自編路線的定向運動等。體育教師在利用變式體育教學布置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時,要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空間相結合、與游戲相結合,讓小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在能激發其運動興趣的環境中產生運動的需要,產生主動參與的心理趨向,使其體驗到運動的滿足感。
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學習的投擲類、球類運動項目需要在固定的場地中進行,但在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過程中因受場地影響不便于開展,因此體育教師在設計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時,要改變運動項目的練習形式,使其能在家庭、社區進行。例如,排球中的正面雙手墊球可變式為墊地面反彈球、坐地墊球、背后擊掌墊球等;足球運球可變式為足弓踢球換球、足弓踢球輪轉等;傳統體育項目跳皮筋、扔沙包、跳房子等項目,現在小學生接觸相對較少,教師可以利用變式體育教學將傳統體育項目加入小學生的體育家庭作業,這樣既能增加體育鍛煉活動的趣味性,使小學生的體育鍛煉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傳統體育家庭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小學生體質監測成績,會布置單個動作技能的重復性練習,如每天做一定數量的仰臥起坐、開合跳提高小學生的腰腹力;完成規定數量的跳繩提高小學生的下肢力量等。在實踐的過程中,單個運動技能的反復練習會造成小學生練習倦怠,失去練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對于單個運動技能進行適當變式,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練興趣。例如,開合跳是一項全身性運動動作,體育教師通過變式可以使之更多樣化、更趣味化,如將標準開合跳變式為前后開合跳、俯撐開合跳、轉身開合跳、屈肘開合跳等。
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參與主體、參與人員會對體育家庭作業的完成度、開展情況產生影響。為了提高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有效性,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體育教師就必須對小學家庭作業參與活動的主體進行優化與豐富。在對傳統體育家庭參與形式調查中發現,目前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參與形式主要以小學生個人獨立完成為主,即小學生在課余時間缺少合作形式的體育鍛煉。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對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參與主體進行適當變式,適當增加合作型體育家庭作業,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參與主體可以變式為由家長和小學生共同完成;由小學生與同學一起完成;或者和就近的同齡朋友一起完成,如合作完成體育游戲、合作創編趣味鍛煉項目、合作探討比賽中運用的體育技能、合作完成各項運動鍛煉等。不同參與主體下的體育家庭作業形式更加靈活、豐富、有趣,不僅可以更好地激發小學生興趣,促進小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還可以有效提高親子溝通、生生交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得不到真正落實,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實施效果也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不利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將變式體育教學應用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中,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對小學體育家庭作業進行科學且靈活的設計,優化家庭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體育習慣、體育能力、體育素養,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還可以促進小學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變式體育教學對小學體育家庭作業進行設計與創新,充分激發小學生參與并完成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學練興趣,使小學生在積極參與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有效鍛煉其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小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