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花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舟山供電公司
電力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不僅擔負著國家納稅的義務,還承擔為大眾提供可靠電力服務的責任。因而在電力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還要接受以國家為代表的人民群眾的監督,實現發展透明化。在此背景下電力企業的審計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本質上進行分析,電力企業的審計工作屬于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相關的負責人需要對電力企業內部的各類業務和發展活動進行綜合評定,同時審查財務披露信息的準確性以及是否存在財務違規現象等等,從而確保電力企業實現規范性發展。而在傳統審計模式開展中,審計方式不科學、審計存在局限性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審計工作的成效,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審計,能夠有效地保障審計管理質量,實現電力企業的持續有效發展。
相對于其他企業,電力企業的特點較為鮮明,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在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專用設備等固定資產以及人力資源的技術性要求較高。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電力企業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目前電力企業普遍創新了生產管理理念,實現了廠房不漏氣、污水不外排、煙囪不冒煙、噪音不擾民以及灰渣再利用的管理體系[1]。
在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專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要求較高,包含蒸汽輪機、發電機、變壓器以及電站鍋爐等等一系列的發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接觸器等等一系列的供電設備。綜上所述,電力設備的投入資金較大,技術要求較高,并且更新成本較大,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且資源的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
電力能源遍布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與電力能源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而電力企業的服務對象相對比較廣泛,涉及到社會的各行各業。
電力企業審計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也會對審計的質量和效率造成直觀的影響,甚至決定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程度[2]。因此,相關審計人員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身的專業業務水平和技術技能水平,通過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能夠勝任審計崗位,從而對電力企業的內部生產運作流程游刃有余。但是就目前我國傳統審計模式開展的過程進行分析,對于從事電力企業審計人員沒有進行嚴格的要求和整頓,導致部分電力企業的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的教育和培訓,致使目前電力企業審計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較低。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是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督者,另一方面也是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的組成者。組成者需要在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最大程度上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而監督者則需要在相關的職業標準基礎之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當這兩者產生沖突的時候,如果電力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維護自身的利益,就對國家的相關準則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侵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電力企業的經營風險[3]。
我國經濟市場的快速發展,為電力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契機,而電力企業的經營鏈條也逐漸走向縱向發展,其內部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對于審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傳統審計模式中,其方式方法較為落后,這樣也會對審計管理質量和效率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電力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的背景下,業務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長,傳統的審計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電力企業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而信息技術則為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有效促進了審計效率的提升,保障了內部審計的質量。
電力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要確保覆蓋企業的所有業務內容,而在傳統模式下內部審計工作覆蓋面相對較窄,并且反映的問題全面性不足,導致電力企業的審計工作難以發揮其作用,而在信息化模式下,利用審計技術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對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實現了審計的全面性。
內部審計需要對電力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項經濟業務進行監督評估,而通過信息化審計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傳統審計模式中存在的人工處理數據失誤的問題,從而實現數據的精確性處理[4]。并且在信息化審計方式下,電力企業利用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為相關的審計人員提供了信息查詢平臺和交流平臺,為電力企業審計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電力企業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審計管理人員是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核心,對于電力企業審計信息畫的應用成效起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為在當前階段,電力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審計人員信息素養以及業務水平提升的重視。首先以信息化素養為前提招收具備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經驗的人才,尤其是在招聘的過程中,對審計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以及各方面信息化審計系統的認知情況進行考察。其次構建較為完善的人才培訓機構,積極主動引導各個電力企業的審計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到審計培訓活動當中。最后健全現有的電力企業審計管理人員培訓內容體系,將信息化審計作為培訓的內容要點,通過信息素質、大數據技術應用要點、創新意識等相關內容的培訓,確保每一位電力企業審計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和工作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的提升,進而為電力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在電力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是保障電力企業實現審計信息化規范性的保障性措施。首先相關的電力企業審計管理人員在審計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要確保落實責任連帶追究管理制度,將信息化審計工作實現細致化的分工,確保每一位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其次要不斷落實風險管理制度[5]。在審計工作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要明確規定風險管理人員對電力企業信息化審計模式各個環節進行風險預估處理,針對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制定一系列的預防措施。最后相關的審計人員要有效落實安全管理制度。該制度制定的宗旨是確保電力企業信息化審計模式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各類審計系統的安全性,通過對系統定期地進行維護管理,保障系統功能的完善性,進而有效的提升信息化審計模式在各項工作處理的高效性,保障電力企業審計管理質量和準確性[6]。
在信息化審計模式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強化“實時反映、實時分析以及實時監控”,將底層業務數據按照相關的標準和原則從傳統抽樣審計實現全覆蓋的信息化審計。除了為各個業務部門的數據收集建立統一的標準之外,電力企業還應當強化對信息化審計軟件平臺的開發,有效地解決在信息化審計模式應用中存在的軟件響應慢、數據搜查不準確以及分析類型不全面的問題。有效的提高各個業務部門數據共享意識,在打破業務壁壘的同時還應當設立不同部位和不同級別人員的數據查詢修改權限,以此有效防止數據被擅自修改或是出現數據丟失、泄露的情況[7]。
電力企業一方面要對相關的審計人員和領導階層進行計算機技能和知識的培訓,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信息化審計制度。與此同時將信息化審計制度與績效考核內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促使審計信息化真正的成為與電力企業領導階層和相關審計人員利益相關的結合體,以此來逐漸地轉變電力企業相關審計人員對審計信息化的認識,有效地加強電力企業審計管理人員對信息化審計的重視。
電力企業屬于我國經濟市場的支柱產業,對于我國整體的GDP 能夠產生直觀的影響,因而作為重點信息化改革的產業,我國政府部門對于電力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也較為重視。審計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極為重要的改革內容,有效的信息化審計管理不僅可以提升電力企業審計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也可以促進電力企業實現規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基于此,電力企業審計相關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信息化審計模式的重視程度,通過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實現電力企業審計信息化建設,為電力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途徑。