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遂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普惠小微金融指單戶授信總額1 000萬元以下(含)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貸款,小微企業包括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其中小微企業主包括小微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其配偶、企業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普惠小微金融是國民經濟的發展重點,疫情沖擊后小微企業群體普遍暴露出現金流緊張、訂單銳減等突出問題。針對此類情況,我國積極應對,制定有效措施并多次印發政策文件,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增加信貸支持,促進小微企業獲得有效融資。紓困普惠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而城商行作為支持普惠小微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在其中必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截至2020年末,我國約有9 000萬家(含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小微企業為國民經濟貢獻50%以上稅收、60%以上GDP,帶動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為小微企業提供有效信貸支持意義不言而喻。根據中央銀行發布的《2020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初步統計,2020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84.83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支持實體經濟貸款余額為171.6萬億元,同比增長13.2%,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30.9%。具體到城商行,2020年城商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逐步平穩增長,到四季度末貸款余額達到2.21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4.52%,城商行對普惠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顯著加強,但遠不及大型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
1.本土化經營的區域優勢
城商行具有“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功能定位,與地方經濟及地方政府關系密不可分,在貫徹落實扎根本地、融入本地以及在觸及本地用戶、了解和識別本地經濟脈搏方面有獨特地域優勢。能夠充分調動當地金融發展力量來源,深耕當地金融服務市場,為當地市民百姓、小微企業等經濟主體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信息功能服務,讓普惠金融實現其應有之義。
2.客戶基礎穩定
立足本地的經營模式使城商行在本土市場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更容易受當地老百姓信任和認可。一般而言,城商行在當地市場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客戶基礎比較穩定,同時也由當地政府控股,能夠獲得大量政府性存款,存款基礎好,可為信貸投放豐富資金來源。
3.網點覆蓋面廣
城商行在本土市場網點設置較多、覆蓋面廣,向下能夠滲透到鄉鎮市場,營業網點、自助服務設備設置數量多于其他類型銀行金融機構,能夠充分運用網點優勢開展普惠小微金融服務,能夠將金融服務惠及到真正需要的小微群體。
4.內部管理優勢
城商行運行機制相對靈活、更能與地方實際情況匹配,決策鏈條短,信息的傳達和反饋較為快捷,與普惠小微金融資金需求短、頻、快的特點高度契合。
1.資金成本較高
城商行資金綜合成本高于國有大行、農商行及股份行。為了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投入力度,城商行勢必要讓利于實體經濟,降低貸款利率,進而降低商業銀行利潤率,與城商行的創利指標追求和資本金補充需要產生較大矛盾。
2.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不足
城商行專業人才缺乏,人才隊伍偏年輕化,且迫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工作壓力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產品研發、風險管理、資產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缺乏專業人才。人才的缺乏導致城商行長期以傳統存貸款產品為主,無法滿足客戶日趨多元的金融服務需求。創新能力弱,無法針對普惠小微金融的特點開發出相應的產品。風控能力弱,特別是小微企業財務體系不完善,對從業人員的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蒲心芰θ?,科技創新成果轉換不足,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近年來,政府及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業的貨幣信貸、風險補償、差異化監管、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政策,從頂層設計到實踐操作層面助推普惠小微金融發展,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力度不減。在“十三五”期間,普惠金融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具體表現在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便利性明顯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更加多樣化,金融消費者素養明顯提升。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公布,其中明確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強金融普惠性”,意味著普惠金融仍然是“十四五”期間金融工作的重點內容。
1.市場競爭形勢嚴峻
城商行經營模式較為傳統,主要收入仍然來源于存貸業務,市場和監管環境的變化給城商行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對不斷收窄的市場利差空間,城商行缺乏主動調整能力,無法通過及時創新業務品種、應用風險定價來提升資產價格、降低負債成本等有效舉措應對經營壓力。此外,存貸產品種類單一,還要面臨來自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村鎮銀行等的同業競爭,普惠小微金融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2.風險防控難度加大
普惠小微信貸業務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給商業銀行風險識別帶來極大的挑戰。城商行天然植根于地方經濟,其主要服務的中小微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差,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信用風險進一步凸顯。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務對象通常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擔保形式主要為保證和信用,違約風險較高,風險控制較為困難。大部分小微企業的資產規模小,發展基礎薄弱,產品單一,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品牌效應,財務制度不健全,導致銀行的信用風險防控難度大、風險管理成本高。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將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堅決為普惠小微企業發展提供金融信貸支持,專注修煉服務地方經濟能力,憑借“本鄉本土”“地緣人緣”優勢,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實現自身經營效益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共生。
充分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發展金融科技,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強化科技對業務和內控的有力支撐,通過發展數字技術推進普惠金融。運用金融科技開展數字化變革,構建數字化核心資產,設置數字化目標為重要發展戰略,推進金融科技賦能經營管理、運營管理、業務發展及風險管理。通過金融科技的開展將服務做好做細,將產品做優做精,完善普惠小微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堅持底線思維,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立創新人才和科技人才動態培養機制。一是要把好人才入口關,招聘既懂理論知識又懂金融業務的高素質人才,重視信息技術與營銷能力強的市場開發人才。二是要實行銀行從業人員常態化學習培訓機制,保持人才隊伍對市場的敏感性,打造和培養數字化、復合型人才隊伍,釋放人力資源價值。三是可建立專職普惠小微營銷團隊,完善盡職免責制度與考核激勵問責機制,加強團隊協作,維護授信工作人員積極性,確保普惠小微業務團隊有的放矢且無后顧之憂,從人員上保障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城商行一是要在業務上緊貼地區經濟發展特色,深耕本地區域市場,圍繞本地用戶和小微企業提供差異化、特色化的服務。二是應當根據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和資金需求特點積極改進現有信貸產品,創新開發信貸產品,增加信用貸款產品種類,靈活設置貸款條件,擴大可接受的抵質押擔保財產范疇,重視對其經營情況及未來還款能力的調查分析,弱化擔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