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冰 韶關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實際案例中,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了解。案例教學法作為實踐教學模式,將其融入到管理會計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在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方面意義重大。管理會計涉及的學科比較廣泛,比較典型的有管理學、經濟學和組織學,所以管理會計學科的綜合性很強。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重要,傳統教學模式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并不適用管理會計的教學需求。通過案例教學法的開展,通過實際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會計教育開展的過程中,要積極采用案例教學模式。本文從管理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問題提出了改進策略。希望給高校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和借鑒,也希望給管理會計的教學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方向。
管理會計是一種新型的會計學科,但被引進我國之后,便被作為了傳統會計學科的衍生學科,這對管理會計的教育發展有著嚴重的阻礙。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我國對管理會計的教育,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主要以相關專業為輔助,其發展的目標和傳統會計科目是一樣的,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滿足不了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也失去了管理會計教育的價值,要推動管理會計教育的發展,必須要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會計專業以財務管理為主,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了完善的教學體系,相比較之下,管理會計的教育比較薄弱。目前,高校對管理會計的課程安排,通常都在50—66個課時之間,這樣的課程安排只能滿足基礎理論的講解,無法深入教學。管理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實踐教學活動,但課時十分有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辦法深入講解,這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嚴重的影響,學生無法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
管理會計,顧名思義,可以將其拆分為管理和會計。所以教學的過程中,管理學是不可缺少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關于管理課程的開設卻很少,這會讓管理會計淪為邊緣學科。管理學是管理會計的基礎,其中融入了數學、物理等多門學科,更是將行為科學、心理學和動態學等知識導入了學科中,所以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要加強管理學的課程設置,發揮管理會計的教育價值。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模式是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之一,但管理會計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模式以傳統原理教學法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單一,且缺乏新意,長時間的影響,學生會失去對管理會計的正確認識。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多的采用“填鴨式”方法,忽略了教學的討論和探究,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除此之外,教學內容比較傳統,和實際脫節。關于管理會計的發展,可以將其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成形、傳統、數理信息和綜合。但我國教學內容還停留在第二個階段,這不僅阻礙了管理會計的教育發展,也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從而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
管理會計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傳統教學容易固化學生思維,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但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對問題進行考察的過程中,學生要對自己的思路進行整理,解決的問題的過程中,也需要提出自己的觀念和想法,這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管理會計主要以培養專業的財務人員為教學目標,所以學生后期工作的過程中,主要從事的是財務相關工作。所有企業當中,財務部門是涉及內容最為廣泛的一個部門,所以工作的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是每一個財務人員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提高其工作能力的關鍵因素。
傳統教學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但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和專業性人才相比較,企業更看好的是綜合性人才。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除了專業的技能,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和執行能力,都是影響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管理會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水平,也能促進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所以管理會計教學中融入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管理會計的教學質量和有效性。利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學生對相關事跡進行搜索,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有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
管理會計教育需要實踐和理論進行結合,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重要。傳統教學模式更傾向于臺上講、臺下聽的模式,并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利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可以給學生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可以傾聽學生的想法和觀念,并對學生的觀念進行分析和評價,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行提問,這也是師生互動的有效模式。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師生交流,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可以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高校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獨立自主的能力,通過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師生互動的環節,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在,這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更好的掌握教學中的知識。
管理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案例教學法教學,就要加強其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以“成本管理”為例,成本會計是管理會計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引入案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案例的引入很關鍵。教師需要針對自己教學的知識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搜集相對應的資料,將知識點引入到案例當中。案例的選擇,要符合當前的國情,且學生的知曉度比較高。以“購房”為例,房價節節攀升的趨勢下,購房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成本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銀行貸款的利率和相關政策等,這樣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分析案例。案例引入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讓每個小組提出自己的觀念,最后進行綜合,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最后,總結案例。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案例總結是關鍵,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體現。根據學生的討論和發言,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對知識點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也能發揮案例教學法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是利用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水平很重要。要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管理會計教學中,學校要提升教學教師的專業水平。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首先,提高教學專業水準,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管理會計從國外引進,學校可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其在管理會計教學中的專業水平。其次,促進高校合作和交流,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學的基礎,要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需要加強教學之間的交流,這樣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最后,引進先進的管理會計人才,要強化整體師資力量,除了培訓之外,學校還需要引進專業的人才,可以對外進行公開招聘,也可以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在學校開設講座,這樣可以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豐富教學內容和資源,開闊學生的眼界,這對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
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改進管理會計教育模式,教學的過程中,要確保案例教學法的有效實施。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引導學生成為討論的主體,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討論是關鍵。進行案例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位置,如果學生的判斷有錯誤,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或是引導的模式,不要直接否定。其次,總結要及時,案例教學法沒有標準的答案,所以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想法和觀念要及時了解并總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引導學生反思,案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課后反思很重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學活動進行報告撰寫,并將其納入考核。
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利用案例教學法進行管理會計教學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所以管理會計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價值,促進管理會計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